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貸頭部平臺探轉型后 監管時代拼風控成主流新金融
伴隨2017年底現金貸監管政策疾風驟雨般下發,現金貸整治大幕拉開,行業開始加速分化,現金貸“閉著眼睛放貸”“躺著賺錢”的好時代結束了。于是乎,戰略層面的思考與轉型成為當務之急,頭部平臺或開拓海外市場、或布局消費分期、或涉足區塊鏈、或試水員工貸。只是,這場轉型談何容易,“后監管時代”,現金貸的“危”與“機”并存,而風控成為首要考驗。
現金貸轉型四大路徑
因時而變、順勢而起,乃企業發展戰略的不二選擇。隨著監管層正式出手整頓現金貸,行業立馬分化成了兩派:“漏洞派”開始尋找各種繞過監管的方式,并通過“撞線”去試探監管底線;而“創新派”則忙于尋求新的商業模式和途徑,以期望能符合監管,實現長足發展。
這其中,“創新派”以轉型為“盾”展開布局,主要有四大類轉型比較突出:
其一,員工貸。譬如,滴滴成立金融事業部,并試水“司機貸”。“司機貸”是滴滴金融布局的第一款試水產品,其主要模式就是給滴滴旗下的司機發放貸款(快速審批秒下款)。而目前,滴滴的司機數量已多達2100萬人,人數基數可謂相當龐大,據悉,滴滴月放款額度已高達1億,至少已放款7億元。
其二,區塊鏈。在壞賬風險及政策監管的雙重壓力下,現金貸上市明星企業“二三四五(5.800, 0.06, 1.05%)”已砍掉現金貸、重倉區塊鏈:1月17日,成立全資子公司二三四五(深圳)區塊鏈技術有限公司,正式進軍區塊鏈領域;2月,上線區塊鏈項目官網,發布《二三四五區塊鏈方案白皮書1.0》,推出“2345星球聯盟計劃”。
其三,出海。目前越南、印度、印尼等東南亞成為國內現金貸平臺瞄準的下一片熱土。業內人士戲稱,“仿佛一夜之間,東南亞全是中國現金貸公司”。
其四,場景分期。一些頭部平臺把業務鏈條往消費分期的方向拓展。比如,趣店轉向了開拓汽車金融新業務;掌眾金融推出了1萬元到5萬元的分期產品。有業內人士指出,有場景的消費金融可能全面爆發。
現金貸高增長時代一去不返
現金貸當前處境如何?
宏觀層面,現金貸“閉著眼睛放貸”“躺著賺錢”的好時代結束了。宏觀經濟步入到去杠桿的新階段,供給側改革仍處于推進的關鍵階段,放貸類機構規模快速增長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返。
政策層面, 現金貸步入強監管的新周期。2017年12月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從綜合利率36%以下、牌照經營和場景依托三個方面對現金貸業務進行限定。現金貸監管政策如疾風驟雨般下發,監管層志在終結現金貸行業野蠻生長從而構建全新行業秩序的意圖顯露無疑,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內監管放松的可能性不大。
行業層面,大分化仍在繼續,強者恒強凸顯。在現金貸行業,頭部平臺享受馬太效應紅利;尾部小平臺關門、歇業、解散、甚至跑路,基本回天乏力;中等平臺則面臨分化壓力,行業洗牌加速。
用戶層面,增長臨近天花板。眼下,現金貸用戶已經開始萎縮,而隨著個人信息保護各項配套機制的完善,以及百行征信成立后信息孤島效應的緩解,多頭借貸問題有望得到有效遏制,行業借款(享低息貸款)人次快速增長的好日子過去了。
現金貸的危與機
監管辦法出臺至今百余日,野蠻生長的現金貸進入與監管要求和市場踩踏效應比速度的“生死賽跑”階段。“后監管時代”現金貸該如何轉型?現金貸平臺必須明確現金貸行業主要面臨的四大爭議,才能對癥下藥。一是現金貸行業最為詬病的高利率、共債嚴重、債務危機和暴力催收。二是 “高收益覆蓋高風險”的商業模式是否可持續?三是個人數據保護。四是過度放貸與金融穩定。
監管收緊,意味著現金貸高利率覆蓋高風險的粗放模式成為過去式。在經歷一輪洗牌后,留下的平臺拼的自然是風控能力。新聯在線(注冊領紅包)COO陳智誠表示,對于各現金貸放貸機構而言,如何在新增受限的政策環境下,化解存量業務的壞賬風險,避免產生系統性風險是各機構的當務之急。在存量機構、存量業務清理階段之后,現金貸行業將回歸金融本質的“風控為王”,具體來說就是如何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更優質的借款人、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提升風控水平、如何以更低的成本對接資金渠道。
強監管是“危”也是“機”,現金貸經歷陣痛后能否涅槃重生?
【來源:網貸天眼】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