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降七成、營收降一成,華錄百納轉型過程遇到陣痛水煮娛
4月24日,華錄百納發布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2.4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2.71%;凈利潤為1.1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70.88%。2004年以電視劇業務起家的華錄百納,曾推出包括《媳婦的美好時代》、《漢武大帝》等知名作品。近兩年,華錄百納則在積極拓展自身的業務版圖,踏上了轉型之路,而這一路上的顛簸也讓華錄百納遭遇了成長的煩惱。
業績驟降
華錄百納2017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2.4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2.71%。與此同時凈利潤為1.1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70.88%。
對于凈利潤驟降七成的原因,華錄百納在年報中明確指出,“一方面是受行業整體招商和市場競爭加劇影響,報告期內綜藝板塊利潤不達預期;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公司根據減值測試結果計提商譽減值,對利潤亦有一定負面影響”。
影評人劉暢表示,“如今,越來越多的影視企業開始頻頻跨界,哪個領域熱就布局哪個領域,但是隔行如隔山,新人入局新領域必然要先交學費。作為老牌的電視劇企業,華錄百納曾經的成績一直被業內稱道,但近兩年來業績的不穩定表現,無疑與轉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華錄百納以25億元收購曾成功為《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項目進行內容營銷的藍色火焰100%股權。2015年,華錄百納開始進軍體育領域,并由此開啟了一條“電視劇+綜藝+體育”的轉型道路。
2017年,華錄百納投資的綜藝節目包括《跨界歌王》(第二季)、《來吧,兄弟》、《國片大首映》(第一季)。有媒體報道稱,此前登陸江蘇衛視暑期綜藝檔的《來吧,兄弟》招商收入不達預期,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華錄百納綜藝利潤造成負面影響。據華錄百納2017年半年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綜藝業務營收9167萬元,同比下降76.06%,毛利率為-8.53%。
而說到起家的影視業務,華錄百納也立下了年輕化、網絡化的轉型標桿。職場勵志劇《職場是個技術活》于2017年5月在北京衛視播出,居于同時段電視劇收視榜單TPO5,網絡點擊率超10億。都市情感劇《深夜食堂》于2017年6月在北京衛視、浙江衛視及愛奇藝網絡平臺同步播出。古裝大戲《秦時麗人明月心》于2017年8月登陸浙江衛視、優酷網。但值得注意的是,《深夜食堂》豆瓣評分僅為2.8分,《秦時麗人明月心》豆瓣評分僅為4.4分。
在從業者看來,業績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華錄百納在轉型過程中所遭遇的發展問題,“影視行業最終還要以內容為王,但產出優質內容的關鍵,還是在于人,對于如今的華錄百納而言,在拓展版圖、調整業務完成轉型的同時,還需要吸引優質人才,補足創作力”。劉暢強調。
風光不再
作為國內知名的老牌影視公司,華錄百納曾推出了《漢武大帝》、《媳婦的美好時代》、《永不磨滅的番號》等知名電視劇,獲得了廣泛的業內贊譽,累計獲得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白玉蘭獎等各級各類獎項260余項。而在2012年登陸A股之前,電視劇業務收入是華錄百納的主要收入來源,一度占總收入的90%以上。現如今的華錄百納雖然在內容的布局上更加多元,卻已難現曾經的風光。
僅以《深夜食堂》為例,雖然改編自同名漫畫,但自開播以來收視口碑皆慘淡。據csm52城數據顯示,6月13日晚,《深夜食堂》在北京衛視、浙江衛視的收視率分別為0.537%、0.459%,排行第9位和第13位。口碑更是遭遇斷崖式下跌,總體評分2.3,其中79%的觀眾給1星,創2017年國產劇評分最低。
樂正傳媒董事彭侃表示,影視劇作為創意產業,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創作過程中也需要編劇、主創人員的共同努力,在改編的方式上并沒有統一的定律。就個人角度而言,影視劇改編過程中,不能只是完全照搬原版的劇情和人設,需要結合本土獨特的文化、社會背景、生活習慣等,“本土化某種意義上也是雙刃劍,不適合所有文化的傳播。從敘事角度而言,由于原版作品在觀眾群體中已經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認知度,創作者在改編過程中不能損失原有的敘事肌理,否則觀眾不會買賬”。
與此同時,華錄百納在2017年9月收購上海嘉娛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失敗后,正式復牌首日便遭遇“一”字跌停,復牌后的3個交易日里,華錄百納的累計跌幅為22.63%,市值在10月期間一度跌到上市幾年最低值,3天跌去了36億元。直至10月10日晚間,華錄百納實控人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拋出一份不超過2億元的增持計劃,股價在10月11日終于止跌。
在影視行業從業者魯明看來,整個2017年,內部股份轉讓等問題使華錄百納處在內部調整期,影響了業績和發展狀況,而且現在的華錄百納已不再是當初的老字號影視公司,更像是一個電視綜藝節目公司,但當下的綜藝市場競爭激烈,并非前幾年跟風熱門題材就能有市場的局面,傳統綜藝門類大多難以突圍,因此華錄百納想要借助綜藝重回巔峰并不容易,而根據這兩年的營收來看,體育板塊同樣難以成為華錄百納的業績增長點,相較之下,華錄百納或許應該將更多的資源傾斜向高質量的影視劇內容制作上。
大股東易主
“無論是業績下滑,還是所推出項目的市場反饋不及預期,都是華錄百納在轉型過程中遇到的陣痛。”魯明表示,初期登陸創業板時,華錄百納無疑是明星股,上市成功后,市值也曾長期停留在百億元之上,但從華錄百納目前的業績來看,“電視劇+綜藝+體育”的轉型道路非但沒有產生良好的協同效應,反而使得最拿手的電視劇業務也競爭乏力,在此情況下,引入外部實力資本,同時穩定內部股權,對于華錄百納而言未嘗不是好事。
3月21日,華錄百納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華錄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所籌劃協議轉讓公司股權事宜有了結果,在綜合考慮各項因素的基礎上擇優選擇確定盈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盈峰集團”)與寧波普羅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羅非”)組成的聯合受讓方為此次協議轉讓受讓方。華錄文化已與盈峰集團、普羅非簽署股份轉讓協議,華錄文化擬將持有的約1.43億股華錄百納,占公司總股本的17.55%股份轉讓給盈峰集團、普羅非。
在上述股份轉讓完成后,華錄百納控股股東將由華錄文化變更為盈峰集團,實際控制人將由華錄集團變更為何劍鋒。公開資料顯示,何享健為美的集團創始人,獨子何劍鋒也是美的集團股東之一。何劍鋒此次受讓華錄百納股份出現一定的溢價,經受讓方報價,雙方確認每股受讓價格為12.6263元,標的股份轉讓總價款約18億元。
控股股東易主后,華錄百納又將走向何方?行業人士指出,華錄百納引入新的優質股東資源,帶來新的業務資源和市場化的經營機制后,或許可以換個“活法”,對公司以往的經營方式和管理人事做出根本性的改變,簡化運營流程,重新調整業務板塊,華錄百納或許可以借此完成新的蛻變。
來源:北京商報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