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改革開放 40 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GDP 從 1978 年的 3679 億元躍升至 2017 年的 82.7 萬億元,占世界經濟比重從 1.8% 提高到 15%。
而在這 40 年里,國內各省(市、區)GDP 又經歷了怎樣的排名變化?
中國 GDP 過去 40 年增長 224 倍
1978 年,中國 GDP 總值為 3679 億元,在全球排名第 12。而 2017 年,中國 GDP 總值達 827122 億元,全球排名第二。其間 GDP 總值增長 224 倍。
一個國家為何能在 40 年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以下這些 GDP 的瞬間不容錯過:
2000 年,突破 10 萬億元,超過意大利,全球排名第 6;
2005 年,超過法國;
2006 年,突破 20 萬億元,超過英國,成為第 4;
2007 年,超過德國,成為第 3;
2008 年,突破 30 萬億元;
2010 年,突破 40 萬億元,超過日本,成為第 2;
2012 年,突破 50 萬億元,并且第三產業占比超過第二產業;
2014 年,突破 60 萬億元;
2016 年,突破 70 萬億元;
2017 年,突破 80 萬億元。
廣東連續 29 年全國 GDP 貢獻第一
改革開放 40 年,中國經濟不僅在世界的分量不斷提升,自身區域結構也發生了一些顯著變化,各地 GDP 排名重新洗牌。
(注:海南 1988 年建省,重慶 1997 年成為直轄市)
據 21 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在 1978 年到 2017 年的 40 年間,廣東、福建、浙江經濟增長都超過了 400 倍,經濟貢獻比逐年增長。
其中,廣東自 1989 年接替江蘇成為中國第一大經濟省后,已連續 29 年位居全國第一。2017 年,廣東 GDP 突破 10 萬億元,全國貢獻比達 10.51%,相比 1978 年的 5.3% 幾乎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