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收購摩拜:一次對起點的超越創投圈
今天上午,王興正式宣布美團全資收購摩拜,昨晚坊間消息落地成真。但與昨晚種種傳聞不一樣的是,摩拜的創始團隊并未出局。在內部的公開信中,王興表示「摩拜的管理團隊將保持不變,王曉峰將繼續擔任 CEO,胡瑋煒將繼續擔任總裁,夏一平將繼續擔任 CTO,我將擔任董事長。」
當猜測和喧囂都漸漸落定,我們該如何理解「美團收購摩拜」或者說「王興接棒共享單車」這件事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想清楚兩個事情:一是為什么摩拜一定會被收購,而不是被投資;二是為什么摩拜選擇被美團收購,而不是被滴滴投資或者被包括軟銀、阿里之類的機構介入。
為什么并購是個合理的選擇
共享單車行業的現狀和一些困難就不多說了,但這些困難不是并購的全部原因。畢竟,摩拜并不是沒有接受投資的選項。
有時候,一些商業領域重大選擇的做出,恰恰是很多細微的因素在起作用。這次摩拜接受美團的并購而不是接受滴滴的投資,真相或許就在細節里。
4 月 3 日晚上,摩拜召開股東大會,表決是否同意美團對其的收購;會議從晚上 9、10 點開始,大約在 11 點多的時候,會議中的信息就已陸續傳到一些媒體手中——這些信息不僅有表決的結果,還包括一些非常詳盡的細節。
在過去的互聯網商業領域,很少會發生像摩拜股東大會信息外流這類的情況——整個大會就像對媒體公開的現場直播。能掌握這些信息的人一定是股東或者核心團隊成員,而涉及公司機密和重大事件會議信息的泄露,代表著一些當事人的利益企圖。這種利益甚至讓其不顧公司聲譽和品牌的不確定損害來鎖定某種結果。從某種程度上講,這說明了一些股東的利益或者訴求已經跟公司的利益和訴求不統一了。
一般情況下,公司獲得更好的發展肯定是符合股東收益最大化期望的。但現在看來,這種信息的私下釋放和利用媒體搶先定調,對摩拜本身自己的品牌和服務是不利的。按照正常邏輯,即使創始團隊出局,至少不該在事前或者事中泄露,而應該在一個對公司最合理時間點,進行統一表述并對外釋放。這件事說明摩拜的部分股東、甚至包括可能在創始團隊體系里,大家對于被收購的看法與態度存在不同爭議,顯示出不同人對公司未來發展這個長期利益的問題已經不在同一條線上了。
再回到為什么是收購而不是投資的問題上,答案就非常簡單了:如果美團從投資的角度去做增資,原本在摩拜內部利益不統一的股東會被繼續鎖死在這個位置上;如果股東們甚至團隊內部各有各的想法,摩拜整個公司內部形不成合力,這種不和諧和不同步會阻礙摩拜的長期發展。因此,通過并購統一思想和解除牽絆——該退出的退出,該繼續前進的繼續前進,這是最合適的方式。
對于摩拜而言,這個時候有人能夠去「接棒」,推動這件事往前繼續走是一個更好的選擇。通過被整體收購,摩拜可以將內部意見不統一的股東和團隊清除出去,留下來的統一的方向才能幫助摩拜長期發展。從這一點來看,收購這個選項,相對于增資,甚至是條件更優惠的增資選項,對很多股東有利的,甚至是對公司解決問題來說也是非常必要的。
為什么是王興和美團?
回答第二個問題,為什么最終是王興而不是程維,是美團而不是滴滴,或者其他方并購了摩拜呢?
