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家無人銀行亮相上海,智能銀行的春天來了?新金融
傳統的金融業正在加速擁抱新技術,人工智能等新浪潮正讓金融服務產生一系列裂變。近日,國內首家無人銀行在上海開業,也宣告了銀行業正式進入無人銀行時代。
這家設于上海黃浦區九江路的建設銀行無人銀行,沒有工作人員,只有大堂經理機器人“小龍人”為客戶提供指導服務,通過智慧柜員機、VTM機、外匯兌換機以及AR、VR等智能設備來辦理業務。同時,采用刷臉驗證為主、虹膜驗證為輔的模式替代傳統的身份證驗證。
無人銀行誕生的背后,是銀行業智能化轉型的大勢所趨。不過,目前無人銀行網點全面推行尚需時日,不同年齡層的接受程度、個性化業務的辦理難度、互聯網金融的沖擊等仍為掣肘因素。
刷臉即可進入
據時代財經了解,首家無人銀行首次進入需要進行“刷臉+身份證”識別綁定身份,此后每次便可直接刷臉進入??蛻舨挥门抨?、不用領號,直接和大堂經理“小龍人”預約,通過集合智慧柜員機、VTM機、外匯兌換、人臉識別機以及AR、VR等全自助智能服務平臺辦理銀行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無人銀行還采用了虹膜輔助驗證。這是中國首家將虹膜識別技術應用到身份認證的銀行網點。有統計表明,虹膜識別的錯誤率是生物特征識別中最低的。這一技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風險。
無人銀行還是首個與書店、品牌商店等相結合的場景化共享場所,集金融、交易、娛樂為一體。據建行有關人士介紹,無人銀行內有約5萬多冊圖書供到店客戶免費閱讀,并可通過APP免費保存至客戶手機。此外,前沿的VR、AR元素游戲也可供客戶暢享。
近年來,商業銀行網點轉型深入推進,“輕型化、智能化、特色化、社會化”成為發展趨勢。今年3月,中國銀行業協會對外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布局建設自助銀行16.84萬,較上年增加7300多家。布放自助設備80.26萬臺,其中創新自助設備11.39萬臺;自助設備交易筆數達400.06億筆,交易總額66.13萬億元。
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該行大力推行“人智+機智”相結合的智能服務模式,提升銀行網點的服務供給能力和客戶的服務體驗。截至目前,工商銀行的智能服務網點已達1萬家,占全部網點的六成多,網點柜面九成以上、超過200項個人常用金融服務都可以通過智能服務渠道辦理,預計2017年工商銀行境內的全部網點都將實現智能服務。據測算,客戶使用智能服務比在傳統人工柜臺節省了70%-80%的時間。
分析人士指出,緊跟金融科技大勢,銀行智能化已成必然趨勢。僅有2平方米的智能柜員機取代了傳統的7-9平方米的人工柜臺,從而縮減了網點租賃面積,降低了銀行網點運營成本。另一方面,服務的智能化也令業務效率大幅提升,降低客戶業務辦理成本。
全面推行仍需時日
盡管智能化已成大勢所趨,但短期內實現無人銀行的全面推行難度依然很大。
在分析人士看來,各個年齡層的客戶對人工智能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尤其是大部分老年人仍難以適應自助銀行業務辦理。有市民表示,“雖然有閑置的智能柜員機,但是我還是偏向選擇領號排隊等待人工柜臺辦理業務。”不少市民也對無人銀行的智能服務平臺的穩定性表示擔憂——假如智能機器出現問題時,該如何解決?
另一方面,受限于技術實現的難度,目前大部分被代替的都是一些程序化、流程化的業務,將近10%的個性化業務仍需人工辦理才能完成,比如零錢業務、外幣現鈔等。據悉,無人銀行對于VIP客戶的復雜業務還開辟了私密性很強的單獨空間,可通過遠程視頻專家系統由專屬客戶經理提供一對一咨詢服務。但是遠程視頻還面臨安全、監管等問題,是否可大規模推廣有待檢驗,目前建行的無人銀行網點依然會安排保安值班。
此外,面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商業銀行的支付壟斷地位受線上第三方支付極大挑戰,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支付寶、微信進行在線支付,大幅減少了去銀行網點的次數和頻率。
資深支付行業觀察人士寇向濤指出,目前支付寶賬號下掛余額寶已經超過了主要股份制銀行的存款余額。其中,年交易額超過1萬億的支付公司有三家,支付寶、余額寶和平安壹錢包。
另據了解,該無人銀行依舊按照傳統銀行朝九晚五的時間營業,這將在很大程度限制客戶辦理業務的時間。
【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胡卿如】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