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Bandcamp再迎增長:2017總共幫音樂人賺了7000萬美元水煮娛
近日,美國在線音樂銷售平臺Bandcamp發布公告:2017年,公司在各個業務板塊都有兩位數字的增長,且總共支付給平臺音樂人超過7000萬美元的費用。
Bandcamp在其官網發布的“2017年度回顧”顯示,數字音樂銷售方面,平臺數字專輯的銷量同比增長16%,單曲銷量同比增長33%,周邊商品的銷量增長36%;實體銷售方面,黑膠唱片的銷量增長了54%,磁帶銷量增長了41%,CD唱片銷量則增長了18%。
一直以來,Bandcamp就以其獨特的氣質受到獨立音樂人和獨立音樂廠牌的喜愛,一名Bandcamp用戶就曾對音樂財經表示,“Bandcamp讓用戶更有自己發現新的獨立音樂的探索感。用戶也可以直接支持購買音樂人的作品和周邊啊那些東西,甚至可以直接聯絡音樂人,更有自主性的行為,不是喂你吃什么你就接受的感覺。”
這家成立于2007年、并于2008年正式推出應用的公司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其創建之初的使命便是為音樂人和廠牌創造一個分享其音樂并從中盈利的平臺,并打出了獨特的競爭口號“只在音樂人賺錢之后盈利”;且公司承諾,不管用戶在Bandcamp平臺購買包括數碼音樂、唱片、周邊T恤、門票或磁帶等等在內的任意商品,最終80%-85%的收益都會以當日結算的形式付給音樂人。
Bandcamp還在其年度回顧中寫道,平臺涉及的3500個獨立廠牌在2017年收益均有大幅增長,同比增加73%;有至少60萬名音樂人從該網站上售出了唱片、單曲或周邊產品。從公司成立至今,Bandcamp支付給平臺音樂人的費用累計已高達2.7億美元(在2015年3月,這一數字還只有1億美元)。
這家平臺的增長的發展也離不開它不斷的創新和嘗試。譬如在去年,Bandcamp就為其Bandcamp Daily的日推出版物吸引了84%的新用戶和新讀者,還為音樂人和廠牌推出了新app以及禮品卡。
值得一提的是,不像大多數處于虧損狀態的音樂流媒體平臺,從2012年開始,Bandcamp就已經實現了盈利。而它的盈利也部分基于它一直以來的經營原則之一,將商品出售給“愿意擁有音樂而非租賃音樂的樂迷”。這或許也能夠帶給其他平臺一些或許不那么“新”的啟示,到底什么才是能幫助音樂人賺到錢的可行方式?
來源:音樂財經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