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NOME家居“掐架”:“風投女王”徐新為何卷入?創投圈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讓一場商標之爭得到短暫喘息,而此前的一個多月,爭端雙方都在不斷火上澆油。
事件起始于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一條“新品牌NOME啟動”的朋友圈,隨后因廣州諾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諾米)旗下NOME家居《致葉某的一封信——你的流氓阻擋不住你的死亡》的回應文而發酵。
一方是在全球200個國家開出3000家門店、年銷售額超100億元的零售革命代表企業,另一方是剛創業一年、開出88家門店的新興家居品牌。雙方從最初的口舌之爭,到“風投女王”徐新被擺上臺面,再到后來的輪流開發布會“搶”加盟商,事態為何發展到現在的地步?
商標之爭還在繼續,雙方都胸有成竹地高喊開店目標,但事實上雙方目前都還沒拿到“NOME”這一商標,爭端會如何收尾?
真假NOME之爭
盡管已在全國有了88家門店,在此次突如其來的商標之爭前,NOME家居的名氣還沒有過這么大。
NOME家居的定位是瑞典獨立設計師品牌,注冊于2017年5月11日,同年6月開始在廣、深地區開店,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覆蓋廣東、海南、福建等區域。
經營時間不長的NOME家居已交出了一組靚麗的數據:店鋪月營收在 150萬元到 350 萬元之間,部分門店坪效達到每月6000-8000元,比無印良品還高25%;會員數達到30萬,單個門店日均客流為 1600 人次,每天能生成300個新會員,轉化率達到 20%。
但這一切,都不及這次商標之爭引人注目。
▲名創優品與NOME家居商標之爭回顧。制圖:表哥
3月19日,葉國富發布了一條朋友圈,“新品牌nome啟動第一天就有33個人咨詢,6家簽約!感謝團隊的付出及老客戶的信任!” NOME家居創始人陳浩急了,NOME家居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在3月21日發文《致葉某的一封信——你的流氓阻擋不住你的死亡》,文中言辭激動,不乏“流氓”、“瘋子”、“無良無知”等字眼,直指名創優品“10元店模式開的越多死的越快”,同時稱NOME是比名創優品更新、更先進的物種。
3月26日,陳浩召開新聞發布會,用了不小的篇幅抨擊名創優品的模式讓加盟商逃不過“開業3月流水下滑,開業2年出現虧損”的怪圈,稱其“惡意竊取NOME創意”。但除了對公司注冊時間有所強調以外,對“NOME”這一商標本身并沒有多提。
NOME家居方面的強硬回應,自然也惹怒了名創優品。
名創優品顯然是有備而來,在葉國富發朋友圈前幾天的3月14日,名創優品(廣州)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00%的廣州意創百貨有限公司,將企業名稱變更為諾米設計(廣州)有限公司,其中“諾米”的名稱已和NOME家居所屬的廣州諾米相同。
悶聲一個月以后,名創優品于4月18日高調地舉辦NOME品牌戰略發布會,宣布正式進軍“家居+服飾”市場,發布會現場開放NOME品牌投資加盟名額,簽約NOME加盟門店接近1000家。
NOME家居也隨即反擊,4天后同樣在廣州舉辦渠道投資會,現場簽約加盟店1400家。“我們跟合作伙伴做了承諾:NOME商標引發的店鋪損失,全部由公司承擔,寫入協議條款,加盟商、渠道商是支持和認可我們的。”NOME家居方面向無冕財經(ID:wumiancaijng)表示。
禍起“風投女王”?
除了針鋒相對的葉國富和陳浩,這場爭端中的另一個核心人物是“風投女王”徐新。
據36氪報道,陳浩表示,NOME家居已于去年完成來自今日資本的 2.3 億元投資,估值達到15億元。今日資本在品牌創立6個月時就敲定這筆融資(當時NOME只有一家門店)。另外,新一輪數億元融資也將宣布。
在4月13日的NOME家居發布會現場,徐新為NOME站臺,稱很看好NOME的生意模式,有“國外的設計、中國供應鏈的優勢以及新零售的犀利。”
而這恰恰也正是名創優品的模式亮點。據《北京晨報》報道,徐新早在2017年下半年就找過葉國富,希望投資名創優品,葉國富希望今日資本能夠投資其即將開業的新家居品牌,雙方都開出了各自的條件,但到了2017年年底都沒有談攏。
那么,為什么徐新的選擇是剛起步的NOME家居,而不是已跑通模式的名創優品?
