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劉海兒屏來了,廠商無奈,用戶悲哀有態度
還記得去年iPhone X發布后,三星專門拍攝的那個嘲諷劉海兒屏的廣告嗎?也許,今年三星的嘲諷對象會變得更多起來。盡管三星S9相較前代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就像前兩天發布會上三星發言人所說的那樣——“至少這款手機沒有別扭的‘齊劉海’。”
智能手機市場打臉早已經不是什么稀罕事,不過像今年這樣大規模集體打臉確實不常見。
作為智能手機屆無可爭議的霸主,蘋果一直都是市場最好的風向標。對于很多廠商而言,當不知道在設計上該如何尋求突破時,多像iPhone一點兒總不會錯。同時,iPhone也是不少手機廠商在發布會上被拿出來對比的機型(往往都是狠狠吊打)。
去年iPhone X的劉海兒屏,曾是無數手機企業嘲諷的對象。但是,友商們往往都是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幾個月前,大家都還在吐槽劉海兒屏的丑陋,如今卻紛紛開始拼“發型”了。
近日,有媒體就發布了一則數據,據統計目前除了iPhone X之外,已經有超過20家手機廠商將會采用“劉海兒屏”的設計,這其中不乏一些我們所熟知的大品牌。可以預見,接下來的幾個月各手機品牌在自家新機發布會上的一個重要對比指標,將會從去年誰家的屏占比更大——變成誰的“劉海兒”更短。
跟風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看到這些已經發售,或者即將發售的“劉海兒屏”新機,總會有一種讓人覺得智能手機市場偶染微恙的狀態。
蘋果激進,友商跟隨
全面屏受寵,如今更多用戶都更喜歡屏占比高的手機產品。iPhone為了跟隨全面屏的步伐,不得不把過去沿用多年的ID設計進行更換,如果只是簡單的使用18:9屏幕和收窄邊框,顯然很不蘋果!于是,就有了劉海兒屏的出現。
不論iPhone X的“劉海兒”是否好看,它確實賺足了眼球,也足夠特殊。這幾個月來,盡管iPhone X的銷量并沒有達到蘋果的預期,但這并不影響友商對其設計的跟進。
隨著智能手機行業進入下半場,安卓陣營手機廠商的同質化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看到此次統計的“劉海屏”機型,不禁讓人想起此前幾乎所有手機廠商背面全是HTC的時代)。于是,差異化也就成了各手機品牌的必要因素。
但是,差異化是有風險的。每一次差異化的嘗試都是在賭博,賭自己押寶的設計能否被大眾市場所接受。比如說三星的曲面屏設計、小米MIX的全面屏設計,都曾成功的引領了整個市場的潮流,也將品牌的行業地位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不過,相比上述成功的案例,MOTO的模塊化、魅族Pro 7的畫屏、ivvi的裸眼3D等似乎差強人意,一系列的差異化探索最終沒有產生應有的結果。
所以,iPhone的每一步舉措自然成為大眾市場最好的導向標。特別是在今年劉海兒屏很可能成為整個智能手機市場主流的趨勢下,不能出眾就只能從眾。就像華碩全球營銷主管Marcel Campos在其采用“劉海屏”的ZenPhone 5發布時所說:“有些人會說這是抄襲蘋果,但我們無法脫離用戶的需求,你必須遵循這些趨勢。”
當然,“劉海屏”成為浪潮也不能完全怪罪手機廠商,畢竟現階段絕大多數手機廠商還是要看上游供應鏈的走勢。此前業內一直盛傳只有價格相對高昂的OLED屏幕才能實現“劉海屏”,不過此次華碩Zenfone 5的出現卻證明,LCD屏幕同樣可以實現標準的“劉海兒”,這也為后面跟進的廠商進一步掃除了心理阻礙。
在整個供應鏈都更傾向于劉海兒屏時,想要保證自己的產能充足,也就只能跟隨大方向了。
安卓廠商們的劉海兒能夠成功?
