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3年漲7倍,甜寵下飯劇的精品時代已經到來?水煮娛
“也許再過5年,網劇會成為中國的主流影視代表,會有更多的精品。”這是絕大多數業內人士對網劇未來發展的預判。而從網劇發展初期的“低成本、制作粗糙、內容單薄”到近一兩年爆款頻出,內容更加優質,網劇顯然已經從最初的段子劇迎來了其精品化時代。
說起網劇的邁向精品化的歷程,《河神》、《白夜追兇》、《無證之罪》這些優質自制劇一定是被頻繁提及的經典案例。而作為網劇中不可或缺的類型,以正在熱播的《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為代表的甜寵下飯劇在網劇發展進程中內容和質量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
投資力度增加,制作上實現從粗糙到精細化的演變
《太子妃升職記》作為甜寵下飯劇的鼻祖,豆瓣評分人數超過7萬人次,評分達到7.2,成為當時最熱網劇,捧紅了張天愛、盛一倫等演藝新人,而同樣作為甜寵下飯劇的《花間提壺方大廚》、《雙世寵妃》在播出期間也都取得了不俗的市場反饋。不過從這些劇的發展來看,觀眾對作品本身的要求在逐漸提高,即便最初不是以內容優質、制作精良取勝的甜寵下飯劇,往精品化方向發展也是必然趨勢。
以正在熱播的《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為例,這部劇總投資近1.5億,啟用電影制作班底,是電影導演陳正道執導的首部網劇,道具、布景用心,服裝造型極具質感,對于畫面精細度的要求極為嚴苛,最終呈現出的效果甚至要優于一般的電視劇作品。
時間閃回到三年前,《太子妃升職記》熱播期間“窮”是其最大的標簽之一,劇中服裝面料是雪紡蚊帳窗簾布,太子所穿的錦鯉裝是全劇最貴的服裝,面料價格大概在800元左右一米,上衣和長袍總共用了10米左右,是所有服裝中最大的一筆開銷。即便《太子妃升職記》情節有趣,以這樣的制作水準放在今天的網劇市場,觀眾也很難買賬,而就當時的市場效益來看,這部劇顯然是成功的,而且這種成功無法復制。
時隔一年之久,融合了愛情與美食的《花間提壺方大廚》再次成為這類劇中的熱門代表,不過相比《太子妃升職記》的“灑脫隨意”,《花間提壺方大廚》在制作及內容上都嚴謹了很多。
除了劇情進展更加合理,劇本創作長達1年之久,邀請電影拍攝團隊。投資金額也達到3000萬,最明顯的效果是布景、道具及服裝造型的整體質量相較于《太子妃升職記》有了肉眼可見的提高,道具也更為走心,尤其是對美食畫面的拍攝精細了很多。
如果說《太子妃升職記》還只是網劇發展初期的小打小鬧,經過《花間提壺方大廚》、《萌妻食神》這些作品的過渡,到正在熱播的《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小體量的甜寵下飯劇已經達到了網劇精品化的發展要求。像《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投資近1.5億,從畫面質感、服裝造型到整個幕后制作團隊都超過了網劇的平均制作水準。
注重演技,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變化過程
由于這類輕體量、小而美的甜寵下飯劇受眾群體多為年輕女性,對演員顏值的要求相對比較高,在演員選擇上一般都遵循俊男靚女的搭配原則。
在發展初期由于經費的限制,在加上觀眾對這類劇包容度比較大,在選擇演員方面并沒有把演技作為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太子妃升職記》就啟用了的新人演員,盛一倫初次拍戲,張天愛也只是初出茅廬的演藝新人。而觀眾也接受了這樣的演員配置,只管娛樂,不論演技。
而隨著觀眾的審美的變化,觀劇需求也更多元化,即便是甜寵下飯劇也不能淪為搞笑的空殼,需要注重精神層面的表達,演員需要有塑造好角色的能力,能夠與產生互動。
《雙世寵妃》、《萌妻食神》盡管依舊延續著俊男靚女的演員配置,但也開始注重演員演技,《雙世寵妃》中飾演曲檀兒的梁潔,《萌妻食神》中飾演葉瑾蓉的種丹妮,在此之前就出演過多部影視劇,有一定的表演經驗及觀眾熟知度。
而到了《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演員配置再升級,宋茜除了擁有較高的國民認知度,在此之前也參演過十余部影視劇,在角色塑造方面相較前幾部的女主更為得心應手,黃景瑜才在《紅海行動》因為顧順一角被觀眾熟知,另外在其他配角的選擇上也花了不少心思,像飾演小菊的劉泳希,徐開騁等人不僅和角色相吻合,演技也很自然。
突破“太陽式”的主角光環,刻畫人物群像
而從憑借浮夸、勁爆劇情吸引眼球到靠優質內容取勝,這類甜寵下飯劇網在整體內容的呈現上也在往精品化方向發展。這一點在角色設定上尤為明顯,嘗試突破“太陽式”的主角光環,注重刻畫人物群像。
《太子妃升職記》中主要以兩位主演為中心,張天愛飾演的太子妃和盛一倫飾演的太子性格鮮明,而其余配角的形象卻沒有完全凸顯出來,所以即便《太子妃升職記》在當時紅極一時,觀眾能記住的也只有張天愛和盛一倫,幾乎叫不出其他人的名字。
而到《花間提壺方大廚》、《雙世寵妃》就能發現在塑造角色時,有意去豐富主角以外的人物形象。在《萌妻食神》中,夏淳于的貼身心腹宋七的塑造就較為成功,通過很多細節上的刻畫,一個心思縝密,善于分析利弊的人物形象便鮮活起來,使觀眾對他的印象不單停留是善良這種很籠統且大眾的層面。
正在熱播的《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里,對人物群像的刻畫體現的更加明顯。在基于男女主情感的變化基礎上,對每個角色的劇情分配很合理。
尤其是對女主閨蜜小菊和男主隨從修鷴、寬永的刻畫相當有趣,小菊的豁達,修鷴的幽默,寬永的成熟穩重,而他們三人的感情走向也頗為期待。其實這種效果便是群像刻畫的成功,不是所有的配角都為了主角而存在,在每個角色身上都能看到有趣的地方。
而隨著網劇市場越來越占優勢,網劇整體都在往精品化方向發展,制作班底也開始轉向專業的團隊,作為網劇中的重要門類,最初靠劇情勁爆、風格獨特走入觀眾視線的甜寵下飯劇,也越來越注重“實干”精神,在合理的資金預算內,完成了制作班底、演員配置及故事內容的全面升級,整體往精品化方向發展。
來源:劇研社 作者:方雁橙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