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自由誘惑下,“區塊鏈+茶”都能成為致富捷徑新金融
在最近這兩年,如果你不知道“比特幣”、“區塊鏈”這些流行概念,根本就不好意思跟人家開口聊天,而價值眨眼間能翻百倍的虛擬貨幣,也成為了越來越多投資者想去嘗試的投資選擇。然而像比爾蓋茨、巴菲特這樣的商業投資大佬,卻都認為虛擬貨幣沒有什么價值,市場之所以會如此狂熱,原因就是投機。也正是如此,當人們被當做“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投機”不成蝕把米之后,仍然前赴后繼。那究竟為什么虛擬貨幣有這么大的吸引力呢?
前幾天,一個名為“普銀幣”的虛擬貨幣騙局被曝光,被騙者超過3000人,涉及的金額更是高達3.07億元人民幣。乍一看是虛擬貨幣相關,大家一定以為是個“高精尖”的騙局,但實際上這就是一個“區塊鏈+茶”的組合。這個普銀幣是普銀公司發布的數字貨幣,更名之前叫做“普洱幣”,號稱“全球首個本位制數字貨幣”。而普銀茶業在被查封之前,對外宣稱擁有一批價值10億元的普洱茶,而且發行的普銀幣與實物資產對應,1枚普銀幣相當于1元人民幣的普洱茶。之后普洱茶業又通過廣告炒作等手法,哄抬虛擬貨幣價格,讓投資人在交易平臺買賣普銀幣以賺取差價。
從結果中我們也看出,這種看似漏洞百出的套路,仍然有上千人上當。而除了像普銀幣這種“山寨幣”在市場中混的風生水起外,資本操控也是虛擬貨幣市場普遍的現象。在一輪又一輪的暴漲暴跌中,獲利的永遠都是資本,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永遠都是砧板上的魚肉,會不會挨刀,要看資本是不是想圈走你的錢。而在投資者期待暴富的情緒影響下,這些都成了視而不見的巨大潛在風險。
而為了更容易的“騙取”投資人資金,一些發幣機構已經開始將主要對象轉向了大學生和老年群體,一個涉世未深、一個信息匱乏,二者相較于常混幣圈、投資圈的人來說,更容易忽悠。只要打著“財富自由”的旗號,就很容易吸引單純大學生們的注意力,加上專業的話術與溝通技巧,只是對區塊鏈、數字貨幣等新興概念有所了解的大學生們,很快就會被居心不良的機構所利用。
老年人相較于大學生就更加受這些機構歡迎,一來有閑有錢,二來容易推銷。只要業務員每天去各個公園、廣場、活動中心等等地方,和老人們聊聊家常、打打麻將,慢慢培養“感情”,虛擬貨幣這種投資項目的推薦也就順理成章了,而且老人們所能支配的投資金額也要比大學生大的多,聽到“財富增值”也愿意拿點兒錢去嘗試。
總而言之,這虛擬貨幣的機構就是利用了人們的貪念,讓其“韭菜地”可以割了一茬再來一茬,想要避免上這種機構的當,投資人還是應該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就像文章開頭所說的,虛擬貨幣就是一種投機行為,打著“財富自由”旗號的發幣機構,多半是在撒網釣魚,具有高度風險的虛擬貨幣,并不適合所有人。
【來源:拓天速貸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