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行業“中場戰事” 從爭奪“網紅用戶”開始水煮娛
無論是隨口喊出“老鐵666”還是被“魔性”的海草舞洗腦,短視頻已成為大眾生活的一種“調味劑”。每款“爆火”產品的背后都有不同的聲音。喜歡的人會用短視頻作為媒介,記錄生活并分享。不喜歡的人則會擺出短視頻平臺一系列的“罪狀”進行批判。
對立的聲音代表著短視頻行業的兩面,其未來的發展也更值得我們關注。
時長51億小時,短視頻的“入侵”生活
如今的短視頻已成為大眾最重要的一種娛樂、社交方式,也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形式,其背后的短視頻行業經歷了從穩定發展到爆發增長的階段。
根據近期由易觀發布的《2018中國短視頻行業年度盤點分析報告》,自2017年1月以來短視頻市場整體增速強勁,截至今年2月,短視頻綜合平臺活躍用戶規模達4.035億人。同時,短視頻綜合平臺的用戶使用時長在2018年2月達到51.628億小時。對一些網民來說,刷抖音、刷快手已經是日常生活中的必備節目。
正如曾經我們“沉迷”刷微博、刷朋友圈一樣,短視頻已逐漸成為我們下一個“刷”的目標。巧合的是,這種目標的轉變也體現在了用戶在兩類平臺上所花費時間的“此消彼長”。另一份來自Quest Mobile發布的報告顯示,移動社交和泛娛樂仍是目前占據用戶時間的主要行為,但用戶在即時通訊上花費的時間有明顯向短視頻領域轉移的趨勢。對比2017年12月與2016年的同期數據,即時通訊總使用時長占比由37.9%下降至32%,短視頻使用時長占比則從1.3%上升至5.5%,漲幅達323%。值得注意的是,此項報告所提及的七類移動互聯網二級細分行業中,僅有即時通訊與在線音樂兩個項目的使用時長占比降低,社交與音樂恰好正是目前以快手、抖音為代表的娛樂性短視頻平臺的兩類重要元素。
從5分鐘、3分鐘、1分鐘到以30秒、15秒記單位,短視頻的時長越來越短。可以說短視頻的出現和發展滿足了大眾在移動網絡下的碎片化閱讀需求。其中,以用戶拍攝、制作并分享的短視頻綜合平臺更是因滿足人們在表達、分享與社交方面的需求而收獲了巨大的流量。可以說,短視頻已成為趨勢,而在用戶使用時長、用戶積累上依然有發展空間。
平臺整改 短視頻的“自我掃除”
一方面,短視頻行業快速發展,實現了用戶的大量積累。另一面,平臺監管不足、內容引導方向偏差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最終的結果是,一件件負面事件的總和將短視頻行業推進“冬天”。
進入2018年4月,隨著快手、火山小視頻對“未成年媽媽事件”的公開道歉以及抖音的防沉迷系統更新等措施,在有關部門的重拳監管之下,短視頻平臺進入了整改冷靜期。以快手、抖音為代表,平臺紛紛對照自己的“傷疤”進行了包扎。
根據快手官方發布的信息,截至4月6日,平臺共清理51295條問題短視頻,封禁用戶11492人,清理用戶名17675個。同時發布大規模招聘信息,通過新增3000名內容審核崗位以加強人工審核。同時在4月13日,快手平臺更新上線“家長控制模式”,在這一模式下,用戶僅能接收適合未成年人觀看的內容,同時無法進行打賞、充值等交易行為,也不可直播。整改措施直指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
另一邊,“易上癮”的抖音于近期上線防沉迷系統,當用戶連續使用90分鐘后,平臺將以文字提醒用戶使用時間。同時通過時間鎖功能,讓用戶設定密碼,到時鎖定系統來降低使用時長。在4月13日恢復之前關閉的直播、評論功能后,抖音于頭條號發布了對違規賬號及內容的處罰通告。其中指出,3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平臺累計清理27231條視頻,8921個音頻,89個挑戰,永久封禁15234個賬號。
對于日活量上億、每天上傳視頻數超千萬的短視頻平臺來說,強大的算法邏輯能夠針對用戶需求進行匹配,從海量的視頻內容中為用戶進行推送。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這種邏輯是行業積累用戶、獲得流量的“推手”,放在其他類型的內容平臺依然成立。因此,平臺往往會忽視對內容的審核,加上用戶與內容上傳量的快速增長,審核團隊也顯得“不夠用”。
而從此次的整改事件中,我們能看出,作為以內容輸出為核心的平臺,短視頻在人工運營與監管環節不可避免,算法的基礎推薦機制與人工監管之間的配合也自然是未來的重點。比起清理問題視頻、問題賬號等做法,如何保證內容安全的前提下,做出平臺特點將是在“下半場”突圍的重要話題。
打響下半場 從爭奪“網紅用戶”開始
對如今的短視頻行業來說,注重信息內容傳遞的平臺逐漸走向領域的垂直化、細分化,固定用戶群體逐漸形成。而對以用戶提供內容為核心的短視頻“社區”來說,優質內容和“網紅”資源對流量的帶動性不言而喻,這一點,也在微視平臺的“復活”計劃中。
近期,一份關于“微視30億打賞優質短視頻原創內容者”的項目說明書在網上流傳。對于這一具體數字,微視方面并未回應,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與企鵝號密切合作,在未來企鵝號重點扶持短視頻內容的前提下,讓內容創作者實現分成收益。”在這份官方回函中提到,微視正式重新運營的時間為2017年8月。此前,騰訊曾于去年4月宣布關閉該應用。從主界面相似的結構、分類,到對優質短視頻內容制作者的“拉攏”,有人認為這是對抖音的直接“挑戰”。
毫無疑問,優質的內容是吸引并留住用戶的關鍵,尤其在抖音、微視,甚至是美拍這樣重視頻效果和是否“好看”的平臺。在這基礎上,視頻制作者尤其是優秀的原創者將是各大短視頻平臺的爭奪對象。而利用短視頻平臺進行產品銷售、話題營銷甚至是網紅用戶的粉絲效應,這些潛在的變現模式都需要用戶流量基礎。
整改期的短視頻行業“靜悄悄”,或許也在蓄力等待下一輪的突圍。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張曉莉 張羽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