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窺“報”,互金行業的盈利之殤新金融
在經歷了2017年的“風雨”之后,互金平臺表現如何?近期,A股上市公司年報相繼發布,其旗下互金業務業績開始浮出水面。
年報數據顯示,互金行業普遍虧損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但盈利能力仍不樂觀,甚至有的平臺已經“離場”。成本急劇攀高、壞賬率上升明顯成為現階段制約互金平臺盈利的關鍵因素。
只有當浪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盈利狀況各異
從目前各家上市公司系平臺的年度業績來看,部分已實現盈利,虧損額高達千萬以上者也有之。
4月21日,東方金鈺發布2017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77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1億元。盡管實現了盈利,但旗下的網貸業務卻拖了后腿。財報顯示,其全資子公司深圳東方金鈺網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主營網絡金融服務,一年凈虧損超2372萬元。
此外,東方金鈺旗下小額貸款業務首次被納入主營業務收入,并納入合并報表范圍,去年利息收入5930萬元,占整體主營業務收入約為千分之6.4,毛利率88.94%。
除東方金鈺之外,二三四五、新力金融、熊貓金控、奧馬電器等A股上市公司也于近期公布了2017年年報,涉及旗下互聯網金融業務。
其中,二三四五去年互聯網金融業務營收為20.93億,占營業收入比重65.42%,而2016年營業收入和占比分別為2.21億、12.72%;新力金融旗下P2P平臺德眾金融2017年凈虧102.55萬元,逾期金額高達9418.88萬元。
熊貓金控旗下互聯網金融業務均實現盈利。其中,銀湖網2017年營業收入達5695萬元,盈利419萬元;熊貓金庫營業收入 5425萬元,盈利1011萬元。熊貓金庫的盈利比銀湖網高逾50%。
奧馬電器旗下互聯網金融業務包括中融金、錢包金服、錢包小貸。中融金、錢包金服均實現盈利,錢包小貸則凈虧4237.86萬。
時代財經注意到,在上述幾家公布業績的平臺中,互聯網金融業務壞賬率攀升情況較為普遍,或成為平臺新的風險點。
二三四五在年報中表示,互聯網金融消費金融業務快速增長導致計提的壞賬金額上升。2017年末,二三四五旗下貸款王業務墊款1.63億。二三四五對其墊款未來現金流量進行了預計,按照預計現值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了壞賬準備,計提壞賬準備2.69億元。
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信披系統數據,截至2018年2月底,德眾金融逾期金額超過1億元,逾期率達到16.69%。
奧馬電器2017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8.33億,比去年減少227.69%。年報中解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減少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信貸業務客戶貸款及墊款增加所致。
“互金壞賬水平出現較大幅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現金貸加強監管的背景下,導致大量平臺壓縮放貸規模甚至退出市場,借新還舊的模式難以持續,導致現金貸逾期率增長。”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石大龍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另一方面,整個行業的競爭加劇,在發現消費金融市場這一藍海后,銀行等主體加速在這一領域的布局,導致互金企業的客戶質量下降,優質客戶被銀行等低成本借貸主體所吸引,從而導致互金企業壞賬出現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A股上市公司互金業務盈利能力轉好,但與赴美上市的互金股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趣店集團2017年凈利潤達到3.327億美元(21.64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75.3%;宜人貸2017年凈利潤達到2.11億美元(13.7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004.4萬美元;拍拍貸2017年凈利潤達到1.67億美元(10.83億人民幣),是2016年同期凈利潤的2.3倍。
石大龍認為,A股旗下的互金平臺業績之所以劣于美股,一方面是因為美股上市的互金企業多為創業型互金企業,在上市前都在風險資本的支持下大量燒錢進行業務拓展,而A股上市互金企業多從別的業務轉型而來,例如熊貓金控、新力金融等,在已經上市了的情況下,這些企業就需對上市公司業績負責,一般不會大量燒錢來開拓業務,這是導致A股互金上市公司業績低于美股同行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等方面的要求較為嚴格,其貸款業務的利率一般低于赴美上市的互金公司,這是A股互金企業業績弱于美股同類企業的另一原因。”石大龍說。
成本成關鍵因素
A股上市公司互聯網金融業務盈利能力不突出的情況,或也與成本急劇上升有關。
2017年,二三四五互聯網金融服務營業成本為2.18億,同比增長5563.81%;熊貓金控金融理財產品營業總成本0.195億,同比增加42.26%;奧馬電器方面,2017年貸款業務成本0.245億,同比增加4799.09%。
針對互金業務成本急劇攀升背后的主導因素,麻袋研究院研究總監路南對時代財經認為,移動互聯網在中國的滲透率已見頂,此前的流量紅利難再復制。此外,企業追求規模增長加大投入導致平均獲客成本上升;追求現金貸等暴利,企業不計代價推廣;投資人群體的日益成熟,難被單純砸錢營銷手段影響等,都是互金業務成本上升的關鍵。
政策方面也在發揮影響。“近年來由于監管升級,行業不可避免地承擔了合規成本,不少平臺完全轉型做全新的資產端業務,導致成本上升;2017年底一系列政策出臺整頓現金貸業務,不少平臺出現了逾期率大幅上升的情況,在理財端“準剛兌”情況下,平臺付出了更多的代償成本。”路南補充稱。
2018年是合規的大年,互聯網金融業務將面臨新一輪的調整,是挑戰也是機遇。對于網貸平臺,備案登記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小貸業務與互聯網資管業務,持牌則成為了存續的底線。
路南表示,互金平臺未來盈利的關鍵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繼續做大業務規模,高額的營業收入是平臺獲得較高凈利潤的必要條件;二是控制成本,主要為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三是控制風險,即逾期率、壞帳率。
“互金平臺的盈利空間其實很大,只要盡快完成整改、備案,達到一定業務規模,控制好成本,做好風控,成為行業頭部平臺,利潤是非??捎^的。”路南稱。
【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唐汪凱】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