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Ex回滾之后:掩藏的“異常用戶”與揮不去的原罪新金融
4月3日,OKEx針對3月30日的回滾事件發布聲明,稱部分異常賬戶不計成本的平倉而導致價格下跌,發生連環爆倉。就此,okex決定回滾交易,已應對異常交易行為。
在聲明中,OKEx稱自身收益來自手續費,否認了操縱市場、惡意爆倉的傳言指控,稱“330事件的回滾措施即是保護了受異常交易影響而爆倉的投資者,何談惡意爆倉呢?”同時,OKEx聲稱自身合約指數是世界上最公證的指數之一。
3月30日凌晨5:00到6:30的一個半小時中,BTC季度合約因極端交易行為而急劇下跌。根據回滾前數據交易圖表,比現貨指數低出20多個百分點,跌破4800美元,而后又迅速拉漲,多空雙向爆倉,約46萬個比特幣合約。
Okex方面對深網表示,本次回滾是100%而非選擇性回滾,因為異常數據而獲利的所有收益人將失去自身收益(回滾后),而關于異常賬戶的調查還在進行中。
公告中,并未就異常賬戶的身份、動機等相關情況進行披露。公告外,因回滾而被“剝奪”收益的用戶也陷入沉默。圍繞這兩者的種種模糊也再次將okex置于原罪之上。
掩藏的異常賬戶
根據公告聲明,“經查證本次是一次有明顯操縱跡象的異常交易行為,并且影響了部分用戶。”而關于異常用戶的動機、目的和身份等核心信息,公告一字未提。
從本次異常操作來看,“異常用戶”連續設置爆倉點自爆,以不惜虧錢的方式爆單打壓價格,直指交易所。這顯然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普通用戶或者莊家。
做一個簡單的推測,以20倍杠桿的估計進行保守計算,46萬個比特幣合約實則需要2.3萬個比特幣。如果杠桿降低,保證金的數額會更高。在涉事用戶中,如果散戶的資金總和保守占到50%,那么“異常用戶”的資金約在1.13萬個比特幣左右。在整個華人界比特幣市場,擁有這一體量的用戶屈指可數,不及半百。
這讓“異常用戶”的身份更為神秘。事實上,關于OKEx監守自盜的指責也源自于此。
由于如此體量的持幣者極為有限,且不大可能與交易所走“雙輸”的險路。一種更為隱蔽的可能是這個“異常用戶”就是OKEX本身。多為接近交易所業務的人士對《深網》表示,對于中心化交易所而言,后臺數據一目了然,更改數據,做K線在技術上是完全可行的事情。在沒有第三方監管的情況下,這類行為如同法外之地,或免于現實法律。
在這次最新聲明中,OKEX并未透露“異常客戶”的詳細信息。根據用戶kyc原則,OKEx并不難以掌握該“異常用戶”身份。 這樣的“掩埋”之舉催生更多蹊蹺。
盡管沒有針對上述疑惑做出直接解釋,OKEx在聲明中堅稱并不參與交易,細節公開透明,收入來源于手續費,無惡意操縱行為。而關于“異常用戶”,OKEx對深網表示仍在調查中。
消失的反對聲
在30日的回滾聲明中,OKEx將把所有幣種的當周、次周、季度合約數據回滾至 2018年3月30日 5:00(HKT)。深網向OKEx方面確認,本次回滾是100%而非選擇性回滾,因為異常數據而取得收益的人,當回滾結束后將失去原有收益。
也就是說,此前多方爆倉的用戶可以回到爆倉前,挽回損失。與此同時,做空者的收益就沒有了。做空者會同意嗎?
