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銀行是“潮流”還是“噱頭”?新金融
由建設銀行推出的全國首家“無人銀行”——九江路支行,近期高調亮相上海外灘。高端大氣的裝修格局、領先前沿的金融科技令人腦洞大開,引來眾多客戶圍觀刷屏。有媒體甚至驚呼:銀行巨變,人工智能淘汰人工時代來臨!“無人銀行”到底長得什么樣,究竟是潮流還是噱頭?
無人銀行or自助銀行
媒體報道:此番開業的“無人銀行”,沒有一個柜員,沒有一個保安,沒有一個大堂經理;存款、取款、信用卡等95%的個人業務由智能機器人替代辦理;復雜業務可以通過視頻系統提供遠程柜員咨詢服務。
但建行相關負責人卻表示,目前這家“無人銀行”仍然有工作人員,比如平時會有保安值班,顧客在智能終端上開卡、匯款,會有銀行工作人員現場服務。從經營模式來看,“無人銀行”與傳統自助銀行沒多大差別。但機器人、生物識別、語音識別、數據挖掘等現代金融智能科技的運用,提升了銀行效率,改變了客戶體驗。從經營定位看,無人銀行就是自助銀行的升級換代版。實際上,此類高科技金融網點在銀行業早有先例,只是沒有銀行打出“無人銀行”的搶眼招牌而已。
4月14日周六,筆者慕名前往體驗;遺憾的是“無人銀行”大門緊鎖,門上貼出了周一至周五的服務時間公告。“無人銀行”竟然也是周末休班!
無人銀行會成為潮流嗎
銀行網點智能化是金融科技發展的方向,這一點毫無疑問。但“無人銀行”會不會成為銀行發展的潮流,還有待市場檢驗。
首先,線上渠道分流,網點客戶遷移。移動互聯的普及與推廣,使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線上”渠道遷移了銀行柜臺絕大部分業務。有統計資料顯示:手機銀行、網銀的柜臺替代率高達95%。銀行客戶線上化已是不爭的事實。能用手機搞定的業務,會有人選擇“無人銀行”來自助辦理嗎?如果沒多少人做出這種選擇,那“無人銀行”會否遭遇“銀行無人”的尷尬呢?
其次,銀行線下客戶,需要線下人工。移動互聯的高速發展,帶來客戶結構的深刻變化。銀行“線下”客戶主要有三類:一是不會使用自助終端的老年人群;二是手機、網銀渠道不能辦理的業務,如現金取款、理財咨詢、貸款業務等;三是純粹追求客戶體驗的高端人群,此類客戶少之又少。從實踐看,上述三類客戶都離不開銀行的“線下”人工服務。“無人銀行”沒有人,怎么去服務“線下”客戶呢?
再次,銀行廳堂銷售,需要人機互動。人機互動是智能化網點銷售的關鍵。“無人銀行”雖然運用先進的高智能技術,替代了程序化的工序;但智能機器只是一種輔助工具,還無法替代廳堂銷售中人的情感交流和人的咨詢溝通。
無人銀行會否淘汰銀行員工
網點智能化改造,替代柜臺操作崗位,這是銀行的大勢所趨。理論上講,智能銀行普及會降低銀行網點前臺人員,但不可能替代全部銀行員工。實際上,智慧銀行會調整銀行崗位的分布格局,但不會淘汰銀行員工。未來智慧銀行人員調整分流的主要方向:
一是由交易型網點向銷售服務型網點轉型,需要增加大量廳堂銷售人員,這將是前臺柜員崗位分流的主要去處;
二是銀行網點轉型后,其運營模式、服務模式、管理模式會呈現高度集約化,需要增加遠程客服和集中維護人員;
三是銀行外部營銷成為工作重點,需要大量增加客戶經理等外拓崗位,這是銀行崗位需求最迫切的地方。
“無人銀行”聽起來很美,看起來很酷;推廣價值到底有多大恐怕沒多少人說得清楚;會否和無人商店一樣熱鬧一時,卻沒多少人光顧問津呢?
【來源:兆華Finchannel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