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媒體磚家 砍柴網
4年時間,從被業內質疑價格越低越可怕,到成為巨屏液晶電視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激光電視終于進入普及快車道,2017年,激光電視的銷售量增幅為226%。
而作為激光電視領域的最早布局者,海信憑借科技創新和產品迭代,成功引領激光電視的技術變革,收割消費升級福利。
5月17日,海信在北京正式發布了L5和L7兩款激光電視新品。其中海信L5首次將80吋4K激光電視價格拉至2萬元以下,或將對行業產生沖擊,競爭進一步白熱化。
彩電市場寒冷 激光電視銷售火熱
2017年,國內彩電行業寒意逼人。WitsView研究顯示,2017年,全球品牌液晶電視出貨總量為2.11億臺,較2016年下降了4.1%。這是自2014年以來的歷史新低,可能預示著電視產業的發展已遭遇瓶頸。而據不同統計口徑,2017年國內彩電市場銷售規模下滑超過5-10%。
但與彩電市場的低迷,激光電視的成績可謂給業內以安慰。據最新發布的《2017年激光電視市場報告》顯示,2017年激光電視的銷售量增幅為226%,銷售額增幅為153%,與彩電市場整體表現低迷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另據中怡康數據顯示,激光電視今年第一季度達到182.9%的高增長率。5月份第一周,85吋以上電視零售量同比增長123.1%。
這些數據都指向了一個趨勢:彩電行業每十年左右一次的技術變革時期已經到來,而色域范圍廣、壽命長、效率高、功耗低、節能環保且價格越來越親民的激光電視,成為新一次技術變革的“承載者”。
技術變革 80吋4K激光電視不到2萬
突破現實空間的束縛,打破"屏"的限制,將價格降至2萬元以下。
經過10余年的技術鉆研,尤其是近一年半的潛心研發,海信終于帶來了足以“引爆”行業的關鍵性產品—L5。
80吋的屏幕、只需3米的視距、最高400尼特堪比液晶的亮度,卻只要2萬以下。而市場上真正達到這一技術標準的價格都在3萬以上。
海信這是在放大招,打響新一輪價格戰,只為搶占市場?
“這是技術進步帶來的結果。我們從2016年開始,就確定通過技術革新促進激光電視普及這一跨越性開拓性目標。”海信激光顯示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部長劉顯榮解釋,海信L5系列激光電視新品在全球首次采用全新DLP 4K顯示芯片方案,在DMD芯片面積減小一半的同時,同樣實現超高清畫質。在光源技術上L5系列也是全球領先,使用全新高集成度封裝激光器,使得光源模組體積減小50%,發光效率提升10%。
同時,L5系列采用全新設計超短焦鏡頭,據悉,這款鏡頭在激光電視行業中是最高效率的激光電視鏡頭,鏡頭效率的提升帶動了主機成本的大幅下降。
此外,L5自帶的VIDAA-AI人工智能系統,提供的服務顛覆了“遙控器”時代的傳統模式,而是通過用戶操控經驗數據,提供智能服務,還支持通話、粵語、四川話、湖南話、上海話、閩南語六大方言。
技術進步帶來的效率提升和價格下降,讓激光電視正式進入普及快車道。“海信L5產品四大技術全面領先,可以說領先同行不止一代的水平,代表了中國激光電視行業技術發展方向”,劉顯榮表示。
11年潛心堅持 造就行業領跑人
從2007年到2018年,海信從一款產品做到開辟一個產業,從一家企業到影響一個行業。11年的堅持,海信逐漸成為行業的領跑人與收割者。
產品從100吋1080P、100吋4K、100吋雙色4K到80吋、88吋4K以及更大的150吋4K、300吋4K,再到如今價格更為親民的L5。
如今,隨著激光電視的“錢”景逐漸顯現,越來越多的彩電廠商和新興互聯網IT企業都押寶大屏激光電視。據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全世界有20多家企業進軍激光電視。行業熱度空前也使得“亂象橫生”,造成市場兩極分化嚴重。
行業追隨者增多,但海信不懼。“海信是用液晶電視成熟的質量標準來約束激光電視。市面上有很多投影廠家都是打激光電視的概念,并非真正的激光電視。我們從來沒有拿這些投影機廠商進行對標。”海信激光顯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顯榮表示。目前海信激光電視已全線實現4K,而其他廠商目前大多數仍為2K。
據介紹,海信在激光顯示領域已申請300多項專利,核心的激光光學引擎可100%自主研發設計,從研發、設計到整機生產制造完全自主運營,60%以上的制造成本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截至現在,激光電視已經幫助海信占領了近60%的國內85吋及以上超大屏幕電視和45%左右80吋以上電視的市場份額。
這次海信新發布的L5/L7系列激光電視,將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以及南美、歐洲等足球熱度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同步上市銷售,成為全球球迷的大屏看球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