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數量提質量尺度從大變小 網劇步入3.0時代水煮娛
一年一度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上周在京舉行。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愛奇藝不僅分享了2018年的綜藝項目和版權劇、自制劇等,還邀請到行業嘉賓和明星大咖共同探討了整個網劇、網綜的風向和趨勢。
在令人應接不暇的節目單和片單中,記者梳理出最大的看點:網綜方面,2017年現象級綜藝《中國有嘻哈》更名《中國新說唱》將再戰江湖;2018年的大熱綜藝《偶像練習生》將在2019年連續打造第二季和第三季,其中第二季的logo延續了之前的藍色調,但第三季logo卻采用了“粉色”,一度引發媒體猜測愛奇藝除了做“男團”,是不是也要加入“女團”大戰。網劇方面,韓三平、趙薇、黃建新、陸川等這些帶有濃重電影標簽的大咖紛紛試水。首次擔任網劇監制的趙薇帶來的新劇是《誰都渴望遇見你》,黃建新將攜手馬伯庸打造的《四海鯨騎》,韓三平則是再度“觸網”,擔任了刑偵劇《原生之罪》和乒乓題材劇《我的朋友叫冠軍》的監制。同時,愛奇藝宣布將重點打造“愛青春”和“奇懸疑”兩大劇場,并發布了“海豚計劃”備受關注的五大項目:《原生之罪》《破冰行動》《悍城》《買定離手我愛你》《追球》,活動當天,“達康書記”吳剛現身為新劇《破冰行動》站臺,他將和黃景瑜組成父子檔展開緝毒行動。
都去爭“頭部綜藝”了,小體量誰來做?
在“年輕力——超級網綜時代下的創新核心”為主題的綜藝圓桌論壇上,愛奇藝副總裁、《中國有嘻哈》《熱血街舞團》等“頭部網綜”的總導演車澈強調,現在市場上的綜藝節目很多,但只有“頭部綜藝”才能拿到頭部的價值,“《熱血街舞團》獲得了6.5億元的招商總額,我個人認為它絕對不會是網綜招商的峰頂,我認為未來5年會再上一個新的臺階。現在的‘超級網綜’不僅僅依賴于廣告的收入,我們相當于做了一個‘產品’,廣告費只是其中一部分,我們也以各種各樣的貨幣化方式,構成這個節目的收入方式。比如廣告、會員收費、直播打賞、綜游聯動、還有電商直接進行商品售賣,等等。”
在車澈看來,如果說2017年之前,很多人覺得‘超級網綜’還只是互聯網企業拋出來的噱頭,或者說只是一個概念的話,那么經過了2017年的發展,經過了《中國有嘻哈》,還有一些劇情項目,‘超級網綜’已經從概念層面變成了真真實實的一類節目。“什么是超級網綜?它應該有超級商業價值、超級品牌價值和超級影響力。‘超級網綜’擁有超級影響力之后,不僅在商業上,一定要向大眾傳遞正能量。前幾天汶川紀念十年,我們的團隊專門過去進行了慰問演出,我們不光要獲得行業的口碑,還要負起社會責任,希望通過幾檔節目推動我們的影響力。”
不過,同坐的張紹剛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他認為,“頭部”其實是一個危險的概念,“‘頭部’現在都是周末檔的,所以才有了車老師說的‘搶奪’,頭部節目一期3個小時,怎么搶奪?你們屁股往這一坐誰來搶奪?大家都在搶奪周末,那周一到周四誰做呢?大家都做‘頭部’,我覺得年輕人也不是只需要‘頭部’,年輕人需要的東西是分層次的,大體量是需要‘頭部’的,但小橋流水的東西還是需要的。我覺得麻煩愛奇藝做一件事情,能不能做一個具有三個符號的事情,第一個‘小體量’,第二個‘演播室’,第三個是‘常態’。不要一說就是6.5億,我們今天需要小體量的節目,小體量的節目不代表年輕人不愛看,可能在‘小體量’中會更精準。我如果和愛奇藝合作——當然他頭部節目也不要我,我也不說做頭部節目,如果我跟愛奇藝合作,我需要做周播節目。頂級團隊要有,與此同時,也需要有常態節目的回歸,小體量節目的回歸,演播室節目的回歸,這反而是今天大家把網綜捧到頂部的時候,我所要表達的觀點。”
網劇進入3.0時代,量增質提尺度變!
在2018中國網絡劇發展高峰論壇上,愛奇藝高級總監、奇星戲劇工作室經理李蒞櫻一句話總結了網劇這些年來的變化:從段子為主的1.0時代走到了付費規模化的2.0時代,到如今在打造精品的基礎上注重用戶的差異化需求,打造全面化、多樣化的超級網劇模式的3.0時代。
從1.0到3.0,網劇的數量多了,質量上去了,尺度也從大變小,從迎合網友的眼球需求到貼合網友的心理、精神上的需求。劇評人李星文用兩個指標來劃分網劇代際,一個是錢多錢少,再一個是尺度大小,“我覺得在1.0時代就是錢特別少,但是尺度特別大,所以那個時候網劇的主角都是一些屌絲,全是亂七八糟的邊緣人物,百無禁忌,什么都可以干,這是1.0時代。2.0時代是錢多了,投資多了,投資尺度依然很大,從2014年開始經過三年的耕耘,到2017年的時候網劇真的大成了,又有錢又有尺度,像《河神》《白夜追兇》《無證之罪》拿到世界任何地方都不丟人的經典的網劇,這是2.0時代。3.0時代我們錢依然很多,但是尺度稍稍收縮了,進入主流合家歡了,新一輪的競爭又開始了。”
但無論數字上怎么升級,包括網劇在內的影視作品始終不變的應該是對“質”的追求。雖然目前尚未涉足網劇,但即將和愛藝奇有網劇項目合作的黃渤對“質和量”的話題是很有發言權的。借在電影作品上的優秀成績,足見他在選擇劇本和角色時的標準和追求。黃渤認為網劇的發展其實跟電影一樣,無非兩個字,一個“質”、一個“量”。“我們整體的市場規模已經有這么大了,另外一個怎么走其實就在質上。什么是質,我們一開始追劇,有的時候只想看一眼,結果一下就追了好長。比如說像《權力游戲》,真的不敢想象,費了那么大勁看起來完全像帶著主角光環的城主,一開始認為他應該是大主角,但是第一季的時候突然一個結尾手起刀落,看第二季怎么人沒了?反過來看了一下真的砍死了,這是平時做劇本的時候,一個人辛辛苦苦的把他建立起來怎么舍得讓他死?死了以后怎么辦?但是就是這么的決斷以及勇敢,把創作逼到一個絕境上就會有新的東西再產生。創作其實是一個跟觀眾斗智斗勇的過程,不像現在有些劇,我們看了開頭就知道了結尾。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在目前這個階段,其實有了這樣的市場基礎,我們作為創作者應該是先站在觀眾前面不能站在他們后面。”
趙薇首次“觸網”,擔任新作《誰都渴望遇見你》的監制。無論是電影導演,還是網劇監制,趙薇對作品的要求都是“品質”,“對于我來說,不管是哪個類型,在你已知的基礎之上把某一種類型做到更極致,我相信就是一個有品質的東西。我覺得不管對于電視臺、媒體還是平臺,品質永遠是我們做內容最高的標準和要求。”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馮遐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