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 BAT 稱雄中國互聯網之后,字母就成了權力符號,仿若王冠,只有實力雄厚、前景廣闊的巨頭才有資格戴上。不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百度就經常被媒體開除出 BAT 之列,M 這個字頭也存在歸屬問題:本來毫無疑問屬于美團,但小米即將 IPO,七八百億美元估值和生態鏈加持,再加上雷軍一呼百應的朋友圈,大有橫刀奪 M 之勢。
然而黃雀在后,現在美團和小米不用爭了,它們只能換一個字母擠進字母表,有一家公司比這兩家巨頭更有資格使用 M 這個字頭,那就是螞蟻金服。
6 月 8 日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后,螞蟻金服估值據測算達到了 1510 多億美元,在國內互聯網公司中僅次于阿里和騰訊,比百度多出了一個滴滴,美團和小米加起來還跟螞蟻差著一個頭條。
光從估值來看,BAT 已死,ATM 當立。
不過在很多人看來,這句話可能僅僅在估值上成立,因為 A 和 M 本來就是一家。兩家都聽馬云的,阿里握有 33% 的螞蟻股權,M 自從拆 VIE 結構以來就是 A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阿里目前 5000 多億美元的市值,零售業績好和科技公司的多元價值創造力當然是主要原因,不過也得部分歸功于投資者對螞蟻金服未來的看好。要是把螞蟻拆出去,阿里股價會不會下跌?
從格局上來看,BAT 的三角形結構,遠比 ATM 穩定。自從百度收縮,AT 大戰就成為中國互聯網產業的主旋律之一,阿里和騰訊在多條戰線展開激烈競爭,硝煙四起,口水四濺。以前還有百度作為第三種力量制衡,如果公認格局變成 ATM,A 和 M 夾擊騰訊,那騰訊的危機感無疑會更加強烈,江湖從此秋水愈多。
螞蟻和阿里的關系,按照井賢棟自己的說法,是 " 同一個生態,同宗同源,一個文化,一個 DNA,(螞蟻)是(阿里)生態里密不可分的一個部分 "。
自從上市之后,阿里體量迅速膨脹,邊界不斷擴張,時至今日,已經成長為市值 5000 多億美元、GMV 數萬億美元的經濟體。不過,雖說拔根汗毛比腰粗,但紅樓夢還說了另一句話,大有大的難處。當膨脹突破某個界限,規模帶來的好處也許會邊際遞減,而隨著規模擴大產生的問題卻會越來越多。
組織的力量不是無窮的,管理半徑再長,總有個界限。哈耶克曾指出,計劃經濟的致命缺陷就是難以處理整個社會的海量信息,只有市場經濟才能解決這個問題。阿里面對的困難與此相似,無論人工智能技術怎樣發展,以阿里不斷膨脹的體量,把決策任務放在一個統一的組織肩上,恐怕都過于沉重,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效率下降,創新能力減弱,這對阿里來說,顯然是難以接受的。
社會的審美早就過了羊大為美的階段。規模也并非企業的唯一追求。有時候,下放授權,分進合擊,可能更利于企業發展。這樣看來,相對獨立,可能是對螞蟻和阿里都有益的選擇。
雖然新字頭誕生,但螞蟻和阿里毫無疑問還是一家人,業務方面高度協同,螞蟻這次 140 億美元融資主要用于開拓東南亞市場,這顯然是順應阿里的全球化戰略。
" 螞蟻和阿里是夫妻," 井賢棟笑稱,"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來源:Z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