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銀行驚現“關門”潮,你的錢是否會“無處安放”?新金融
曾幾何時,國人最熱衷的就是將錢存在銀行,因為這樣既能得到相應的收益,又能得到銀行贈送的禮品。為了能拉來存款,銀行想出來的招數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存款一萬元送大米、存款兩萬元送大米加省內游……禮品清單豐富多彩,為了能將大爺大媽口袋里的錢“轉移”到銀行他們可謂煞費苦心,但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銀行也是有存款任務的嘛。
不過,隨著市面上余額寶等貨幣基金的出現,銀行存款所給的定存利率早已形同虛設,即便是禮品多多,也再不能夠吸引到存款者,如今銀行日子也不好過了。尤其是近期一組數據,揭開了當下各大銀行的現狀,包括中國五大行以及股份行、城商行在內的銀行都在相繼“關門”,近4個月以來,它們關閉的銀行營業網點足足有326個,此次關停波及到全國29個省和直轄市,其中浙江最為慘烈,共關閉42個網點。
除了各銀行網點愈發蕭條,大量的ATM機也正在關停,因為隨著網上銀行、手機銀行以及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手段的出現,現在大家越來越少的能使用到現金,支付一般都靠手機解決,這樣一來就沒有人取現金也沒有人再去ATM轉賬了,再不關停收取的手續費連租金都不夠。此外,各大銀行紛紛掀起“減員潮”,這是為什么?因為銀行已被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替代,相比去銀行排隊辦理業務,一個手機軟件就能解決,于是再雇傭那么多的員工就顯得十分浪費。而隨著租金成本、人力成本和維護成本的增加,支出不斷增加收入卻在減少,為此銀行不得不靠裁員節省成本。
同時,銀行的業務也在遭受沖擊,隨著各種投資產品的出現,銀行再不能單單靠拉存款過日子, 為了生存銀行只能靠銀行投資產品來拉資金,但對于投資者來說,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銀行產品投資收益其實也會出現違約兌付的情況,針對此類問題監管層絕不手軟,旨在清理銀行同業、委貸等業務中存在的違規通道。
在銀行前路迷茫,甚至開始大撤退的時候,投資者們是否會繼續購買銀行產品呢?其實只要是投資都會存在相應的風險,具體還要看投資者自己如何看待。也許你看到,在網上銀行和支付寶等業務的雙重夾擊之下,銀行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困境,但不可否認未來貨幣去現金化或數字化會成為大勢所趨,銀行正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
【來源:拓天速貸】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