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電影公司凈利榜:華誼8.3億登頂,光線緊跟水煮娛
近日,眾多電影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2017年業績快報,鏡像娛樂統計后,整理出了凈利潤排行TOP6。
華誼兄弟全年票房口碑雙收,以8.28億的凈利潤登頂;光線傳媒雖然總營收和凈利潤平穩增長,但王長田未實現10億凈利潤的小目標背后,是光線2017年一整年缺乏爆款,內容制作乏力的處境;印紀傳媒雖凈利潤達到了7.76億,但除了聯合出品的《大軍師司馬懿》和《建軍大業》外,2017年并未產出其他知名影視作品。
中南文化3億的凈利潤,主要依靠于合并公司的營業利潤支撐,其在2014年轉型之后在文娛行業的廣泛布局尚未進入盈利期;北京文化靠成功保底《戰狼2》實現3億收入,但在高管套現和《二代妖精》保底失敗后市值半年跌去45億;奧飛娛樂凈利潤下滑80%,2017年在國內上映的3部IP動漫改編電影均未濺起水花。
注:由于中國電影、上海電影在電影行業的特殊身份,故不參與排名,文投控股截止發稿前未出快報和預告,同不參與排名。
華誼凈利潤8.28億登頂,實現票房口碑雙收
業績:2017年,華誼兄弟營業總收入為38.71億,同比增長10.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8億元,同比增長2.5%。
分析:2017年,華誼在國內實現了約51億的總票房,也誕生了多部高質量佳作。其中引進片《摔跤吧!爸爸》成為年度最大黑馬,在年底,賀歲檔的《芳華》以14.22億創造了文藝片最高票房紀錄,《前任3:再見前任》也斬獲了19.41億的票房。2017年全年,華誼影視板塊收入3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8.04%,成為華誼全年業績的主要推力。
值得一提的是,《芳華》和《前任3》都屬于小成本制作的影片,投入產出比相當理想。華創證券的研究報告稱,《芳華》將給華誼兄弟帶來0.44億—0.85億元的毛利潤,《前任3:再見前任》將給華誼兄弟帶來2.47—4.93億元的毛利潤。
業績:2017年,華誼兄弟營業總收入為38.71億,同比增長10.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8億元,同比增長2.5%。
除了影視業務,華誼的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互聯網娛樂兩大板塊也在齊頭并進,通過各業務板塊的協同發展,以及各版塊帶來的穩定收益,華誼的影視娛樂板塊獲得了更大的創新空間,同時也有利于華誼生產出更多高品質的、具有衍生再開發價值的電影IP。
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方面,華誼2018年將有4個電影小鎮陸續開業。而在影視方面,華誼聯手工夫影業,今年開始將陸續推出《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摸金校尉之九幽將軍》《畫皮前傳》《陰陽師》以及黑澤明大師遺作《黑色假面》等重量級IP。
光線傳媒未實現10億目標
全年未誕生一部“10億+”爆款
業績:2017年,光線傳媒實現營業總收入18.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9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18億,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38%。
分析:2017年,光線凈利潤8.18億緊跟華誼之后,以0.1億的輕微差距,排名第二。不過雖然利潤利差距不大,但光線2017年全年卻缺乏爆款,沒有產出像《芳華》《前任3》一樣令觀眾印象深刻的影片。
2017年,光線參與投資發行了十五部影片,包括《大鬧天竺》《嫌疑人X的獻身》《春嬌救志明》《重返狼群》《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縫紉機樂隊》等,這些影片均勻分布在各大檔期,但卻沒有誕生一部票房10億之上的爆款。
不僅在一貫擅長的小成本爆款領域未有建樹,2017年,光線拿手的動畫電影也表現平平。《大護法》雖口碑不錯,但最終票房僅停留在了8760萬,另一部日本引進動畫電影《煙花》更是口碑票房雙失利,兩者皆沒有重現2016年《大魚海棠》和《你的名字》的風光。
全年缺乏爆款作品支撐下,王長田2017年4月在投資者交流會上提出的全年凈利潤10億的小目標也沒有實現。即便2017年營業總收入和凈利潤實現了平穩增長,但是也暴露了光線在內容制作上的疲軟。
不過對光線來說,一個好消息就是一直燒錢的貓眼開始盈利,且據外媒報道,在與微影合并后,新貓眼將于今年赴港上市。目前新貓眼市值達到了200億,若其成功IPO,對光線的市值提升將是一大利好。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