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影視免費看?揭秘影視資源倒賣的灰色鏈條水煮娛
“熱劇免費資源,需要私(信)我。”“XX電影免費資源。”在熱播電影、電視劇的微博評論區,人們經常能看到這樣一些奇怪的“評論”。
與其說是評論,倒不如說是“廣告”。在這些評論背后,除了少數分享免費資源的博主,其他大多數是打著“免費”旗號,吸引網民花錢購買盜版及來源不明影視資源,從中牟利的“影視販子”。
這群人自稱“影視代理”,混跡在百度貼吧(下稱“貼吧”)、微博和微信資源群組中,如果給他們發出私信,那么你將掉入陷阱的第一步。
隨后,你將被帶領著轉移“陣地”,最終以極低廉的價格換取影視資源,或者直接被騙錢財。你也將因此被卷入一條影視資源倒賣產業鏈中。
免費資源不免費
在某熱門電視劇的微博評論區,記者以需要免費資源為由聯系到一位發布評論的“影視代理”若風(網名)。鑒于微博內發私信鏈接極有可能被封號,她引導記者添加其私人微信溝通。
在與記者的交流中,若風自稱是一名大學生,從事倒賣資源已有一年時間。她的微信朋友圈充斥著影視劇海報、播放界面截圖和轉賬記錄。
為了展示自己的“實力”,若風稱自己擁有八、九成國內外影視資源,且售價十分低廉:無論是被下線的資源、熱播美劇還是檔期電影,大都按電影3元、電視劇5元收費,價格根據時間不同稍有浮動。
除了在線售賣各類影視資源,若風也在發展下線代理。她告訴記者,只需一次性繳納188元代理紅包,即可成為代理,不僅分享所有資源,還會教授你如何找資源、做推廣,發展代理和客源。
記者繳費后,若風對記者進行了所謂的“代理培訓”,并將記者拉入一個近400人的資源分享群。
按照若風所說,代理工作流程極為簡單,關注“愛電影分享”、“毒舌網盤”、“菜鳥玩技”、“酸豆角”等資源分享公眾號,根據“客戶”需求,在后臺回復劇名拿到百度云盤鏈接和密碼,保存并分享給客戶即可。
在那個400人微信群中,代理每發展一個下線,須向群主上繳10元,如果記者招收代理不需要通過上線,那么仍然需要向群主繳費。
除了倒賣影視資源外,這個群內還有主流視頻網站的會員激活碼售賣。以優酷平臺為例,官方購買渠道月度VIP會員為20元,群內“拿貨”(購買網站激活碼)成本價12元,代理可以加價賣給客戶,也可以賣給下線代理,賺取差價。
群內一位“資深代理”向記者“傳授經驗”稱,做這行,人脈是關鍵,親戚朋友、同學同事,越廣越好,沒有人脈會員很難發展下去,代理購買激活碼賣不出去,找上家“退貨”的也比比皆是。
誘惑與風險并存
這些正版或盜版影視資源來自何處?
金杜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何薇長期跟蹤相關領域的案件,她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被倒賣的影視資源主要有三種來源。
第一種是所謂的“槍版”,即直接在影院用手機或攝像機等設備錄制影像;第二種是利用國內外進口片上映檔期的時間差,從國外傳入國內;第三種則是當一部電影的DVD或藍光碟開售,收費的正版影片在互聯網上線、電視上星播放后,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復制作品內容,或者截取網絡及電視信號。
這其中顯然存在巨大的法律風險。
何薇告訴記者,“倒賣合法影視作品,可能會侵犯作者的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和獲得報酬的權利。”
一位法律界人士警告說,“資源黨”們切勿心存僥幸,以為侵犯著作權罪的立案標準很高:如果行為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擅自分享、傳播他人影視作品的,違法所得數額人民幣三萬元以上即可被定罪量刑。
對購買盜版資源的消費者來說,省錢之舉也有風險,花費全集的錢只換來幾集更新,發送紅包后拿不到資源,甚至直接被代理拉黑的現象相當普遍。
不過“影視代理”們顯然不了解或者也不考慮這么多,400人群的群主對資源來源諱莫如深,當被記者問及法律風險時,若風則一句話帶過,“群內都是正經資源。”
他們更關注的是賺錢。若風告訴記者,自己過去一年一共招入20~30名代理,本月剛剛過去三分之二,她已經賺到2000多元。
甚至在交流群里,有人還在編織一些更“美好的夢”:月入過萬的“傳說”在圈里并不少見,“輕松賺錢,一本萬利”。
這套營銷話術吸引了不少人加入其中。據記者調查了解,目前從事影視代理的人群多為在校大學生和寶媽(家庭婦女),并且多以兼職為主。
一方面,這類人群沒有全職工作,時間充裕,符合隨時隨地網絡作業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倒賣資源違法成本低,加上網絡平臺具有便利性和隱蔽性特點,該類人群容易被“薄利多銷”的宣傳蠱惑。
已成灰色鏈條
經過多年的發展,“影視代理”們從事的倒賣工作,已經不是簡單的單點聯系,而是通過幾大熱門的網絡社交平臺和工具,在各種套路下,串連成了一條完整而成熟的灰色鏈條。
以推廣為例,代理通常會重新申請工作微信,專發營銷信息,避免透支真實人脈。
在推廣渠道選擇中,最基礎的是在影視劇貼吧發帖,評論附個人微信求關注,保持帖子活躍度,甚至頂至首頁。
其次是微博推廣。如果影視劇登上微博熱搜榜,代理會在評論中透露自己有資源,俗稱“蹭熱度”,然后“守株待兔”;自己發微博時則加上影視劇相關話題,提高關注度。
有“資深代理”告訴記者,貼吧會被刪帖,相對而言,貼吧的敏感詞在微博反而更容易被搜到。
隨后,通過代理發展會員,在貼吧、微博引流,微信線上交易,最終在百度云盤分享資源,倒賣產業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
微博、貼吧、微信這些社交平臺緣何成為倒賣灰產的工具和溫床?
在何薇看來,這些平臺最大的共同之處在于,當侵權行為發生時,著作權人很難及時找出侵權賬號背后行為人的真實身份,而行為人很容易更換賬號信息,給著作權人維權造成很大阻礙。
2017年,影視作品版權保護被列入相關部門專項行動的主要任務,通過網盤分享、聚合盜鏈、應用程序、微博微信、論壇社區等方式傳播盜版影視作品的行為,成為集中整治的內容之一。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公眾版權保護意識不強、交易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完成,監管部門難以追根溯源等原因,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仍然是我國影視知識產權保護面臨的一大難題。
不過伴隨我國不斷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近年來,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判決賠償金額已經不斷提高。
何薇補充道,可以考慮由監管機構、相關行業協會、各大相關平臺聯合協作,充分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和法律措施,共同打擊灰產,還公眾一個“干凈”的影視網絡空間。
作者:馮羽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