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視頻證明Magic Leap采用衍射波導 FOV或低于50度VR/AR
當我回想起Sarah Kimberly Eusche在她的博客SAKIE和她的文章中的分析時,我列出了“我們對Magic Leap One的了解”,她根據Magic Leap One的滾石顯示(MLO )。在第二篇文章中,她增加了美國外觀設計專利D797,735的尺寸,該設計看起來非常接近前方的Magic Leap One設計。 Sarah使用了人體頭部特征范圍的表格來幫助將尺寸添加到無量綱專利圖中。
看看莎拉的工作,再加上我分析過的第二次魔法飛躍記錄視頻采訪,我發現我喜歡她的整體方法,但缺少一些細節。我認為,根據佩戴MLO的人的視頻和圖片,她將MLO定位在前方。所以我決定對莎拉做的事情做一個分析。
1。 衍射波導
首先我們注意到,同時也是最為明顯的事情是眼鏡一片烏黑。你無法尋覓任何與奧尼爾眼睛相關的蹤影。Guttag表示,粗略計算了眼鏡的透光量,結果只有15%。這就像戴著墨鏡一樣。
有人會問,是15%的透光量真的能算是“AR”嗎,還是說這款設備85%都屬于VR。對于“合理透明”,Guttag表示約為80%-85%透明,而且你同時必須考慮外圍視覺幾乎完全被透鏡開口周圍的大鏡框所遮擋。
Guttag在過去一年一直強調,Magic Leap所炒作的“光子芯片”只是“衍射波導”。在視頻中,當奧尼爾移動頭部時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明顯的衍射波導證據,可以看到出射端口衍射光柵在捕捉光線。
作為參考,Guttag列出了Vuzix Blade和微軟Hololens的照片,后兩者顯示了同樣的捕光和反射效果。光的著色是由衍射光柵效應所引起。Guttag表示,Vuzix和Hololens透光量比Magic Leap One大約多出5倍。
2。 視場角
在確認MLO采用衍射波導后,Guttag利用Magic Leap專利D797,735的圖示尺寸(這一設計的正面看起來非常接近Magic Leap One的設計)以及一個關于人體頭部特征范圍的表格來分析Magic Leap的視場。
他發現了光線在出射光瞳衍射光柵的衍射光柵處反射時的閃爍,然后他利用Photoshop縮放并校正了透視變形,將帶有藍色閃光的外透鏡嵌入至Sakie的比例圖中。接下來,測量了藍色閃光的大小,這個數字大約是寬24毫米,高14毫米。
下一步是將頭顯置放于人體頭部。這很棘手,因為頭部尺寸和形狀差別很大。此前映維網也有報道,Magic Leap會提供多種尺寸的MLO。我們可以從Magic Leap發布的各種圖片和奧尼爾的視頻中發現其他線索。上圖顯示了整體頭顯置放于“典型的頭部”。下圖則是更詳細的眼部區域示例,并且標注了部分關鍵的測量數據。
外透鏡與垂直方向的“傾斜角度”大約為12度,而且這個角似乎穿過了頭顯的前部。在上圖中,已經根據藍色閃光和頭顯正面的形狀標注了出射光柵的大致位置。出射光柵的距離約為21.5毫米。
作為參考,眼鏡鏡背與眼睛之間的距離通常為13mm +/- 1mm。MLO的外透鏡與眼睛相隔約34毫米,比一般距離多出約2.6倍。這個距離在限制MLO的視場方面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每只眼睛只能看到總共約73.6度(或+/- 36.8度)的范圍。這個結果意味著MLO遮擋了所有的中距離外圍視覺和遠端外圍視覺。
作為比較,典型眼鏡的寬度約為50毫米,高則是34毫米,但它們與眼睛之間的距離通常僅為約13毫米。將MLO大約73.6度的視角轉化為13毫米的頂點,使得視口圓的直徑僅為?18.5毫米。因此,MLO用戶可能會面臨嚴重的隧道視覺(Tunnel Vision)。
由于出射光柵的粗略尺寸和位置約為21.5mm,計算顯示器的最大可能視場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實際的圖像會嵌入出射光柵之內。Guttag計算出的數據是水平約50.1度,垂直約30.4度,對角線則是約57.5度。
假設它們有大約5%到10%的邊界禁閉區域,這表明它可以支持45-50度對角線FOV或與其他人的估計和假設大致相符,但沒有更多。作為參考,距離約6英尺(1.8米)的65英寸電視機具有約48度的對角FOV。
原文出自:kguttag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