目前來看,“劉海兒屏”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因此我們不妨關心一下安卓廠商們能不能用好這款發型。
首先,可以發現目前那些使用了劉海兒屏的安卓手機廠商都還保留了較寬的下巴,這可能會讓很多用戶難以接受,用了劉海屏為什么還要有這么寬的下巴?
這其中的原因還是出于成本的考慮。目前絕大多數安卓手機廠商在品牌溢價方面遠遠沒有達到iPhone那個級別,所以在成本方面會進行嚴格把控。
目前全球手機屏幕的封裝技術可以大致分為三類:COG、COF和COP。其中COG的成本最低,如去年發布的紅米5等低端全面屏產品,就是采用的這一技術。由于COG封裝是把屏幕上的驅動芯片直接從屏幕延伸下來,放在手機下巴內部,這也導致了手機的下巴會過于寬大。
COF封裝技術是把玻璃背板上的芯片放置在屏幕排線上,可直接翻轉到屏幕底部,從而大大減少手機底部空間。這就是魅藍李楠說的“真·全面屏”。例如,三星的S8、S9系列以及小米MIX 2就是采用這一技術。不過,這一技術由于使用了柔性屏幕,所以會大大提高手機的成本。
而iPhone X使用的則是更高級的COP封裝工藝。這是將驅動元件折疊全部塞到了屏幕下方,從而相較COF封裝更進一步減少了下巴的空間。但是目前這樣的技術由于成本過高和良品率問題,只有iPhone一家在使用,連技術提供商三星自家,目前都沒有采用這一技術。
所以,由于成本的限制,目前絕大多數安卓手機廠商仍會采用便宜的COG封裝技術,這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上面有了劉海兒,下面的寬下巴依然健在。
另外,就是軟件生態層面的適配問題。
iPhone X發布至今已經有半年時間,但外界看到的情況是,即便強如蘋果這樣在iOS軟件生態擁有絕對話語權的巨頭,仍有不少應用至今沒有適配劉海兒屏。
關于18:9的屏幕,即便APP不支持,廠商們也可以通過強制拉伸的方式,使其完成“適配”(雖然效果很不好)。不過,這樣粗暴的方式用在劉海屏上并不適用。前不久,我們在MWC2018上看到的很多采用劉海兒屏的展示機,就沒有很好適配這一形態,從而導致了很多本該正常顯示的APP界面被遮擋,大大影響了適用體驗。
其實,從原生安卓的生態來看,在目前尚未普及的Android 8.0上,谷歌方面并沒有在系統底層支持劉海兒屏的設計。其采用的方式,是在下一代Android 9.0(即Android P)上適配類似iPhone X的頂部劉海兒設計。
而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在使用的手機系統,多是停留在Android 7.0這一代,接下來發布的一眾劉海兒屏新機如果不出意外,也只會搭載Android 8.0的系統。如此一來,即便各廠家會對自身UI進行一定優化,但是在整個系統底層并不支持的前提下,還是會讓人們對其軟件生態適配產生不小的擔心。
話說回來,“全面劉海屏”風潮還是暴露出了一個問題,雖然這幾年智能手機市場在不斷進步,但真正能通過技術創新帶動行業發展的品牌,仍是少數一兩家。絕大部分廠商仍將出于成本、利潤以及產能等因素的考慮,選擇性地放棄一部分設計,甚至全面委托給ODM廠商。
這一點,是廠家的無奈,也是用戶的悲哀。
追風總不會出大錯,至少出錯的概率比創新小,這種現狀可能還會在智能手機行業繼續下去。而偶爾跳出俗套的設計,一旦獲得用戶的認可,就將成為一個品牌短期內攀升甚至左右市場名次的決定因素。只是不知,這一跳會是在哪一家手機廠商身上出現。
(來源:藍鯨TMT網 作者:懂懂筆記)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