從目前的輿論情況來看,并沒有聽到來自做空者的廣泛反對聲。這樣的沉默與“敵敵畏事件”中投資者的激烈反應形成了鮮明對比,一個可能性是做空者雖然損失了收益,但是沒有損失本金,損失有限。據悉,OKEx給出的條件是給予一定時間期限的交易手續費用減免。
“回滾”是交易所應對突發異常交易的一種行為。在傳統的金融世界,也存在回滾現象。2011年8月,美國騎士資本的交易程序出現問題,當日上午的相關交易均被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取消了。
根據OKEx用戶服務協議6.2款規定,“OKEX 有權利對所有惡意操縱價格,惡意影響交易系統等不道德行為進行警告,限制交易,關停賬戶等措施。在有必要的時候,OKEX有權采用暫停交易,取消交易,回滾時段交易等手段以消除不良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定義有關回滾的必要性的問題上,權利完全在OKEx手中,而非收益受損用戶或第三方評估單位。不僅是OKEx,火幣、幣安等交易所也都是如此,自律的戒尺要么拿在自己手中,要么藏進袖口。
此前,有觀點推出OKEx可能私下補償了做空者的收益,以防止“敵敵畏”事件的重演。從公告來看,OKEx表示“依規進行的回滾使得部分用戶的交易過程受到影響,為此我們深表歉意。”盡管沒有直接回應質疑,這句略帶模糊的措辭還是從側面回擊了上述觀點。
揮不去的機器人交易原罪
根據30日的回滾聲明,OKEx將把所有幣種的當周、次周、季度合約數據回滾至 2018年3月30日 5:00(HKT),不僅包括交易異常的BTC季度合約,也包括其他幣種合約。
輿論對于回滾范圍的質疑,讓機器人交易的原罪再次引出水面。若OKEx真的存在機器人交易,則意味著交易量繁華的背后,幣種合約交易的深度很淺,滑點走高。
精通“盤面”人士告訴深網,以BTC季度合約進行通俗的解釋,就是說當某賬戶大額買賣BTC季度合約時,會對該類合約的市場價格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同時會影響萊特幣等其他幣種合約價格。這樣,“異常用戶”可以從其他合約市場盈利,為此,OKEx需要回滾所有收益。
此前,MEDIUM作者Sylvian撰文直指OKEx造假。Ribs借用的計算模型很簡單:當交易量越大,交易所的深度會越高,其滑點程度會越小,交易量與滑點大小呈反比。這篇文章認為,中國的火幣、幣安和OKEx均存在成交量造假行為,其中OKEx最為嚴重,93%的交易額為虛假交易額。
機器人交易成為罪魁禍首,而把這頂帽子牢牢帶在OKEx頭上的,正是OKCOIN的前CTO,幣安的創始人趙長鵬。2015年5月,趙長鵬與OKCOIN掀起多輪罵戰,其中趙以前CTO的身份表示,徐明星授意并指導下屬在交易所使用機器人,其中一部分是用來刷量的。
OKCOIN以及后來的OKEx都堅決否認上述指責。事實上,中國三大交易所身上均掛著機器人洗錢的“指控”。在監管缺位的情況下,中心化交易所的自律永遠是一個偽命題。
原摩根大通副總裁,數矩科技聯合創始人龐華棟博士告訴深網,最近某交易所進行了合約交易的回滾,是因為出現了很多不正常的市場短期交易,造成了大量高杠桿的合約被爆倉,幾乎是多空雙殺。
“這里面其實暴漏了很多現有的數字貨幣交易所缺乏監管的問題,交易者在交易過程中完全處于弱勢地位。”龐華棟博士認為,數字貨幣的日波動率可高達20%的情況下,任何杠桿超過200%的所謂合約交易本身是具有極大風險設計缺陷的。
走向“敵敵畏事件”背后
過去的一周時間里,OKEx方面連發3份聲明,先后發布《敵敵畏撒向徐明星》一文回應聲明、回滾通知、及30日回滾的后續聲明。而回到風口眼上,在最初的投資者緘口之后,OKEx并沒有回答最初的問題。
放下對楊某敵敵畏討債的道德討論,回歸事件本身,OKEx方面到底有沒有及時發送爆倉提醒,投資人是否為不斷追加保證金的全倉模式,一切都沒有從三份聲明中看到解釋。
在最新的聲明中,OKEx方面表示網絡上關于投資者涉事之日的流傳圖并非合約交易價格圖,而是現貨交易圖,并以此指責媒體抹黑。
《深網》從多位投資者處獲悉,在提供賬號密碼后,賬戶記錄和異常時段交易K線圖被抹掉。這剛好應和了以《敵敵畏撒向徐明星》為代表同期報道內容。
多為業內人士告訴《深網》,無論是現貨圖還是合約圖都不能說明問題的本質,投資者在異常交易時段的K線圖和本人的交易記錄才是關鍵證據。有意思的是,OKEx連發的聲明里,至今未調取展示這份極易獲得的關鍵后臺數據,也未公開回應刪除數據一事。
【來源:深網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