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務成必爭之地 三銀行信用卡發卡量猛增過億新金融
“得零售者得天下”?
雖然2017年銀行業的財報可圈可點,但外部面臨宏觀 環境經濟轉型的壓力,內部又需要應對行業內監管的層層加碼。內憂外患之下,零售業務成為銀行業的“必爭之地”。比如,目前招行的零售業務已經占據半壁江山,信用卡和消費貸 成為銀行布局零售業務的重中之重。
商業銀行搶占“零售”陣地
去年開始,股份制銀行已將零售業務作為利潤增長的重要砝碼。一年運行至今,情況如何?
作為“零售之王”招商銀行(600036.SH)的零售業務已占半壁江山,招行的2017年年報顯示,其零售金融業務營業收入1062.21億元,同口徑較上年增長8.49%,占全行營業收入的51.29%。其中,零售凈利息收入693.28億元,同比增長5.51%,占零售營業收入的65.27%;零售非利息凈收入368.93億元,同口徑較上年增長14.57%,占零售營業收入的34.73%,占全行非利息凈收入的55.81%。
2017年,平安銀行(000001.SZ)也在零售板塊發力,零售業務領域各項指標數據喜人。其零售業務營業收入466.92億元、同比增長41.72%,在全行營業收入中占比為44.14%。零售業務凈利潤156.79億元、同比增長68.32%,在全行凈利潤中占比為67.62%。
2017年末,平安銀行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期末余額1.09萬億,較2016年末增長36.25%,零售客戶數(含借記卡和信用卡客戶)6990.52萬戶,同口徑較2016年末增長33.43%。零售存款余額3409.99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26.76%,零售貸款(含信用卡)余額8490.35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56.95%。
中信銀行(601998.SH)去年同樣在零售上大做文章,2017年該行零售銀行業務實現營業凈收入543.47億元,比上年增長27.03%,占營業凈收入的34.68%。
除了股份行發力,國有大行也在零售業務領域建樹明顯。截至2017年末,建設銀行(601939.SH)個人銀行業務利潤總額為1377.36億元,占比達到45.95%,較上年提高2.16個百分點。
2017年建行業績發布會上,建行行長王祖繼表示,中國的經濟結構進入了調整時期,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因此零售業務、消費金融是建行的一個很重要的戰略領域。2017年,建行不斷推進零售業務優先戰略
針對各大小銀行在零售業務的運行情況,聯訊證券分析師李奇霖表示,在金融脫媒、同業監管和利率市場化的三大壓力下,商業銀行的發展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在以前,因為零售開展成本高、占比低、見效慢,大部分銀行戰略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但隨著同業被限制、市場波動性增加的情況下, 零售以每單業務體量小,風險分散的特點,零售資金天然就具備良好的流動性和穩定性的優點,再次受到各銀行的重視。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我國零售銀行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
三家銀行信用卡發卡量過億
作為零售業務重要載體,信用卡仍是各大銀行發力的重要方向。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截至去年末,銀行機構發卡量前三名的為工行、建行和招行,數量分別為1.43億張,1.06億張和1億張。從卡交易金額和信用卡業務收入情況看,招行以2.97萬億元的交易額和544億元收入穩居首位。
從增速情況看,股份行遙遙領先。
其中,民生銀行的新增卡量甚至翻了一番。年報顯示,2017年民生信用卡累計發卡量達到3873.86萬張,新增發卡量1040.22萬張,同比增長119.37%。信用卡帶來的交易與收入也有較大幅度增加,2017年民生信用卡交易額1.65萬億元,同比增長33.65%,手續費及傭金收入213.83億元,同比增長33.26%。此外平安銀行去年全年新增發卡1509萬張,同比增長80%。
消費貸款作為后起之秀,去年發展也十分迅猛。建行去年的個人消費貸款為1926.52億元,增幅為156.74%,新增居同業第一。建行的消費貸業務主要來自于建行快貸的發展,“快貸”電子渠道個人自助貸款余額1563.39億元,增幅巨大。
農行個人消費貸款共1375.2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84.37億元;股份行中招商銀行消費貸款余額913.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2.57%;中信銀行信用消費貸款余額248.5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8.99%;平安銀行全年累計發放消費貸達2712.37億元,較上年末增幅86.35%。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卿表示,目前各家銀行都比較重視零售銀行業務發展。其中,消費貸款業務越來越受重視,因此對消費貸推廣力度有所加大。另一方面,2017年,個人按揭貸款受到一定限制,消費貸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按揭貸款業務量減少的需求。
大數據成為各家銀行消費貸的有力幫手,如中信銀行廣州分行攜手廣東省地稅局聯合推出“信秒貸—稅金貸”,納稅人只要在省內連續2年繳納個人所得稅,即可申請最高額度30萬元的個人信用貸款。
平安證券分析師劉志平表示,參考海外發展經驗,從消費信貸占比及社會消費增長看,國內消費貸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對銀行而言,消費信貸具有輕資本、高回報特點,在未來銀行把戰略重心更多向零售遷徙背景下,消費信貸將成為銀行零售轉型重要突破口。
不過,興業證券魯政委卻對消費貸抱有顧慮,他認為我國消費貸在 2017年出現過爆發式增長,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披著“消費貸”外衣的購房支出。借鑒美國消費貸的發展情況,中國消費貸的高速增長步伐未來或有所放緩,其中,現在占據消費貸半壁江山的信用卡貸款也許不再會是消費貸的風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