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二選一,沃爾瑪停用支付寶是物競天擇結果有態度
最近,沃爾瑪華西區(包括云南、貴州、四川、重慶)門店和步步高超市旗下門店接連禁止使用支付寶。這事兒鬧得沸沸揚揚,被視為2018年阿里和騰訊關于新零售戰事升級的強烈信號。
發展趨勢和用戶體驗差異化決定騰訊系選擇
沃爾瑪是全球最大的零售連鎖企業,是線下流量之王,自1996年進入中國發展到現在已有10萬員工,400多家店面。步步高超市在湖南、江西、四川、重慶、廣西、云南等地區頗具優勢。由于騰訊間接或直接擁有他們的股份,所以,沃爾瑪和步步高被劃入騰訊系,他們拒絕使用支付寶的行為被貼上“挺騰訊,倒阿里”的標簽,騰訊也被質疑為幕后指使。
這種推理和質疑有某種合理成分。但靜下心來,認真想想,就不難明白,其實這種站隊,更多的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結果,而不是所謂的“二選一”。
商場如戰場。在商場上,企業的行為,都是站在自身利益角度,以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為終極考量。拒絕使用支付寶,在當時可能引發個別用戶心理上的輕微不適,但從長遠來看,更能適應時代發展潮流、企業自身發展需要和用戶使用習慣。
新零售倡導的消費場景升級的背后是以數據和支付入口為標志的流量之爭。但在阿里和騰訊的商業模式中,對流量的態度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兩者背道而馳。阿里布局新零售,是為掠奪線下流量,為嫡系的電商天貓、淘寶和線上支付的支付寶引流;騰訊布局新零售,是分流賦能,把社交、游戲、資訊平臺積聚起來的取之不完,用之不竭的流量通過其他商業模式來變現,幫助騰訊系企業的成長,并實現騰訊與騰訊系企業的合作共贏。
沃爾瑪和步步高拒絕使用支付寶的初衷,顯然是不希望自己的流量被阿里通過支付寶的線上支付引流過去,畢竟它們與天貓、淘寶、以及阿里系的線下零售企業存在太多競爭關系,如果繼續使用支付寶無疑是在幫競爭對手的忙。
支付寶是中國線上支付的鼻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占據了線上支付的壟斷地位。但微信問世以及微信支付的迅猛發展,給支付寶帶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據易觀第三方數據,2017年第三季度,在移動支付市場,支付寶的份額為53.73%;微信支付的份額為39.35%,趕超之勢昭然若揭。目前,支付寶有5億多用戶;微信有10億多活躍用戶,微信用戶轉化為微信支付用戶,那是舉手之勞的事。支付寶只是一種單純的線上支付工具;而微信除了支付,還具有社交、游戲、打車等功能,與人的吃、穿、住、行、娛、商關系密切——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講人與手機的互聯,都體現在人與微信的關系上,在移動和智能時代,微信已經成為一種剛需,沒有微信,我們感到寸步難移。所以,與支付寶相比,微信“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差異化明顯。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在移動支付領域,微信支付超越支付寶將成為現實。
騰訊系或群起效仿禁用支付寶,阿里習慣就好
當然,對于微信與支付寶,用還是不用,最應該尊重的,還是用戶,需要顧及用戶體驗。由于支付寶有的,微信也有;微信有的,支付寶很多都沒有。所以,沃爾瑪和步步高是吃定了不用支付寶,微信可以替代。當然,沃爾瑪和步步高拒絕使用支付寶,客戶還有其他很多種選擇來完成支付,如現金、銀行卡、信用卡、禮品卡等多種方式,禁用支付寶,對客戶體驗幾乎沒有多大影響。但阿里系旗下的三江購物、聯華超市、新華都、高鑫零售等就不一樣,如果拒絕使用微信支付,那就會極大地影響到用戶體驗,甚至可能導致用戶怨聲四起,快速流失。所以,在沃爾瑪、步步高拒絕使用支付寶的同時,阿里旗下零售企業大潤發新零售COO袁彬明確表態:大潤發不會禁用微信支付。
當然,沃爾瑪和步步高的這種排他性,并非他們自己的發明創造,而是在向阿里學習,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阿里嫡系的天貓和淘寶是拒絕使用微信支付的,盒馬鮮生也是拒絕使用微信支付的,線上支付,它們只能使用支付寶——原來是阿里系做了“初一”,沃爾瑪和步步高做了“十五”,如此而已。
沃爾瑪和步步高拒絕使用支付寶一事仍在持續發酵。接下來的看點有二:一是沃爾瑪的其他地區是否會效仿華西地區,在全國門店形成拒絕使用支付寶的統一聯盟,目前來看這種可能性相當大,因為用戶對沃爾瑪拒絕使用支付寶并沒有過多過激的反應,反應激烈的只是看熱鬧的媒體;二是騰訊旗下其他零售企業,如永輝超市、家樂福、海瀾之家、萬達等,是否會效仿沃爾瑪和步步高,拒絕使用支付寶——他們拒絕使用支付寶也在情理之中,之所以沒有行動,應該是在看沃爾瑪和步步高在禁用支付寶后的市場反應。
一只蝴蝶翅膀的煽動就能掀起太平洋彼岸的颶風。對阿里來說,或許騰訊旗下其他零售企業的群起效仿,才是支付寶不可承受之重,這對微信搶占移動支付市場猶如“神助功”。對阿里和阿里系來說,騰訊系企業停止使用支付寶或將司空見慣,一切都要“習慣就好”。
事情究竟如何發展,現在妄言為時尚早,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藍鯨TMT網 作者:曾高飛)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