首先很務實地講,滴滴作為 ofo 的投資方,就過不了摩拜的關。滴滴和 ofo 發生的沖突、投資者和創始團隊之間不同意見造成的沖突、對摩拜的這個團隊來說,多少會有心理影響。即便是王興和程維都是目前中國整個大生活領域里邊具備足夠的資本駕馭力和運營控制力的高手,但當他們不相上下的時候,這種心理因素就會起到作用。
另外,摩拜的創始人胡瑋煒對王興的認同同樣是重要因素。據我所知,胡瑋煒從當年做記者到創業,和王興其實都保持著非常通暢的交流。她對王興的理念和執行力是非常認可的,所以在當她面臨「由誰來接棒,由誰來引領?」這個問題時,她應該會傾向于王興的,這其實也代表了團隊大部分人對王興的看法。
當然,我相信王興和摩拜最早的締造者和大股東李斌之間的溝通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我相信李斌因為自己的蔚來汽車延展出的大出行的格局,對于滴滴一度是更有傾向性的,但王興最終能與李斌達成共識,也是個值得關注的關鍵節點。相信王興在出行領域的最近一系列動作和決心,促進了這種態度轉變。
如何看待這起并購案?
這樣的一個并購其實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我們又該怎么去看待它呢?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這不是共享單車行業的終點,這件事不需要惋惜誰,而是應該恭喜所有人。
由王興接棒共享單車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不要忘了,在過去幾年里,共享單車都是在被資本推著往前走,以倍速的方式發展,對于創始的團隊,不管是摩拜還是 ofo,都很難真正做到對公司的完美駕馭。王興則不同,過去這么多年,他在生活服務領域里經過包括「千團大戰」等大量戰爭,他的團隊在執行效率和思維體系上都已經非常成熟。當這些優勢注入到整個共享單車領域,必將帶來不同的格局。
王興進入共享單車領域后,有機會捋順這個高速發展、資本高度介入行業中的種種扭曲,讓共享單車重新回歸到解決社會問題的層面,然后才能夠真正創造出行業的商業價值。另外,摩拜和美團大出行服務體系的這種互動,也能夠讓共享單車這個獨立價值還不夠完整的商業模式,通過協同效應形成閉環——這或許也是共享單車能夠更長久存在意義。
昨天晚上,摩拜董事會的結果出爐后,我跟胡瑋煒交流時候引用了當年丘吉爾說的一句非常經典的話,「Now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這不是終點,甚至不是走向終點的開始,但這可能是對起點的超越。
而對摩拜的創始團隊而言,他們現在所開創的事業,在未來還將繼續向前發展,并且進入生活服務領域這個更大的格局。對胡瑋煒們更應該祝賀,因為一個奇跡沒有變成一地雞毛,還在繼續向前,即便旁觀者各種評判,但只有創業者才理解此事對內心的意義。
另外,對于摩拜的一些早期股東而言,也是一件好事。他們的退出,意味著擺脫了被不斷鎖死的命運,某業界大佬私下評價說,「這比某些公司的股東繼續被鎖死已經好很多了。」說的是誰,大家都知道。
對于王興而言,獲得摩拜這個非常有價值的資產和入口同樣值得恭喜。共享單車,對于王興未來想要的更大的格局是一個重要的砝碼。
王興是一個理性的創業者,現在這個入主摩拜的價格其實對他是非常合理甚至劃算的,在共享單車經歷過爆發式發展,進入冷靜期甚至是寒冰期的時候,王興的切入點是非常穩準狠。
共享單車當然還面臨著經營運作瓶頸等一系列問題,但對未來美團出行的布局意義重大。相比他付出的成本,獲得的收益其實還是比較劃算的。美團在未來更大的競爭格局里邊抓住了有利的場景和入口。
無論是 ofo 的戴威還是摩拜單車的胡瑋煒,他們創造的事業和走過的故事已經如此精彩,他們的經歷更是巨大的隱形財富,那些注定要到來的,各種媒體式的「反思」、「感嘆」、「計算」其實毫無意義。
未來共享單車還有那么多機遇,出行領域依舊值得期待。所以,故事外的人才會胡亂感慨,故事里的人只應奮力向前。
來源|極客公園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