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核聚變” 引爆十萬億消費需求新金融
美國時間4月9日-11日,2018朗迪(LendIt)美國峰會將在舊金山舉辦,Lending Club、SoFi、Kabbage、富國銀行、摩根斯坦利等超過1000家全球機構參加了此次峰會。區塊鏈技術、AI技術、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創新、全球的政策與監管成為了本次峰會的熱議話題。
過去幾年來,金融科技的發展在全球范圍內備受矚目。在美國這樣金融體系已經相當完善的市場,出現了以學費分期的校園貸為主營業務的SoFi 以及為網商提供貸款的Kabbage等獨角獸。
同樣,科技也正在倒逼國內傳統金融業革新,并催生了新型的金融業態。包括人工智能(AI)、區塊鏈(Blockchain)、云計算(Cloud Computing)、和大數據(Data)等在內的新時代四大核心金融科技,正推動科技觸碰到金融真正的核心。
“在中國,金融科技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沒有被充分滿足的消費金融需求、不夠健全的信用體系、迅猛發展的數據挖掘和處理能力以及領先于全球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使金融科技在中國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對此,中國領先的金融科技企業——小贏科技總裁成少勇在出席朗迪美國峰會時說。
當前,金融+科技發生“核聚變”后正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據艾瑞統計,2017 年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放貸規模已達43847 億元。艾瑞預測,未來幾年消費金融放貸規模仍將維持高速增長,2018-2021 年未來 4 年復合增速超 80%。受益于消費需求爆發,2018年消費金融規模有望接近十萬億。
金融科技中國樣本引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中國金融科技企業有了更多創新空間。事實上,金融科技中國樣本已引來全世界密切關注。
就消費金融而言,中國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而移動端可以隨時隨地對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產生回應,加上科技發展重塑風控,這些與未被滿足的龐大需求產生碰撞,互聯網消費金融便應運而生。
在成少勇看來,中國消費金融的發展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居民消費支出連年攀升,但中國消費占GDP的比率與世界平均水平還相差甚遠,再加上二胎政策放開之后所帶來的新一輪人口紅利,中國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成少勇認為。
如美國消費金融產業在歷經了70余年的發展后,信貸人口滲透率高,占比超過八成,這得益于消費觀念的轉變、法律監管和配套措施的成熟、科技進步等原因。
相較于美國的高滲透率水平,我國信貸人口滲透率則明顯不足。截至目前,中國消費占GDP的比率較低,且與世界平均水平存在20個百分比的差距。除了社會觀念和頂層設計外,過去傳統金融機構的服務能力有限也是造成這一現狀的重要原因??梢?,我國的信貸人口覆蓋率相對于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如今,我國經濟正面臨戰略轉型,以往依靠投資驅動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進入了瓶頸。在政府大力引導消費驅動拉動經濟增長的當下,政策也正向消費金融傾斜。消費已成為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
“在中國,傳統金融機構服務用戶有很多難點,服務成本高、有效覆蓋難、信息不對稱、風險管理難。而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中國新中產階級,在消費觀和使用習慣上呈現出不一樣的特點和需求。如小贏科技的用戶大部分都活躍在移動端,使用手機享受金融服務。”成少勇直言。
在成少勇看來,金融科技基因加上互聯網基因可以造就用戶的極致產品體驗。脫胎于阿里巴巴、騰訊等中國頂尖互聯網企業的互聯網團隊,這也正是小贏科技的優勢所在。
“我們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設立辦公室,就是為了就近吸收更好的人才。”曾在騰訊工作過的小贏科技副總裁高鼎說,“我們會認真閱讀用戶的每一封需求郵件,還會通過微信群等了解用戶需求,很多時候是用戶幫助我們成長,我們希望給所有用戶,提供最友好、最人性化的產品。”
“以互聯網技術與數據為基礎,以創造價值與極致體驗為追求,提供智慧金融服務解決方案,構建高效金融服務生態,是我們的使命,我們相信金融科技可以為我們的用戶帶來更好的生活。”成少勇對于金融科技在中國的發展充滿信心。
信用卡代償迎來新藍海
另據互金咖了解,在消費金融市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情況下,如今銀行和互金平臺均達成了高度的一致和默契。不論是網貸平臺的個人信用借款、分期服務,還是商業銀行的信用卡、信用貸款,都在圍繞個人消費金融服務大做文章。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新生代消費者規模的壯大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及消費觀念的轉變,再加之消費金融相關配套服務的成熟,中國未來的信用卡消費市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為中國信用卡代償行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發展基礎。
2015-2017 年銀行信用卡業務增長情況
央行統計數據顯示,截于2017年末,銀行卡授信總額為12.48萬億元,同比增長36.58%;銀行卡應償信貸余額為5.56萬億元,同比增長36.83%。
可見,商業銀行對個人用戶的貸款結構也在不斷調整,更多地向信用類消費貸款遷移。與此同時,信用卡代償這一構建在信用卡生態之上的商業模式正迎來一個新的藍海。
此前于2007-2016年,中國信用卡存量增長了5倍,從2007年的0.9億張增長至2016年的4.7億張,用戶消費活躍度不斷增加,信用卡逐漸成為消費者消費的主要手段之一。
艾瑞表示,按照銀行信用卡生息資產規模估算,2017年信用卡代償市場容量在2.71萬億元左右,并預計在未來三年間保持38.6%的年化復合增長率。從目前的市場發展情況來看,2017年信用卡代償的貸后余額規模在870億左右,對市場容量滲透率在3.2%左右,行業還處于能力建設的階段,整體發展空間巨大。
以小贏科技旗下小贏卡貸為例,截止2017年12月底,小贏卡貸用戶突破1000萬,累計放款額超過128億人民幣。
不過,艾瑞分析也指出,信用卡代償對其藍海的滲透,需要經歷用戶充分認知、市場參與者充分競爭、監管逐步落地等過程。對現有參與者而言,不斷驗證自身風控模型為行業規模爆發積累經驗是這一發展階段的重點所在。
正基于此,小贏科技組建了自身的黃金風控團隊。早在2015年11月,小贏科技首席風控官李侃被成少勇描繪的金融科技藍圖所吸引,離開加拿大Capital One加入小贏科技,之后Capital One、Discover、平安的人才也相繼被招入麾下。
據李侃介紹,小贏科技創建了WinSAFE智贏風控體系。其中,作為內核之一的“數據引擎”,運用AI技術,可實現貸款用戶資料的便捷提交,并實現瞬間與多達數十個數據源交叉驗證,從實名認證、人臉識別、活體識別等方面確保本人真實申請。數據引擎讓風險處于多重數據的“交叉拷問”之下,從而最大限度甄別潛在風險。
【來源:互金咖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