短視頻平臺快手最近動作頻頻,才剛剛收購 A 站沒多久,最近又有消息傳出它將和有贊合作,推出 " 短視頻電商導購 " 方案,這也是繼抖音與淘寶合作嘗試電商導流之后,又一短視頻平臺要動這塊奶酪。
其實,這種模式是頭部短視頻玩家一直在探索的一種方式,隨著短視頻平臺接二連三加入,也證明電商領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據悉,快手和有贊合作之后,快手 APP 中將增加 " 快手小店 ",每個快手的主播都可以申請開店,快手的做作品區域將顯示商品;主播可以引導粉絲查看推薦的商品,用戶可以根據其引導點擊入口 " 去看看 ",此時,快手和有贊的用戶賬號是互相打通的,用戶可以直接購買商品。
不過目前,這個購物功能并未向所有用戶開放,而是只針對實名認證且行為記錄良好的用戶開放,至于何時才會上線并未確定。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功能可能會在 7 月中旬上線。
此次,并非是快手在電商領域一次全新的嘗試,之前抖音已經嘗試過類似功能,并取得了較大成功。
今年 3 月,抖音率先做出嘗試將鏈接接入淘寶,抖音號中出現了購物車按鈕,以方便用戶選購自己喜歡的產品。
眼看短視頻 + 電商的形式發展潛力巨大,并能為平臺帶來更多轉化,阿里也開始蠢蠢欲動。
5 月,淘寶短視頻召開內部會議,表示要推出短視頻 APP,從其呈現的風格和方式來看,被外界認為是標榜抖音之作,但阿里方面的答復是,并沒有想過要和抖音對標,打造此款 APP 只是想給用戶更多的選擇。
主流的短視頻平臺選擇電商,是三年前網紅直播平臺 + 電商賣貨風潮重現," 前輩 " 微博一眾 KOL 借助電商成功讓流量變現的方法,對短視頻行業有借鑒意義。
類似的成功案例可以舉出太多。
在第一代以微博起家的 " 網紅 " 中,諸如張大奕、雪梨等等,靠內容聚攏了百萬級別粉絲,發力美妝、服裝,開設個人淘寶店進行變現;新晉博主如韋思嘉、張凱毅等也持續在涌現。
另一邊,在有贊的合作體系中,依賴微信生態,以 " 內容電商 " 起家包括微信公眾號黎貝卡的異想世界,《時尚芭莎》前執行主編于小戈創立的 " 大眼睛買買買商店 " 銷售方面取得不俗成績。前者曾于去年 12 月推出同名自有品牌,創下 7 分鐘銷售破百萬的紀錄,后者則在沒有大規模推廣下,6 個月賣出 6000 萬流水。
而如今,快手也走上了電商這條道路,其初衷也是對滿足條件的用戶提供電商賣貨服務,更好的幫用戶解決問題。
目前,快手日活用戶規模為 1.2 億,每月直播收入大概為 2-3 億元,且基本能實現盈虧平衡,甚至有一部分盈余。
有人預測,快手在電商方面的探索或許是為上市做準備。
因為若想上市,僅憑借直播業務還是不行的,應嘗試更大規模的商業化,增加平臺業務從而增加平臺收益。
但抖音和快手目前來看,還欠缺知名度類似張大奕、黎貝卡等人格化 IP 鮮明和 " 出挑 " 的網紅和時尚買手。
商家在與第三方平臺進行合作推廣時都會將調性問題納入考量,在選擇主播的時候,首先也要看本身及其粉絲群體是否契合品牌形象,但快手和抖音主播們看上去更為面目模糊,缺乏明確的品牌定位。
除去用戶圈層本身屬性,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天然以內容分發為核,不追求對頭部大 V 的打造。
缺乏知名度高的人格化 IP,不得不說是平臺刻意為之的結果。
在快手平臺上可以看到到,大量美妝主播,由于官方尚未開放對用戶的電商權限,美妝主播多是發布相關生活技巧、仿妝短視頻,在作品被推上熱門后,再開直播對用戶導流至個人微信號進行貨物銷售,目前來看,美妝雖然成為售賣主流,但鮮見知名品牌。
目前來看,引入 " 購物車 " 功能跳轉至淘寶店家鏈接的抖音,快手和有贊合作,頭部短視頻平臺在電商變現上都選擇了 " 讓渡 " 流量,與第三方合作。
曾有市場分析認為,抖音和快手或是在培養用戶購買習慣,后期不排除有自建電商的可能性。
尋求合作是短視頻平臺在現有形勢下更為明智的打法,背后的邏輯是 "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
在電商現存幾大巨頭和成熟平臺的情況下,做自營和電商已經面臨很高門檻。
類似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也清楚這一點,如果自己開發電商相應的板塊和功能,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資源,對整個產業鏈進行布局,還要與巨頭為敵得不償失,現在的話可以說是旱澇保收。
用戶對于互聯網應用的認知相對穩固,短視頻平臺根基在于建設內容生態,電商只是變現手段之一,如果轉型自營電商,甚至為這一業務去擾亂原有生態,屬于舍本逐末。
業內不乏類似的先例。
例如小紅書在早期和中期曾希望切換賽道至內容電商上,但效果欠佳,小紅書給用戶就是一個內容分享社區的形象,后期小紅書便又轉型回到了內容社區。
另一方面,雖然選擇開放流量,但各家短視頻入局電商時,采用不同打法可能會帶來收效。
當然,除了增加平臺收益,短視頻平臺也到了為達人變現和黏住達人階段,此外,隨著短視頻背后的巨頭的加入,平臺之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由此可見,現階段無論對于企業還是平臺來說,注重用戶的體驗感,擴大平臺業務是重中之重,不然抖音和快手也不會相繼走上電商之路,這不僅能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更能讓平臺從中獲得收益。
而這樣的選擇,也會讓雙方在短視頻平臺激烈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對于短視頻獨角獸而言,如何在電商行當與巨頭搶食,征程可能剛剛開始。
來源:Z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