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包裝瘋狂斂財,云聯惠400億元消費返現騙局創投圈
早在2017年3月份,無冕財經便發文《消費全返,一日返現2000萬!云聯惠是免費餡餅還是龐氏騙局?》,披露了云聯惠可能為龐氏騙局一事。
5月9日上午9點,廣州市公安局通報廣東云聯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聯惠”)董事長黃明等多位負責人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犯罪而被立案調查。有投資者在5月9日傍晚趕到云聯惠位于廣州的總部大樓,發現大門緊鎖,門上貼著警方的封條。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嘗試致電云聯惠相關電話,發現均無人接聽。
▲廣州公安微信截圖。
據投資者表示,廣州公安發布通告的前兩天,云聯惠就已出現了提現困難,而目前云聯惠的購物商場網站和App均無法打開,在云聯惠網站上,還有廣州公安局勸涉嫌犯罪人員投案自首的通告。
如今再回顧2017年3月無冕財經的文章,當時曾引來部分云聯惠會員的大肆攻擊,包括一位自稱“云聯國際黃明”的網友在報道下留言,以模式發明人自居,聲稱云聯惠已有1000多萬會員。據公開資料,云聯惠董事長黃明,此次已被立案調查。
▲自稱“云聯國際黃明”的網友在無冕財經文末留言,如今云聯惠董事長黃明已被立案調查。
成立至今不到5年時間,云聯惠已吸引了全國各地上千萬人,數萬家商戶共同參與,打著“消費資本論”、“財富永動機”口號的云聯惠究竟有何魔力?它的崩盤為何早有征兆?
“以時間為杠桿”
在“云聯惠”微博上,5月3日曾發布一則通知,聲稱消費共享金額已突破400億元。這意味著云聯惠自2014年成立至今,已在全國范圍內非法集資超過400億元,而此次崩盤,將會導致許多人的投資血本無歸。
▲5月3日,云聯惠微博聲稱,消費共享金額已突破400億元。
資料顯示,成立于2014年1月的云聯惠注冊資本為100001萬元,總部位于廣州海珠區宸悅路32號,在全國116個城市地區擁有代理分公司。云聯惠打著“消費返利、免費購物”的旗號,在線上線下以積分返利的方式,引誘會員們繳納會費、拉人頭發展下線,從而構造了一個龐大無比的傳銷騙局。
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發現,早期云聯惠作為電商平臺,起到撮合商家和買家交易的作用,但與一般的電商平臺不同,會員們在購買商品后,會由商家上繳商品價格16%的錢給云聯惠,而云聯惠則會在接下來的5年時間將購買商品的錢100%逐步返還給消費者。
在董事長黃明的說法中,這是“以時間為杠桿”。假設有會員購買了10000元的商品,那么云聯惠會獲得商家上繳的1600元作為本金,此后每天返還給消費者萬分之五(即5元左右,并逐步遞減)的錢,直至5年半后返還完畢。
▲云聯惠所宣傳的商業模式。
這一模式難以成立的原因,是云聯惠如何憑借商品銷售額16%的資金,在五年半內獲得超過銷售額100%的利潤返還給消費者。在不考慮自身運營成本的情況下,云聯惠要持續發展,則項目每年收益率要增長37%以上,而2017年我國各銀行最高年利率(定期存款5年)僅有5.225%,相比之下,不斷返利的云聯惠就像“下金蛋的雞”。
換而言之,若云聯惠無法完成年收益率遞增37%的目標,則隨時會崩盤。對于身為交易平臺的云聯惠而言,通過投資獲得高收益并不現實,為了維持這個“資金盤”,通過傳銷手段不斷吸收社會資金成為唯一的“出路”。
云聯惠和大部分傳銷平臺一樣,擁有三級會員制度,分別為普通會員、金鉆會員(繳納99元)、鉑鉆會員(繳納999元)。會員級別越高,享受的權限也越多,比如金鉆會員、鉑鉆會員都享有推薦權(即發展下線),在推薦新人成為會員后,他們會獲取新人會員的收益提成,這導致了成千上萬的“導師”隊伍作為上線,不斷地引領他人加入云聯惠,他們則從中獲取分成,讓云聯惠如同“滾雪球”般快速發展,短短4年時間席卷全國各個省市地區。
由于加盟云聯惠的商家普遍有提價的行為,云聯惠的主營商品從生活用品逐漸過渡到購車購房、保健產品、電子產品等高價值商品上。隨著資金的缺口越來越大,云聯惠的模式不斷升級,最終甚至剔除了商家,直接吸收消費者的資金。
