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貸偽造律師函催收 挖財或難撇清關系新金融
在暴力催受到嚴厲監管禁止后,貸款平臺面對惡意逾期時,既要把債務盡可能收回,又不能逾越紅線。不少網貸平臺絞盡腦汁,野蠻不行,只能智取,因此平臺直接采用法律途徑進行追款,向債務人發送律師函進行催收。
杭州信喜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文中簡稱“快貸”)就是這樣“智取的”,偽造律師函進行催款。但是,這封律師函并不很正規,甚至連函件中標榜的依法登記注冊的律師事務所都查不到。
漏洞百出的律師函
“湯XX,您好!以下是杭州快貸金融公司委托我律所,由于您長期惡意拖欠所發起的律師函,請查收。如有疑問可回電185XXXXXXXX。”
這是中國資本觀察記者從某網貸老賴手中獲得的《關于杭州快貸金融貸款欺詐的律師函》電子郵件正文開頭,正文后面直接附有PDF格式的律師函。
在律師函的結尾,除了蓋有恒生律所的公章,還有向心律師的蓋章,落款時間為4月10日。看起來,一切似乎是真的一樣。
看到這封律師函過程中,中國資本觀察記者發現有違常理的地方,正常情況下,律師會在函件中明確告知欠款金額,逾期費用、利息,借款期限等詳細情況,但這封律師函只有總計金額3023元人民幣。因此,中國資本觀察記者對此封律師函的真偽產生懷疑。另外,既然是快貸公司的借款,為何繳款賬戶用戶名確實杭州挖財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挖財”)?借貸主體混亂,這位律師確實有點粗心。
為了證實這封律師函的真偽,中國資本觀察記者先后在企查查和百度上對恒生律所進行搜索,奇怪的是,無論是企查查還是百度,均沒有該律所的相關信息。律師函中明確說明恒生律所是依法注冊登記的中國律師事務所,難道是律師粗心,把律所的名字寫錯了?
隨后,中國資本觀察記者在企查查輸入律師函中聲稱的“杭州快貸金融公司”進行查詢,搜所到的17條數據中,并沒有杭州快貸金融公司。在一份律師函中,不僅涉及到律師事務所查詢不到,甚至連委托方也查詢不到,難道這是新型的電信**?
假律師真“套路”
為了查明事實真相,記者以欠款人湯某某的身份先后聯系了律師函中所留下的010-5315XXXX和185XXXXXXXX兩個聯系方式。因未知原因,010的座機始終無人接聽,隨后記者又聯系了開頭為185的手機號。
但是接聽電話的男子告訴記者其不是向心,而是車偉(音),在核實記者身份后(湯某某),這位車律師向記者詳細介紹了相關案情。
“您在我們的委托方快貸平臺的貸款一直逾期未還,至今累計逾期達到84天,因此快貸將這個案件移交到我們律所這邊,走一個司法程序,您現在有什么疑問嗎?”車律師電話中說。
“您于2017年10月24日借款4545.45元,實際到賬4000元,分6個月償還,每期償還980.3元。截至目前您還了2期總計不到2000元,分別是980元和990元。”車律師說。
在記者對還款金額3023元表示異議時,車律師說“除了本金,難道不需要償還逾期費和利息嗎?”在電話中,車律師多次提醒記者抓緊時間去查詢銀行流水,并抓緊還款。
當記者向其質疑為何在工商信息中無法查到律師函中提到的杭州快貸金融公司時,車律師回復稱:“對方工商注冊名是杭州挖財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是他們的總公司,就像一個金融集團一樣,快貸只是他們的一塊業務。”
“這樣,待會我讓對方公司法務人員聯系您,把對方的對公賬戶發給您,您今天先往對公賬戶存2000塊錢,我這邊會幫您登記做一個暫緩。”車律師說。
11點19分,在和車律師通完電話,僅過十分鐘,一個010開頭并被標注為疑似**電話打了過來。
電話的另一邊是一名自稱快貸法務部的女性工作人員,為核實對方信息,記者要求對方告知工號和姓名,但是對方百般推諉。在記者一再堅持下,對方只報出工號為1221,但以快貸公司全部使用工號為由拒絕告知姓名。在僵持不下后,對方掛斷了電話。
11點43分,車律師又打來電話,詢問為何不配合快貸公司法務部工作。經過交談后,記者表示對其律師身份有疑慮,需要對方提供律師執業資格證號,車律師爽快答應。
11點57分,車律師通過短信向記者發來律師執業資格證號131XXXXXXXXXXXXX2139。但是中國資本觀察記者在上海市律師行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查詢得知,該律師執業資格證號對應的并不是車偉,而是佘某。
隨后記者撥打車律師電話,但一直無人接聽。
13點42分,車律師打來電話,告知中午在吃飯,未接聽到來電。
記者在電話中詢問對方:“您本人是姓車還是?中午給的律師執業證號是否屬于本人的”。
“我是姓車啊,給你的號當然是我的。”車律師說。
中國資本觀察記者隨后告訴對方,查詢到對方的律師信息系偽造,并表明記者身份。
然而,車律師的態度立馬轉變,開始詢問記者單位姓名以及單位地址,記者皆如實相告,并告知可以來單位進行核實記者身份,此時,車律師稍顯煩躁,甚至直接在電話中對記者進行謾罵。由于記者正在工作,并不打算繼續和這位律師朋友進行閑聊,遂掛斷電話。
然而車律師并不因此作罷,13點53分,他再次打來電話說:“你掛斷電話干嘛呢?心虛什么呢?”
挖財撇清關系
在與假冒律師進行電話溝通過程中,中國資本觀察記者通過微信將這封漏洞百出的律師函發給挖財公關經理陸文斌,詢問是否委托恒生律師出具了這封律師函。對方表示“正在封閉培訓,稍后將轉給同事去了解一下。”
隨后,陸文斌又電話記者稱:“得到的反饋是和挖財沒有關系,快貸和挖財是兩個獨立運營的公司。”
但記者質疑為何律師函中提到的還款對公賬戶用戶名是挖財?快貸與挖財是何關系時?但此時陸文斌不僅否認律師函與挖財有關,甚至也否認挖財與快貸存在任何關系。
記者通過快貸官網了解到,快貸的運營公司為杭州信喜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簡稱“信喜商務”)。而根據企查查顯示,信喜商務監事與挖財全資子公司信策數字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監事為同一人,楊曉光。
此外,根據企查查顯示,挖財目前擁有的12項著作權中,就有挖財快貸借錢軟件(iso版)(V1.0)和(Android版)(V1.0),登記日期分別為2015年6月和9月。
事情到此并沒有結束,16點18分,一名自稱是快貸的公關柯某電話聯系記者,稱正在對律師函的事情進行核實。
對此,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互聯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陳云峰律師分析認為,該份律師函中蓋有上海恒生律師事務所公章,若該公章非上海恒生律師事務所真實公章所蓋,而是行為人私刻公章,涉嫌偽造企業公章罪。一般偽造公章情節較輕的,即偽造公章后并沒有使用的話,只受行政處罰。但該律師函中行為人明顯已經使用了公章,因此其行為已構成偽造企業公章罪。可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
同時,在該律師函下方印有律師姓名,如該名律師確實存在的,則涉嫌侵犯其姓名權;如該律師不存在,則涉嫌冒用律師名義從事律師業務,按照《律師法》規定應受到行政處罰。
中國資本觀察記者將所有疑問均通過郵件的形式發送至柯某留下的電子郵箱中,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對方回復。
【來源:資本新觀察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