對于上述“沒談攏”的說法,徐新的回應是“沒有的事”。但名創優品并不買賬,4月19日,一篇發自微信公眾號“來自星星”的文章《今日資本徐新公然撒謊,可能步入趙薇后塵》廣泛傳播,對徐新發出七大疑問,直指徐新在投資金額、投資時間上含糊不清,且貼出葉國富與其的微信對話,顯示二人曾就名創優品旗下新家居品牌投資細節進行商議。而該公眾號的主體,正是名創優品(廣州)有限責任公司。
▲葉國富與徐新微信對話截圖,圖片源于微信公眾號“來自星星”。
三方的糾葛細節真相仍不為外界所知,但若對話屬實,或許徐新投資選擇的變換,正為此次商標之爭埋下伏筆。
上述文章還透露,NOME家居從名創優品挖角,品牌概念也竊取自名創優品葉國富關于北歐設計師品牌的創意。
對此,NOME家居方面向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否認道:“NOME并未挖走名創高管,這是子虛烏有的。”同時,NOME家居也不認可竊取創意的說法,“他覺得凡是在這個領域里好的商業模式,都是剽竊他的創意,這個特別無聊。”
商標會歸誰?
是否因為雙方“恩怨”致使名創優品非要搶“NOME”這個名字,葉國富沒有對外解釋,但與陳浩的急于澄清相比,葉國富顯得不慌不慢,一步步放大招。
4月24日,葉國富再在朋友圈發文向加盟商和商場施壓,“最近發現個別不法分子打著NoMe的名義到處開發布會及招商會……望各位商家謹慎假NoMe的店鋪的進入”。這是在雙方輪流開了發布會招商引資之后,葉國富再一次強硬的表態。
▲葉國富發朋友圈施壓加盟商和商場,圖片來自界面新聞。
而另一邊廂,陳浩已喊出“至2020年在國內開店2000家,海外1000家,規模將達500億元”的愿景。
但在開啟擴張之路前,NOME家居不得不面對的燃眉之急,是商標之爭的根源——商標歸誰?
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查閱中國商標網發現,申請注冊“NOME”相關商標的共有228項,其中申請人為廣東普斯投資有限公司(持有Nome家居71%股份)及廣州諾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的共有128項,申請日期為2017年5月18日至2018年3月16日之間;申請人為廣州人人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名創優品關聯公司)的有8項,申請日期均為2017年12月18日。
也就是說,從申請注冊的日期先后來看,NOME家居要更早地申請注冊商標,但目前兩家的這些商標都還沒有注冊成功,最新的狀態還是“等待實質審查”。
北京囯舜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席、副主任王鑫向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解釋,“按照我國商標法的規定,原則上是保護申請在先的商標,所以申請順序是有很大的直接關系的。”
但名創優品通過轉讓的形式獲得“ONME”、“NOMO”及“NOMEI”三個商標,并先發制人發布聲明,稱NOME家居在未獲得“NOME”商標的前提下,與這三個商標構成近似,無法取得合法有效的商標注冊證書。這也是葉國富胸有成竹地稱NOME家居為“假NOME”的原因。
▲名創優品方面發布致各大商場聲明。
對此,NOME家居方面律師陳偉(化名)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對近似商標侵權的說法并不認可。王鑫則認為,如果在同種或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標,是構成侵權的,“判定的方式有很多,總結為一句話就是造成混淆和誤認。”
盡管更早開始經營、更早申請商標,但目前的NOME家居在沒有商標的情況下仍頗為被動,陳偉向界面新聞表示,“葉國富是抓住了注冊商標申請時間長、期間對權力保護弱的機會在鉆空子。”
對此,王鑫告訴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企業應該重視自己的知識產權,避免搭便車傍名牌,否則風險會很大,并且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應當盡量避免與現存的商標權發生沖突。”
至此,雙方的拉鋸戰仍在繼續,加盟商、渠道商都在被兩家拉扯著,鹿死誰手還是未知數。
文|梁楚童@廣州
來源|無冕財經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