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永恒的風險與中國金融安全新金融
2018年2月起針對虛擬貨幣的監管仍將持續加碼,針對境內外ICO和虛擬貨幣交易,中國政府將采取一系列監管措施,包括取締相關商業存在,取締、處置境內外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網站等。據權威媒體報道,監管當局決定關閉中國境內虛擬貨幣的交易所,中國及全球比特幣市場價格應聲下跌。
繼2017年9月4日下午,央行等7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叫停ICO后, 2017年9月8日監管機構即將對虛擬貨幣交易所進行集中整治。去年9月以來,ICO、虛擬貨幣在中國經歷了一輪的最強監管,目前國內ICO及虛擬貨幣交易所的清理整治已基本完成,取得了明顯效果。然而,去年底以來,一些境內人士轉向境外網站平臺參與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相關行為又有了死灰復燃跡象。
一、比特幣永恒的風險:自由與政府、洗錢與套利
(一)生存土壤虛空:無政府主義的狂歡
比特幣出現的時代背景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過后,全球人民都將金融危機的罪責歸咎于各國政府和金融機構對于貨幣的操控、高企不下的通貨膨脹。比特幣以其不受任何人操縱、數量既定(2100萬枚)的特點,迎著天時、人和而生,但卻至今沒有地利(國家的普遍接受)。
傳統貨幣理論當中:貨幣作為國家主權的象征。一種完全脫離主權意義的貨幣是否有存在的意義?沒有第三方背書,全部靠交易雙方認可、交易人群越多,信譽越高的一種貨幣是否有存在的價值?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從人性的角度來講:無論科技再發達,國家信用永恒高于個人信用。這是國家與宗教存在的意義,而貨幣也是國家符號的指征之一。比特幣這種無政府主義的狂歡只是投機主義暫存的快樂,是否可以永恒?至少目前不可以。
同時,克魯格曼說過:比特幣永恒不適合作為貨幣,它天然的通縮性質,使其類似于黃金,卻又沒有實物,很難適應日益變革的新經濟。即使像黃金這樣的貴金屬,已不再適合于當今世界的貨幣體系,更何況是無理論體系、無政府基礎、不成熟的新型貨幣技術。
(二)惡之花的肥料:洗錢與套利
2013 年 10 月 16 日美國著名的毒品、武器犯罪網站“絲綢之路”被美國監管部門查處,其中涉及大量的用比特幣交易的記錄;2017年4月,比特幣勒索病毒席卷全球;另外,數以億計的洗錢、外匯出逃。利用都是比特幣特點:不可追蹤、匿名性。
比特幣這樣所謂的貨幣只是能是人性惡之花的肥料。這種肥料讓欣喜,但一旦跨過歷史的視域去看這樣一款貨幣就會明白:這是正義與邪惡的教量。
人類的生存還是要以正義為基礎,助紂為虐的貨幣能活多久?除非魔鬼戰勝天使。
從密碼學的角度來講,比特幣更類似于解密之后的一個報酬,但是密碼終歸是會被破解的,若是未來出現了新的更好的算法,是否就可以替代比特幣,比如現在的以太坊等等?
比特幣作為區塊鏈的第一個殺手級應用,被認為是革命性的貨幣。
但是虛擬的就是虛擬的,假的就是假的,真不了!
(三)脫疆野馬:交易平臺不靠譜、監管真空
2014 年 2 月 28 日,曾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 Mt.Gox聲稱總共“丟失”了 85 萬比特幣,其中包括用戶交易賬號中約 75 萬個比特幣以及網站所有者自身賬號中的約 10 萬個比特幣。2013 年在香港注冊的比特幣交易平臺 GBL 突然跑路,造成其注冊用戶數百萬美元的比特幣丟失。據統計從 2010 年至今,比特幣交易平臺在開張數年內倒閉的達50%。
比特幣交易平臺的搭建主體無資格限制,交易系統的不安全,交易平臺注冊地無國籍限制,導致比特幣這一所謂的“無政府主義”貨幣少數的流通場所變得脆弱不堪一擊,風險巨大。
同時,鑒于上述原因,如何對其進行稅收征繳?如何進行流通管理?已成為擺在各平臺與監管部門的重要難題。
提到監管也不得不說,無論是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等已經將其視為資產或虛擬貨幣的國家,還是俄羅斯等提示風險的國家。對這一已經發展7年的事物,仍然無法準確判斷,其到底應隸屬于“證券”還是“金融資產”抑或者“貨幣”,在當前世界各國金融監管格局,均為“分業“或”混業“監管兩種類別的監管框架下,似乎無法有效地對其進行監督和管理。
二、貨幣陰謀論并非空穴來風
由于信用貨幣時代,現存國際貨幣體系與主權國家貨幣體系并非固若金湯。美元的霸主地位使其貨幣政策影響全球,而信用貨幣時代的虛擬經濟容易導致過度通貨膨脹,影響實體經濟的發展。
比特幣的出現,彰顯了人類對于現存紙幣體系及國家信用的質疑,也是對各國經濟主體與政府的警醒:要建立良好的國家與政府信用體系,否則時代將自發產生新的貨幣品種取代國家主權象征。
比特幣作為區塊鏈的第一個成功應用,也證明了網絡貨幣會是未來貨幣的重要發展趨勢。但是,中國作為比特幣交易大國累積大量炒作風險,各路投機者、韭菜們盲目跟風、高位接盤。在沒有政府監管的背景下,許多國人將血本無歸,并且稀釋和轉移國人財富,實現對中國人民財產的無聲劫掠與搶奪。
此次監管出手,對于建立高效安全的金融運行體系與機制,防范國家金融風險與隱患是重大利好,在未雨綢繆監管方面值得拍手稱快。
但是我們也必須反思,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在中國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是中國缺乏多層次、多品類的投資品市場,在通脹與貶值壓力共存的大背景下,投資實體經濟獲利困難,投資虛擬貨幣反而可以搏取收益,使眾多投資者選擇了比特幣這樣的投機性產品。
總之,我國應抓緊構建符合時代背景的虛擬貨幣、電子貨幣體系,同時建立完善投資品市場,完善對于新型金融科技體系的監管,在防范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利用好金融科技,使之可以更好的服務于實體經濟,而不是割裂于實體,成為經濟的不穩定因素,危害國家金融安全。
【來源:金評媒】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