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網貸“老兵”眼中的昨天、今天、明天新金融
從默默無名到一夜暴火,從亂象叢生再到強監管。近年來,網貸行業在經歷了一場“過山車式”的急速發展后,如今也迎來了一次全面嚴苛的“停車檢修”。
作為一名網貸“老兵”,網貸天眼CEO田維贏不僅是見證者,也是親歷者。在田維贏看來,“昨天”的網貸在經歷了快速的發展之后出現了很多問題,而“今天”的強監管將對網貸平臺進行正向的洗牌,未來的市場將值得期待。
早期的“試水者”
2011年,在百度工作了近一年時間的田維贏拿出自己所有積蓄30萬元,嘗試玩起了P2P理財。
那個時候,還沒有太多人知道網貸平臺的存在,這些平臺甚至也不叫P2P。但這種新鮮的理財“玩法”,以及當時高達24%的年化收益率,還是引起了一些人的關注,并投身其中。田維贏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有那么一小批人,或者說是一批‘土豪玩家’,知道有這樣一種‘玩法’后,就聚在一起討論怎么玩,并開始了實踐。”田維贏介紹說,“我也參加了這個圈子,但我只能算是其中的一個普通玩家。”
同時,當時投資人的投資特點非常鮮明,喜歡抄短、打新、高收益。簡單來說,這個時期的用戶的投資方向就是:喜歡找一些新平臺,做這些平臺的短期(如3到6個月)的高收益標的。
“但其中伴隨的風險也是很高的,因為我們后來發現,雖然當時已經做了資金分散的配置,看上去標的收益率也很高,但最后其實很多人并沒有賺到多少,因為標的出現壞賬,而且平臺也沒有保本保息服務,所以反而賠了的更多。”田維贏說。
與此同時,田維贏介紹稱,那個時期的網貸平臺的運營模式也比較簡單,就是照搬國外的模式,拿來就用。
“在國內來說,當時真正對這個行業有研究的人其實并不多,大家很多都是在試探著去走,不斷摸索。而當時的大多數平臺也比較純粹,就是做點對點的借貸撮合。”田維贏說。
2012年,田維贏離開了百度,加入了融360的初創團隊做技術,在融360他也真正開始深入接觸到互聯網金融,開始了解線下金融、借貸關系等。
變身資深“玩家”
“2012年,網貸平臺的整體規模仍然比較小,也就一兩百家平臺。”田維贏說。
不過,就在同年,田維贏開始參與網貸天眼運營。據他介紹,網貸天眼成立于2012年,成立伊始主要致力于以網貸新聞、網貸社區兩大形式為投資人提供服務。
到2013年,田維贏離開融360后,創辦了銀訊。同時,在當年8月,田維贏正式入主網貸天眼,全身心投入了網貸行業中,開始了他資深“玩家”的變身之旅。
在田維贏看來,“昨天”的網貸發展基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12年之前是最初的一個階段。而在經歷了2012年的短暫沉靜后,2013年,網貸行業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很多平臺開始鱗次櫛比的出現,這就是行業第二階段的開始。
田維贏說:“這一年的平臺就像落潮的螃蟹,出現的數目已非常龐大,資本也開始大規模進入。同時,隨著紅嶺創投創新上線第三方擔保,很多平臺也開始跟著做,保本保息開始流行,這也是這個時期行業發展的一大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期的投資人群也開始出現新的變化,除早期一些大牛玩家外,一些“小白”投資人也開始大量出現。
與此同時,田維贏介紹稱,伴隨著2013年網貸行業的大爆發,網貸天眼也迎來了網站流量的急速遞增。
“行業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則是2014年下半年到2016年之前,這個階段倒閉潮開始出現,平臺跑路等問題開始集中爆發。”田維贏說,同時,投資人也開始出現重新洗牌,早期的一批大牛用戶開始出局;但網貸投資人的規模卻迎來了一次大爆發,從80萬人躍升到了400萬人左右,大量所謂的“羊毛黨”開始出現。
田維贏指出,網貸行業當時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借新還舊。“很多平臺都存在借新還舊的問題,其中行業暴露出的很多具體的風險大多也是因此而致,此外一些平臺還存在完全自融的問題,就是把募集來的資金用來給自己花。”
此外,在此期間,網貸天眼也迎來了快速的發展期。“我們先后推出了平臺檔案、數據研究、評級報告等業務,自身專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網貸天眼的權威性也得到行業的一致認可。”田維贏說。
