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年,愛奇藝向一個大文娛的騰訊、阿里“靠攏”了水煮娛
上市之后,愛奇藝迎來了新一屆世界大會,相比之前的狂奔突進,剛剛上市的愛奇藝顯得有些保守。去年此時,愛奇藝為了打通泛娛樂產業鏈,曾一次性推出涉及到劇集制作和人才培養的三大計劃(“海豚計劃”、“天鵝計劃”和“幼虎計劃”),試圖以天價分賬和培養機制獲得頭部內容和優質合作伙伴。但今年,愛奇藝僅僅是將自家的七種貨幣化能力增加到了九種,并公布了上述計劃的一些最新進展和延伸計劃。
唯一的新變量是龔宇在這次世界大會上宣布,作為單體公司的愛奇藝也要開始打造所謂的生態了。相比在長視頻賽道里的兩位對手,決意做生態這個想法似乎來得有些遲,不過也在情理之中:愛奇藝剛剛在美上市,無論是從資本還是輿論上都需要比以往更多的增量。
盡管龔宇在大會上表示,在長視頻目前白熱化的競爭中“投入無上限”可能是個偽命題,但他也承認,一個大文娛的生態系統競爭力十分強勁,這也是愛奇藝向其他兩位對手生態“靠攏”的原因。
相比過去常提的蘋果樹概念,愛奇藝認為現在自己現在的形態已經發展成了蘋果園:在影視、綜藝、游戲、漫畫、文學、游戲、電商、直播等業務上都迎來了成熟發展期,由樹成林。
在大會上,愛奇藝公布了基于IP產業鏈的各項合作計劃的動態:作為IP源頭的文學領域,37部網絡大電影作品及28部網絡劇作品在已結束的第三期“云騰計劃”中全部定標;推動漫畫IP影視游戲化的“蒼穹計劃”中,已有《春秋封神》《今天開始做明星》等8部漫改網大作品正式開機制作;針對超級網劇以保底+分成的招標方式推出的“海豚計劃“,已確定首批五大項目《原生之罪》、《破冰行動》、《悍城》、《買定離手我愛你》、《追球》,并即將啟動第二期招標;培養新演員的“天鵝計劃”、投資孵化新制作公司的“幼虎計劃”、扶持青年導演拍院線“大片”的“飛鷹計劃”、幫助優秀動漫創作人和制作團隊的“晨星計劃“、扶持優秀愛奇藝號的“北極星計劃”也陸續開啟。
除了內在的發展邏輯驅動,某種程度上來說,愛奇藝今年所提的生態也是一種布防,因為無論是騰訊還是阿里,在大文娛的版塊協作上都已經邁出步子很久了。前者通過OMG(騰訊網絡媒體事業群)、TME(騰訊音樂娛樂集團)、IEG(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形成泛娛樂上的聯動布局,后者在俞永福的整合下,以優酷為核心正在逐步實現與現場娛樂等垂直業務群、天貓等淘系事業群的共振。不管是從體量還是入局時機來說,愛奇藝都面臨著巨大挑戰。但挑戰總比不做要好得多。
“我們原來不在意生態,我們就是一個尖刀連、特種部隊,先沖入敵人陣隊先廝殺,但是不能永遠這么干,最終還是要打陣地戰。”龔宇說,選擇在這個節點提到生態,是因為發展到了這一步,公司需要一個創新的市場增量。
這種陣地戰的維度自然也上升到了愛奇藝的外部合作。在本次世界大會上,龔宇提到了愛奇藝與百度、京東的合作計劃,前者不是新鮮事,因為百度能為愛奇藝輸送流量和AI技術支撐,但與京東的合作似乎是愛奇藝與阿里們對抗的一招新棋:盡管曾經做出了《中國有嘻哈》、《偶像練習生》這樣的爆款IP,但沒有電商作為后續支撐,這些超級IP的長尾效應十分有限。
《偶像練習生》總導演陳剛
反觀阿里,其在去年就確定了天貓出品與優酷聯手制作內容的策略,一方面試圖用優酷的內容為淘系實現電商導流,另一方面也利用淘系的大數據預測趨勢反哺內容。
目前愛奇藝和京東的合作層面還比較初級,僅停留在會員層面:用戶成為京東或愛奇藝任一平臺年卡會員,可同時獲得兩家平臺會員權益。但付費會員作為愛奇藝的核心貨幣化能力之一,一旦撬動,將為這個成熟市場帶來新的變量。據公開資料,這個聯合會員項目在首周就吸引了超過100萬用戶。根據京東2017年年報,京東年度活躍用戶數為2.925億人,這個接近3億的用戶群或許在將來能變成愛奇藝付費會員新的蓄水池。
在談到對長視頻領域的競爭格局的看法時,龔宇依然強調了“寡頭化”和未來即將形成的“內容差異化”,“為什么三家長期能夠并存,因為用戶對內容的需求是多樣性的,如果三家全是同質化競爭,全是采購內容,這種多樣性就很難滿足。”
除了內容層面,龔宇還提到,為了配合愛奇藝的整體生態發展戰略,在產品上也會進行迭代:愛奇藝將從一個超級APP的形態變成若干個APP組成的產品矩陣,但數量不會太多。目前,以短視頻為立足點的納逗已經推出了獨立APP,而DAU超過6500萬的星粉互動社區泡泡作為平臺型產品,亦不排除推出獨立APP的可能。
