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銀新金融研究院:理性看待互金企業扎堆上市新金融
2018年伊始,陸續有幾家互金平臺登陸美國資本市場。近年來,互金企業境外上市并不是新鮮事,宜人貸、眾安在線、51信用卡等互金企業陸續在美股或港股上市。網貸、互聯網保險、大數據征信等互金企業扎堆境外上市,市場對此褒貶不一。嘉銀新金融研究院認為,優秀的互金企業成功上市,對行業和平臺都是一種高度認可和重大利好,對行業發展意義重大。
1.國內上市通道未開,境外上市也并非易事
中國互金企業之所以選擇在美國、香港等境外上市,主要看中的還是其發達成熟和積極開放。其一,制度上。美國、香港所實行的是注冊制,國內實行的是審核制。由于問責終身制等政策的出臺,證監會的過審概率從以前的70%下降到40%,未來50%過審率是常態,且互金企業的境內上市通道基本處于關閉狀態。其二,理念上。美國市場突出信息披露,國內對企業盈利有強制要求。互金企業成長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美國證監會以充分信息披露為核心、不涉及商業判斷的理念,符合互金行業的特征。據了解,目前國內上市基本要求企業連續3年盈利并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億元,近一年不少于5000萬元。其三,境外對中國概念股態度友好。近年來,因為中國概念股有國內經濟和金融發展前景做支撐而在美國受到投資者追捧,企業也獲得了更多融資。而港交所引入同股不同權,讓互金平臺可以在不影響經營高管決策話語權的情況下,釋放更多股份用于股權激勵吸引人才。
雖然境外上市條件相對寬松,但也并非易事。上市籌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互金企業要面臨準備材料、交易所問詢、解釋商業模式及產品、業務披露等難點。仍然只有小部分優秀的互金平臺才能謀求境外上市。
2.互金行業需要注入“正能量”
在強監管的2017年,“跑路”、“破產”等負面報道引發外界對互金行業的質疑,對行業的誤解一定程度上阻礙其發展。互金行業的特征表現在快捷、便捷的小微層面上,具有普惠金融的特點,在小微金融領域具有突出的優勢,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傳統金融的空白。
互金企業上市,獲得資本市場認可的同時,監管機構也對上市企業的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上市披露招股說明書,對于知名平臺的經營數據有了深入了解的渠道。包括平臺運營情況、逾期情況、商業模式、盈利水平等橫向比較,對于國內媒體、從業者、投資人、監管部門來說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參考信息。同時,也一定程度增強行業信心并引導行業的規范發展。
3.上市并非終點,“修煉內功”才是王道
來自資本市場的認可,是對一個企業及商業模式的高度肯定。有人說上市是給互金企業加冕了“皇冠”,但何嘗不也是帶上了“緊箍咒”。上市意味著企業的經營情況、財務情況、戰略決策等以更透明的姿態面對投資人、監管層、行業分析師等相關主體。
上市并非終點,而是新起點。上市后,企業面臨估值壓力,要求必須在規模和盈利上發力。嚴監管下上市互金企業須在合規基礎上不斷創新,加大內部精細化管理力度,做好成本內控,加大資產風險控制能力,降低系統性風險,管理好自身才能推動金融服務惠及大眾。所以要求從業者持續修煉互聯網金融產品服務創新、資產管理等“內功”,才能突圍而出,實現持續盈利。
雖然境外上市對互金企業乃至行業都是重大利好,但國內資本市場的大門緊閉倒逼境外上市,也透露著些許“無奈”。近期,奇虎360借殼江南嘉捷回歸A股,在境內刮起中概股回歸A股的浪潮。目前,國內監管層也在研究制定“獨角獸”企業在境內上市政策。但這些科技股高企的市值對境內資本市場會形成一定沖擊。其實,目前的互金企業就類似10年前的科技企業,誰也不能斷定這些境外上市的互金公司不會成為“BATJ”。為防止他們重蹈“BATJ”的覆轍,讓國內投資者能分享優秀互金企業成長的紅利,監管理念和制度設計的改變才是當務之急。
【來源:嘉銀研究院】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