“比如,網貸天眼于2015年正式成立了專業的數據研究團隊——天眼研究院,下設網貸評級組和數據課題組,專注網貸行業數據研究與監測,每月定期發布行業評級報告和行業趨勢研究報告及相應的數據研究報告。”田維贏介紹稱,2016年,網貸天眼還聯合多家車貸平臺成立了行業自律組織——中國車貸行業聯盟。
據了解,截至目前,網貸天眼已形成了資訊、數據、評級、社區、平臺檔案、理財等服務體系,匯集了近6000家網貸平臺的信息。同時,網貸天眼也是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的創始單位。
網貸發展前景依然可期
2015年末,網貸行業在大規模問題平臺充斥的背景下,終于開始遭遇監管的強制衡。而從這一年至今,也被田維贏稱作行業的第四個發展階段,即強監管的開始。
“針對網貸平臺,當時出現了很多研究小組,包括國務院、地方金融辦等。與此同時,包括中央以及很多地方監管機構開始頻繁發布指導意見,為行業劃定具體的紅線,以及到現在的備案整改。”田維贏說,就目前的行業現狀來看,整個行業基本處于一個小低谷的狀態。
比如,從現階段的用戶心理和平臺情況來看,田維贏說:“這個時期,無論是平臺從業者還是平臺的投資參與者,大家目前都處于一個又躁動,但又期許的狀態。”
“用戶其實現在心里都處于這樣一個矛盾中:怕監管又期待監管。”田維贏說,一方面,當下的投資人開始形成了自己的投資理念,而又怕他們關注的平臺在監管下出現新的變化,導致他們以往的投資方式等都會發生變化,所以他們其實也是比較彷徨的。另一方面,投資人也開始擔心自己成為“接盤俠”。
“同時,近期出現的善林金融事件,涉及資金600億元,在監管備案驗收階段,如此嚴重的的事件實際上也給整個行業蒙上了陰影。”田維贏說。
田維贏分析指出:“其實,對于e租寶和善林金融等平臺,我們更應該看事件背后的本質。這兩家平臺均是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模式,而問題的出現往往是源于線下理財的問題,嚴格上說不屬于P2P網貸。國家監管層也不允許這種模式存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線下理財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高息攬儲、資金去向不明、關聯關系錯綜復雜、背后控股方進軍實業等等。此外,他們大量鋪設線下理財門店,通過各種手段吸引投資人投資,存在極大風險,而當線下理財和線上P2P相結合后,許多風險可能會通過這種關聯關系傳遞到線上P2P平臺。”
對于平臺經營模式,從合規的角度來看,田維贏介紹稱,一直以來,行業主要有兩個核心模式存在,一種模式是平臺向一些機構獲取資產,純互聯網中介模式;而另一種模式是自己通過線下自有的門店或自有線上借款端獲取資產,這種模式走的則是線上加線下的模式。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近年來的發展過程中,目前,這兩種核心模式都已有了新的變化。比如第一種平臺經營模式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即原來純互聯網模式的平臺開始打起了理財的‘梗’,雖然通過標準化的問題解決了投資效率的問題,平臺在當時也迎來了快速發展,但這也成為了當前監管(29號文)嚴厲打擊的目標。而第二種模式的平臺,當下來說可能面臨的監管壓力反而更小。”田維贏說。
對于行業未來前景,田維贏說:“作為早期就參與到這個行業的從業者,我幾乎見證了這個行業的起起伏伏,目睹了整個行業的每個重大事件的發展。客觀地說,雖然目前問題很大,但行業發展前景依然是可期的。比如,此前涌現的行業上市潮,自2015年12月宜人貸正式在美國上市后,拍拍貸、信而富、和信貸、樂信、趣店、點牛金融等平臺也紛紛完成了自己的赴美IPO之路,在整個行業監管趨嚴的形式下,如此多的上市信息,實際上給處在備案監管籠罩下的從業者打了一劑強心劑。”
“我相信備案工作完成后,整個行業將會進入一個準備上市的小高潮。據了解,目前已經有陸金所、微貸網、愛錢進等多家平臺宣布啟動上市計劃。”田維贏補充稱。
同時,田維贏還特別指出:“目前,傳統金融對普通老百姓的金融服務依然是不夠的,所以作為傳統金融服務的補位者,互金服務的存在依然有其必要性。尤其是當前的一些四五線城市用戶的金融服務,互金平臺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來源:新華財富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