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ding Club遭監管指控 砍頭息不是中國特色新金融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時間4月25日,美國最大網貸平臺Lending Club遭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后文簡稱“FTC”)指控,后者稱其涉嫌對用戶進行隱性收費,并在用戶不再借款的情況下繼續對其進行收費。
FTC認為,Lending Club此舉違反了保護消費者免受欺騙和不公平交易待遇的聯邦法律。因為這項指控,Lending股價隨后大跌14%至2.80美元,相較年初下跌了32%,而相較其IPO時下跌了超過80%。
在FTC控訴LC的多項罪名中,“隱性收費”這個名詞似乎在國內不太流行,但是它的另外一個名字我們可能更熟悉——砍頭息。監管和市場都在“抵制”的砍頭息,為什么P2P平臺們總是難以戒掉?
原因并不難理解,P2P平臺無法擺脫砍頭息,根源上還是在于商業模式本身的脆弱:風險高而利潤率低,平臺需要通過一些手段提前鎖定收益、保障現金流、對抗風險。
如今,隨著國內外監管環境都在趨嚴,一些平臺在逐漸找到其他方式替代砍頭息在平臺運營中發揮的作用。但轉換形式并沒有降低借款人的成本,當然,也沒有讓P2P的商業模式更健康。
1
所謂砍頭息,其實就是借款人在借款申請成功后,平臺直接從該筆借款中一次性扣除一筆費用。不同平臺的處理手段不太一樣,但本質上并沒有太大差別。
比如你想在線上平臺上申請10000元借款,你可能會發現真正打到你銀行賬戶上面的只有8000元,中間被平臺扣掉的2000元就是砍頭息。
當然,平臺不會直接告訴你這是砍頭息,它通常有一個更加平易近人的名字——服務費。
這種操作手法容易讓人覺得反感,因為用戶申請的金額和到手的金額不一致,而且我什么都沒做就憑空少了錢,網上關于砍頭息投訴最多的案例都是這一類型。因此后來,砍頭息有了另外一個更隱秘的版本。
比如同樣申請10000元借款,打到用戶銀行賬戶的也是10000元,只不過在生成借款合同時,砍頭息(合同里還是會寫成“服務費”)會被加進總的借款額度里,比如用戶的借款總額會變成12000元。
這張圖大家很熟悉了,用借款計算器計算時,并不會包含服務費。
因為在整個借款流程中,平臺都會盡量弱化服務費的存在,借款用戶大多只會看到非常低廉的借款利率,但是一旦按下申請借款的按鈕,砍頭息的存在感就會突然間放大。
據此前媒體報道,Lending Club去年促成了89億美元貸款的發放,收取砍頭息金額約為4.5億美元,比例大約為5%,這已經足以讓美國監管部門跳起來控訴。
可是對于國內的許多平臺而言,有些收取砍頭息的比例高達20%,甚至更高。
2
其實,對于定位信息中介的P2P平臺而言,收取服務費似乎確實是他們唯一的收入來源。
以宜人貸為例,在財報中,宜人貸的收入形式主要以服務費/管理費的形式體現,同時向借款人和出借人收取。
對線上借款人,宜人貸在借款達成后,先行收取一筆前期服務費,之后每月收取一定的月度服務費,對線下借款人則是前期一次性收取所有服務費;對出借人,根據利息收入的10%收取管理費。
但是,在所有的服務費中,宜人貸對于借款人前期服務費的依賴程度最高。從四季度的數據來看,在對于借款人收取的服務費中,前期服務費總額為23.77億元,月度服務費為3.84億元,而對于出借人收取的服務費只有3.40億元。
這也就意味著,借款人前期服務費在總體服務費中的占比接近80%。而這個前期服務費的收取形式,與前文我們描述的第二種砍頭息收取方式——將服務費納入合同借款金額如出一轍。
諸如此類將手續費前置的平臺當然不止宜人貸一家,而他們之所以選擇這種模式的原因也非常簡單。
一個從業多年的朋友告訴我,這種選擇在根本上來自平臺的“求生本能”,提前鎖定收益也就意味著可以降低自身面對的風險,也能保證運營的平穩和從容。
一方面,平臺作為信息中介雖然看起來賺的是“無風險收益”,可以向借貸雙方收取手續費,但是如果不是一次性提前收取,一旦借款人不能按時還款,平臺的收入也就不能保證。
更何況,大多數平臺還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比如計提一定比例的“質保金”作為風險保障,因此更需要提前鎖定收益。
另一方面,平臺在獲客、風控、運營的過程中花費不菲,尤其隨著競爭加劇,流量昂貴,各大平臺的財報都顯示出市場營銷成本上升的趨勢。提前鎖定收益,也是覆蓋前期成本的需求。否則,平臺的現金流壓力巨大。
說了那么多,再回頭看LC,出現“砍頭息”事件的原因,也很可能與之前連年虧損,平臺現金流較為緊張有關,出于平臺運營的考慮,做出這種選擇似乎也并不難理解。
而對于國內的平臺而言,許多都正在或準備沖刺IPO,做好現金流、維持更好的賬面盈利狀況,也是獲得資本市場認可的必須課。
3
P2P本身商業模式的脆弱,決定了其難以擺脫對于砍頭息的依賴。可是隨著國內外監管體系的成熟,對于消費者保護條例的頒布,砍頭息的存在也再難被容忍。
尤其國內,隨著監管收緊,對于在線借貸的利率上限、利率計算方式等都做出了規范,而這也是P2P備案最重要的標準之一。所以,出于合規需求,許多平臺也在逐步對于收費方式進行調整。
以拍拍貸為例,在其公布的2017年四季度及全年財報中,拍拍貸強調,公司開始主動管理貸款量,并且停止收取前期交易費用。
這也就意味著,這種提前鎖定收益的模式被打破,服務費被平攤到之后的還款期限中,按月收取。
不過這種規范帶來的結果是不少P2P平臺的營收與利潤數據突然變得很難看。如果去看一下上市P2P平臺四季度財報便不難發現,這一收入變化所帶來的影響著實不小。
考慮到風險后置,盈利愈發艱難的P2P平臺們后續的挑戰還將越來越大。
當然,眼下更要命的問題是,他們什么時候可以通過備案。
【來源:零壹財經】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