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京東北京總部外聚集了大量聯璧金融維權用戶,這一切都開始于斐訊路由器 "0" 元購。
斐訊 "0 元購 " 與 P2P
"0" 元購是斐訊自 2016 年 1 月開始推出的營銷,用戶購買路由器獲得一個 K 碼,在聯璧金融上激活 K 碼,可獲得商品全額返現,最終達到所謂的 "0" 元購。
▲ K 碼兌換規則 .
把用戶吸引到聯璧金融后,通過 K 碼禮包、免息券等吸引用戶借貸、投資理財產品,平臺成功獲得大量資金流入。
從 6 月 20 日零點開始,聯璧金融關閉提現通道,用戶的 K 碼無法兌現,平臺上的金融理財產品無法交易,活期、定期存款提現也處于停滯狀態。
根據已知消息,聯璧金融現被公安機關立案調查,雖然未正式倒閉,但短期內難以恢復平臺上的現金兌換。
從產品到 P2P 理財平臺,不得不讓人懷疑斐訊與聯璧金融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網傳斐訊不僅通過 "0" 元購為聯璧金融引流用戶,還是曾為聯璧公司(上海聯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出具擔保函。
▲ 斐訊 " 撇清 " 說明 . 圖片來自:斐訊官網
聯璧公司被調查后,斐訊發布聲明撇清了雙方關系。不管事實如何,斐訊這波操作徹底逼急了用戶,隨著提現關閉時間越長,用戶的維權行動越來越激烈。
哪些銷售平臺有 " 鍋 "?
這次聯璧金融爆雷,京東之所以被用戶包圍著要求維權,主要是因為斐訊的產品在京東上賣得太好了,京東成了連接用戶與 P2P 金融平臺的 " 中介 "。
斐訊的路由器曾獲得京東多個銷售榜單的第一,僅在今年 618 購物節當天,斐訊京東旗艦店產品銷量達到 16 萬臺,銷售額高達 1.7 億元,整個購物節銷售額超過 7 億元。
這個龐大的銷售量,讓用戶認為京東不僅對平臺銷售產品監管不力,還為斐訊 "0" 元購產品提供了流量傾斜,懷疑京東有銷售抽成,也從聯璧金融處獲利。
根據新浪科技消息,京東對事件作出以下回應:
京東僅是斐訊硬件的銷售平臺,從未與斐訊相關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聯璧金融存在任何形式合作,也從未引導消費者至該平臺進行投資理財。
在入駐京東之前,斐訊也曾經開過天貓旗艦店,但已于 2016 年關閉,當時已有少數觀點認為是 "0 元購 " 違反了天貓相關規則被強制關店。在 2016 年 " 雙 11" 前,斐訊高調宣布與京東合作,斐訊退出天貓更多地被解讀為站隊京東,主動放棄天貓渠道。
聯璧金融倒閉事故發生后,消費者才慢慢意識到當時斐訊退出天貓是 " 暴露 " 了問題。
▲ "0 元購 " 活動細則 . 圖片來自:斐訊
其實除了被用戶 " 包圍 " 的京東,斐訊也在其他銷售平臺上推出 "0 元購 "。根據 2016 年斐訊的公布,斐訊的網絡銷售渠道包括了京東、亞馬遜、飛牛網、沃易購、有贊微商城。
從消費者維權情況來看,移動、聯通、電信、國美、蘇寧等也牽涉在內,消費者從線上線下多個銷售渠道購買到 "0 元購 " 商品,被引導到聯璧購買金融理財。
斐訊的不完全解決
處于輿論風暴中心斐訊,早在幾天前出場為聯璧金融處理爛攤子,也為各銷售渠道 " 卸鍋 "。
對于聯璧 K 碼不能激活、兌換問題,斐訊找了另一家第三方平臺上海駿合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協助解決。用戶登錄斐訊官網,提交兌換所需材料,材料通過人工審核后轉至駿合公司,隨后用戶即可在駿合金信 App 進行兌換。
在 7 月 6 日的公告中,斐訊還強調 "0 元購 " 營銷活動及售后服務與京東、國美、蘇寧等第三方銷售平臺無關。
雖然斐訊出來 " 卸鍋 ",但還是沒能及時解除危機。此次涉及的用戶和金額太大,K 碼只是聯璧金融平臺上的一小部分,還有大量用戶的活期、定期存款不能提現,斐訊提出的解決方案最終能不能完滿解決還是未知數。
目前斐訊所有產品已在京東下架,但這兩天京東北京總部外涌現大批維權人士,網絡上仍有大量維權待解決。
▲ 赴京東總部的維權人士 . 圖片來自:TECH2IPO/ 創見
P2P 機構面臨嚴格監管,倒閉跑路事件頻發,經過此次 " 兌換 " 危機,消費者要警惕任何形式的 "0 元購 ",謹慎購買金融理財產品。
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