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淘票票只是個賣票的?它2017發行票房已達154億!水煮娛
近日,一篇盤點2017年電影發行業務的文章驚到了壹娛觀:在2016年只參與過6部影片發行工作的淘票票,2017年參與發行的電影總票房居然已經超過了150億,悄無聲息的成為了2017年民營發行公司的老大?
淘票票專業版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淘票票共參與了22部電影的發行工作,是眾民營發行公司中參與影片發行數最多的一家;票房總成績排在華夏電影、中影、中影發行三家公司之后,位列2017年發行票房榜第四,比第五的五洲發行多出76億。
截圖來自淘票票專業版
不過由于發行工作參與多少的問題,154億的數據也受到了一些業內人士的質疑,有人對壹娛觀察表示部分影片淘票票只是參與了發行工作而非主發行方。同時各個平臺對于這個數據的統計方式也存在差異,例如貓眼專業版上只顯示各公司主發行的電影,在這一塊上淘票票年總票房和華誼等老牌電影公司還有差距,說其是行業第一還為時過早。
不過,在國產電影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里,淘票票作為發行方參與了其中6部影片的發行工作,這些影片合計砍下了127億票房。此外,淘票票還作為《羞羞的鐵拳》等的出品方,《摔跤吧!爸爸》、《一條狗的使命》等黑馬影片在華的聯合推廣方,參與了這些大賣影片的宣發工作。
2017年票房前十的國產電影中,淘票票參與了6部電影的發行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作為一家2016年才開始涉足發行業務的公司,淘票票過去一年里在發行領域上發力甚多。要知道,在2016年,淘票票只參與了6部電影的發行工作,涉及總票房只有23億,一年間這個數據就翻了數倍;而同年貓眼發行的電影數量為21部,總票房為82億;在2017年,貓眼則只參與了16部影片的發行,總票房也只有46億。
作為網絡票務平臺的后起之秀,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淘票票(曾經的“淘寶電影”)在票務端的業務一直都處在追趕領頭羊們的狀態。根據比達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直到2016年年底,淘票票在在線票務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還僅以17%排名第三,落后微影的25%和貓眼的24%,和占比15.5%的百度糯米差距也不大。
然而僅僅過了半年,淘票票就于2017年暑期憑借和《戰狼2》的深度合作,一躍坐上了網票市場頭把交椅的位置,檔期市場占有率高達30.94%。但比起這次登頂,對淘票票來說更重要的意義或許體現在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的一句話上:“《戰狼2》整個發行票房的40%是通過淘票票來銷售的,我們看到了淘票票在網上營銷平臺的能力。”
對此,淘票票總裁李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淘票票不再是一個票務平臺,我們已經逐步地成為電影行業全產業鏈的互聯網營銷平臺。”同時他還稱“做到第一不重要”,重要的是服務好觀眾、片方與行業,其中就包括幫助片方“發行、宣傳、觸達用戶”。《戰狼2》成功后,阿里影業和北京文化又簽署了深度合作協議,也就是說淘票票還將參與到包括“《封神》三部曲”在內的諸多國產大片的發行中。
李捷表態的背后,是淘票票這一年來持續進行的轉型。毫無疑問,在影視投資業務上接連碰壁以及業績上的持續虧損,促成了淘票票在發行業務上的變革。與2016年上海電影節時的高調不同,阿里影業在2017年上海電影節的時候低調宣布將轉型做好中國電影的“水電煤”,時任阿里影業CEO俞永福明確提出“新基礎設施賦能電影產業”的發展戰略。具體到淘票票上,阿里影業一方面稱將“對淘票票投入無上限”以“保持進攻陣型”,繼續爭奪網票市場;另一方面也開始利用大數據來做用戶分層等,作為營銷方來為B端服務,影片《一條狗的使命》大賣,淘票票便功不可沒。
天貓淘寶參與推廣的《一條狗的使命》周邊狗糧
雖然盡管曠日持久的票補大戰使得阿里影業在2017年上半年仍然虧損,但其在B端業務增長明顯,上半年阿里影業業績營收達到10.62億元,超過2016年全年9.04億元的總營收,較前年同期增長了312%,其中互聯網宣發業務的收入達到了9.139億元,占比超過了85%。
而下半年貓眼和微影的合并,票務市場變成“兩強爭霸”,則進一步加快了淘票票向B端轉型的進度,彼時就有業內資深人士向壹娛觀察表示:“上游資源必然是兩家未來競爭的焦點,對B端的服務可能也會升級。”畢竟,無論是從二者的市場占有率還是背靠的資本來看,想要在C端干掉對方都有些困難,因而李捷自己也表示,票務只是工具,互聯網電影營銷平臺才是淘票票的未來。
去年11月,淘票票率先發力,表示將在新版淘票票專業版中向合作片方開放數據平臺,披露影片營銷費用的實時支出情況和具體流向,此后還將推出片方訂制、智能營銷等功能。
淘票票會向合作方開放票補數據
淘票票自身求變之外,國內整體發行環境亦在過去兩年中發生了大的變化。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大改變了發行行業的格局,新媒體渠道的出現和大數據的應用,在降低了發行成本的同時,也令傳統發行公司的優勢不再明顯。
阿里影業宣發總經理楊海曾在壹娛觀察的沙龍上透露,現階段阿里影業50%的人和數據相關,所有宣發營銷策略都會圍繞淘票票‘想看’的數據增長來制定。無限自在董事長朱瑋杰日前在接受采訪時更是表示,新媒體營銷已占據整個電影純媒體營銷支出的80%以上。
2017年票房前十的國產影片中,除了華誼的《芳華》和博納的《追龍》外,其他8部影片淘票票和貓眼均有參與出品或發行;今年春節檔,除博納的《紅海行動》外,其余熱門影片《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游記女兒國》和《熊出沒之變形記》也都被兩家承包了。貓眼、淘票票的互聯網發行二選一,將在未來成為很多影片都必須面臨的選擇。
相較于合并后的貓眼,淘票票雖然在入口端的流量和用戶粘性上處于相對劣勢,可背靠阿里卻能為其在發行領域施展拳腳提供更多便利。除了資本、技術、大數據支持外,阿里影業相對中立的背景也令很多片方更偏向于選擇淘票票而非背靠光線的貓眼,這也是為何淘票票2017年能在發行業務上保持對貓眼領先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使李捷多次表示,淘票票要做的只是一個線上宣發、營銷平臺,做好“服務者”,并不打算取代傳統發行公司,且從實際主導發行的影片數量、成績來看,說淘票票已經是這個行業的領頭羊還為時尚早,但畢竟游戲規則已經發生轉變,在未來以淘票票和貓眼為代表的網絡發行平臺,勢必會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來源:壹娛觀察 作者:江宇琦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