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掉隊,誰是過去兩年票房增長最快的省份?水煮娛
在經歷了2016年的曲折之后,電影市場在2017年重回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全年總票房559億同比2016年的457億增幅超過20%。
市場火熱背后,誰是票房新的增長點?壹娛觀察(微信ID:yiyuguancha)統計發現,拓普電影智庫的數據顯示,去年有超過30個省市的分賬票房增速超過10%,其中15個省市增速超過20%;排在前四名的西藏、海南、青海、貴州四省份分賬票房同比增幅都超過了28%,不過排在前五位的省份票房體量都較小,全年總票房都未超過7億。
而北京在經歷了2016年票房同比下降3.87%(排名倒數第四)之后,又成為了2017年里票房增速唯一在兩位數以下的省市:其32.2億的分賬票房同比2016年增加了7.75%,遠遠低于全國票房的平均漲幅。增速在個位數的僅有北京市一地,看起來北京30多億的票房市場似乎已經接近飽和。
不過,回到2016年的電影市場,大部分省份的成績就不容樂觀了。2016年全年票房457億,同比2015年僅僅增長3.7%。當年,中國大多數省份的票房也結束了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超過18省市的票房增長回落到了個位數,其中北京、遼寧、浙江、天津、內蒙古等省市出現了票房的同比下滑。
2016年,只有6個省份保持了超過10%的票房增速。2016年票房同比增幅最大的是湖南省,其當年總票房為14.2億,票房增幅達到了16.85%,是2016年票房增幅超過10%省份中總票房最多的;青海和廣西的票房增速當年都在15.4%左右,但青海省2016年全省票房只有1.3億,票房體量非常小,而廣西省9.6億的票房比2015年的7.7億多出了將近2億;陜西省是湖南外另一個票房增速過10同時總票房超過10億的省份,剩下的貴州和甘肅全年票房都在5億元左右。
湖南省在2016年也直接超過了重慶,躍升至省份票房排行第十三名。而與其市場體量相當,綜合票房在10億至20億的省份中,票房同比增長基本都為個位數。其省會長沙的票房表現在全國主要城市中也非常搶眼。2015年長沙的綜合票房為5.6億,成績排在全國第十七位,票房占比1.29%,2016年長沙的票房突破6億,一舉躍升至第十四位,票房占比達到1.32%,2017年又提升到1.38%。
與中西部多省份高速增長形成對比的是華北各省的表現,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內蒙五省在2016年的綜合票房占比均有所下降,北京、天津和內蒙的票房同比甚至出現了負增長。北京在2016年的綜合票房直接被上海反超,降至國內省市第五名。2017年,北京的票房收入與上海的票房差距被進一步拉大。
2016年分賬票房增幅超過10%的城市在2017年同樣有不錯的成績,不過在兩年里都進入票房增幅前6的只有貴州省和青海省兩個省份,但是青海在2017年結束時也只有38家影院,全年總票房則只有1.6億;貴州有180家影院,票房也有6.6億,但是只占全國票房的1.2%。
雖然這兩年電影票房市場經歷了放緩到重新上漲的過程,但是影院與銀幕數的增速卻沒有放慢下來。2016年,全國銀幕增速超過30%,影院增速超過20%;到2017年結束,影院總數達到9338家,比2016年增加1400多家,同比增長18%,銀幕數量超過5萬塊,增速也超過20%。
票房增速跟不上影院增速,下游的生意也越來越不好做。去年上海電影節時,有一位院線的高層就表示,“我們鹽城的影院,這兩年業績下滑的非常厲害。我們去做了調研才發現,剛開業的時候,周邊只有兩家影院,大家都賺錢;后來在周邊7公里開了15家大型影院,都是8個廳以上,結果這15家影院經理現在都很苦惱。”
影院的平均上座率是最能體現這兩年影院生意情況的。2015~2017的三年間,院線平均的上座率從17%一路下滑到13%,2016年和2017年,只有西藏和北京兩個省市的影院平均上座率能超過20%。
壹娛觀察(微信ID:yiyuguancha)統計發現,2017年,有19個省份的影院增速超過了票房增速;而影院及票房基數較小的西部省份如甘肅、新疆、寧夏以及山東、湖南等人口大省出現了影院增速低于票房增速的情況。2017年,山東影院總數為481家,同比增長13.44%,增速明顯放緩,與此同時,2017年山東省的票房同比增加了23.67%,高于影院增速10個百分點,與大多數省份呈現截然相反的變化。
對于電影產業下游的生意來說,省份的票房增速是否會影響到院線、影投的選擇?
“影院的投資方選擇影院地址時會看的特別細。省份的票房情況對于我們來說沒有太多實際上的參考價值,而且考慮到去年開始嚴查偷漏票房,一些省份的成績也容易讓人出現誤判。我們選擇影院位置時主要考量的因素包括城市潛力,例如人口規模、消費者的觀影習慣和消費能力,以及城市中商業圈具體情況、區位競爭對手等等。”一位國內影管的業務負責人接受壹娛觀察采訪時表示。
“比如說廣東一直是國內票房最多的省份,但是我在廣州一個人口密度很低的郊區開一家影院,也不會有成績;北京是全國上座率最高的城市,但是沒人會在八達嶺長城下開一家影院。”這位影管負責人進一步舉例說明。
在太合娛樂副總裁邱洪濤看來,省份的數據有一定價值,但是參考意義并不大,項目落地仍然要看城市和物業的具體條件,“大家對規模有訴求,地域布局就排在第二位,而且本身項目是服從商業地產開發商的布局的,一個項目出來,依然是眾多影院運營商去搶的局面”。
雖然票房經歷了回落后增長重回兩位數,但是對于當前的影院下游來說,大盤增長紅利已經過去了。“影院和銀幕數量增幅不會馬上降速,因為目前開業的項目,基本都是兩年以前簽約的項目。新進場的小型影投還在消化此前的項目,抵消掉了并購帶來的集中度上升,過往幾年行業集中度并沒有明顯的變化。無論是新進場影院還是成熟影院,重新回歸自己線下的經營能力,是決勝關鍵。”邱洪濤說道。
來源:壹娛觀察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