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向山東一名云聯惠會員了解到,對方甚至不需要購買汽車,僅需一張購車發票和投入汽車等價的20萬元資金,就能獲得全返,此時的云聯惠也撕下了電商交易平臺的“遮羞布”,徹底成為了借助傳銷方式發展的“資金盤”。
中國反傳銷第一人李旭曾表示,“借舊還新讓云聯惠持續進賬,但是細水管進寬水管出,資金鏈早晚會斷裂。云聯惠用規則延緩崩盤的速度,從靜態來說是龐氏騙局;從動態來看,其通過招加盟商拉人頭發展下線,涉嫌傳銷。”
虛假包裝瘋狂斂財
在諸多消費全返平臺中,云聯惠無疑規模最大,這與其擅于虛假包裝不無關系。
正在國外攻讀市場營銷專業的張思城,發現自己的家人陷入了云聯惠騙局,而他卻無法說服家人擺脫騙局。他曾深入研究過云聯惠,發現云聯惠十分擅長包裝自己,把投資者都“忽悠”進去了,“云聯惠經常投放廣告,舉辦峰會,請來的名人大咖能夠嚇死人。”
以2016年12月11日云聯惠在北京主辦的“消費經濟共享大時代”主題分享會為例,云聯惠稱請來了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北京大學國家競爭力研究院院長郭云濤等專家。
但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調查發現,所謂的“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并不是國家研究機構,實際上是一家規模不到20人的在香港注冊的民營公司。
▲智聯招聘顯示,所謂“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實際上是一家規模不到20人的在香港注冊的民營公司。
云聯惠熱衷于包裝名人學者以達到為其站臺的目的,《羊城晚報》曾報道為云聯惠站臺的兩名所謂“學者”何智斌、侯書生并非真實教授。
除此之外,為了取信于投資者們,云聯惠多次聲稱自己是“上市平臺”。據報道,云聯惠曾于2014年11月在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不到一年后被摘牌終止;此外,云聯惠還在美國股票交易市場OTC Markets掛牌,OTC是指為達不到上市條件的企業提供股權交易的場外交易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掛牌廣州股權交易中心,還是美股OTC Markets,云聯惠都不具備公開發行股票的資質。云聯惠的崩盤早有征兆,據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調查發現,云聯惠已多次內部公開發售過原始股,前三輪分別為1000萬元、1億元和10億元,而2017年發售的第4輪據稱達到了100億元,有會員表示:“第四輪原始股每股10元,至少3萬元起才能購買。”
據云聯惠會員猜測,多次發售原始股瘋狂斂財,其實也意味著云聯惠的資金鏈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云聯惠的斂財手段多樣,甚至將地區公司的代理權進行出售,而代理公司的負責人將成為該地區所有商家的“上線”,獲得交易提成。
據江蘇省鹽城云聯惠負責人稱,拿下鹽城的代理權需要上千萬元,根據城市規模大小的不同,收取的代理費也不一樣。如果以每個地區平均500萬元的代理費用計算,云聯惠依靠已售賣的150多個地區代理就能獲得超過7億元收入。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互聯網金融法律專家楊東此前指出:“云聯惠宣稱的‘消費資本論’是不合理的,沒有穩定的收益不可能做到持續。平臺做大后要想維持這么高成本的運營幾乎不可能,必然會走向犯罪。”
文|翁榕濤@廣州
來源| 微信公眾號: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bg)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