“對于愛奇藝來講,長、短視頻,文字,圖片不重要,娛樂更重要,只要是誰在搶奪愛奇藝的娛樂性時長,那我們自然形成競爭關系。但這是經營策略的問題,不能誰搶我的市場,我立馬反手就要打,那我肯定輸,因為我不能四處開辟戰場。”龔宇說。以納逗為例,雖然其打著短視頻的旗號,但本質上消化的還是來自于愛奇藝在劇綜影視上的長視頻資源,而非抖音、快手這類純粹的UGC或PUGC。
處于變動之中的還有愛奇藝的股價。在美上市不到兩月,其股價表現卻比大多數人意料之中要“動蕩”。在愛奇藝發布首份財報之后,其總營收迎來了57%的增長,但股價當天卻下跌5.38%。在戛納電影節期間,愛奇藝宣布與美國知名的獨立制片發行公司FilmNation達成獨家合作,未來三年,愛奇藝將優先獲得FilmNation制作或代理影片在中國大陸的獨家線上版權。在與京東和上述公司的合作刺激下,愛奇藝在5月10日至5月11日兩天內股價上漲30%。而時至5月14日,有消息稱糯米影業已被作價2億美元出售給愛奇藝,這一消息刺激愛奇藝當日股價上升不少,截至5月15日,愛奇藝股價股價累計漲幅達到33.93%。對于股價變動,龔宇在采訪中稱,主要是因為愛奇藝的部分持有者從對沖基金變為長線基金,后者在市場上有新購入行為。
盡管成立已有九年,但作為一家剛剛上市的流媒體公司,愛奇藝或許才剛剛開始它的版圖擴張。
以下為界面與龔宇對話內容:
界面:之前愛奇藝比較強調自己作為一個單體公司的獨立發展,現在引入外部合作,意味著愛奇藝進入到下一個發展階段了嗎?
龔宇:沒有什么矛盾,獨立發展是指業務層面,業務戰略方面(也)是獨立的,這些都是合作伙伴的關系,都是彌補愛奇藝作為一個娛樂平臺,特別是視頻內容分發平臺所(需要)具有的那些資源。百度的兩個資源,一個是流量,一個是AI技術,這兩個資源結合起來,為愛奇藝的廣告主增加更多的價值。京東主要是電商,也有自己的會員,(我們)想把他的會員提供的回報,給他會員提供的回報和愛奇藝提供給會員的回報能結合起來,形成協同效應。
界面:這塊現在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或者具體的計劃嗎?
龔宇:都上線了,買京東Plus的時候,同時附送愛奇藝的年卡,買愛奇藝年卡的時候,只要你愿意,就付送一個京東的Plus。
界面:之前您把愛奇藝跟騰訊、阿里這樣的大公司比肩,而不是跟某一個BU比,前段時間有一個文章叫《騰訊沒有夢想》,里面講到騰訊的一些情況,騰訊因為自己現在架構的設置,導致有的產品會被截胡。您認為愛奇藝的《偶像練習生》算是一次截胡嗎?這種產品是一種偶發現象還是說愛奇藝以后也不排斥這樣的產品策略?
龔宇:第一,那個文章我基本不同意,因為我跟騰訊的人還是挺熟的,有沒有夢想跟這個夢想能不能實現是兩回事。但是這世界挺公平的,你有太多的優勢的時候,你的劣勢一定會存在,而且也會被放大。這至少有很多有夢想的機會沒實現,這也是事實。這是針對這篇文章的看法。
第二,針對《偶像練習生》,我知道騰訊現在也在做女生團體的節目,其實我們做策劃這件事,完全沒騰訊的因素在里面。我相信我們在策劃的時候,騰訊還沒想到這件事。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獨立的節目,跟騰訊沒有什么關系。
界面:之前您有自評過,愛奇藝成立這八年來,沒有犯過大的戰略上的錯誤。我今天想問一下,愛奇藝之后可能遇到的困境,您能不能自我評估一下?
龔宇:投資人問我們未來最大的挑戰是什么,我還真不是嘚瑟或者什么,真沒想起來特突出的某一個挑戰。戰術的挑戰特別多,比如買劇買錯了,投入一個三個億的節目完蛋了,顆粒無收,這種挑戰每天都有可能發生。但是如果通常性的說法,跟愛奇藝沒關,任何一個做企業的就怕自己老化,怕自己的團隊老化,自己的觀念老化,技術老化,現在最巔峰的商業模式老化。
界面:我提一個愛奇藝可能遇到的問題,不針對愛奇藝,現在科技在我們生活當中滲透越來越深,尤其是最近出現了一些科技公司的價值觀和主流社會不是特別的彌合,您如何讓愛奇藝的價值觀一直是跟主流或者正能量是吻合的?
龔宇:這不是科學創新的事。至少現在的人工智能距離人類的智力水平(達到)相同預計還有三百年,機器還沒有人的智力之前,機器還是人控制的,所以機器體現的價值觀,影響到產品的價值觀,說不是人控制的,是機器產生的副作用,我覺得是胡扯。
這是企業家、企業主要的具有決策力的團隊來決定的。人工智能是人造一臺機器學習,學習的方向、學習的策略等,其實跟人的道理一樣,人學習也是有約束的,要學習這社會的法律,(最終)還是人控制的。
來源:
界面新聞
作者:何潤萱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