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再陷債轉風波:降杠桿后債轉激增至8600個新金融
繼1月24日發公告宣布下調“穩盈-e享計劃”額度系數后,陸金所于1月29日再度發布公告下調額度系數。比起上次的調整幅度0.04-0.12,本次進行了大幅調整,各類型額度系數均下調0.22,平均下調37個百分點。其中,“保守型”額度系數下調約43.1%,近乎腰斬。大幅降杠桿導致平臺債權轉讓標的數迅速增長,截至1月31日10:30,陸金所會員交易區的債權轉讓數量高達8462條。網貸天眼在5分鐘內不斷刷新頁面發現,債轉數量平均以每分鐘10條的速度增加。截至31日上午11點,陸金所債轉數量為8670余條。
同時,根據公告,陸金所再次將該款產品利率上調0.8%,這也是陸金所在一周之內對該產品利率進行的第二次上調。值得注意的是,陸金所在公告中強調,自2018年2月1日00:00起,通過“網貸”頻道成交的“慧盈-安e”、“慧盈-安e+”,不再提供e享計劃服務。這意味著,在消化完原有的“可申請e享計劃”項目后,陸金所或將斬斷該服務,而此時距離該服務上線僅不到兩年的時間。
上線不到兩年,三降額度系數
據陸金所官網介紹,“穩盈-e享計劃”于2016年4月18日正式上線。發起人通過“e享計劃”將借款(享低息貸款)債權以一定價格轉讓給投資人,并在“e享計劃”項目期限到期時,以與投資人約定的價格對遠期借款債權進行受讓。該項服務的目的是為持有“可申請e享計劃”的用戶提供短期項目轉讓,并獲得當前項目價值*90%可用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e享計劃”正式上線僅1年后,陸金所即發布公告調整該服務的可申請額度,并推出“e享系數”控制各等級會員杠桿率,這也是陸金所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降杠桿。
而后,在2018年1月24及29日,陸金所在一周內連續兩次下調額度系數,下調幅度也越來越大。以“保守型”為例,“e享系數”從2017年5月上線之初的0.63一路降到0.29,降幅達到54%,就連降幅最小的“進取型”也下降了35%。
此外,網貸天眼注意到,陸金所第一次發布降杠桿公告時間是2017年4月21日,距正式生效時間5月24日尚有一月之余。然而到了2018年,陸金所發的降杠桿公告從發布到生效均不到一天的時間,甚至有的公告晚上9點多才發布,第二天早上8點即開始生效,打了很多投資人一個措手不及。綜合來看,為滿足備案要求,陸金所降杠桿甚至去杠桿的動作不僅快,而且狠。
債轉標激增,目前超8000個
陸金所大幅降杠桿導致債權轉讓標的數迅速增長,截至1月31日10:30,陸金所會員交易區的債權轉讓標的頁數達847頁,以每頁10個標的計算,目前轉讓的標的已達8462個。
網貸天眼注意到,此次涌現出的巨量轉讓債權為清一色的穩盈-安e+,原始標的投資期限為36個月。債權交易價格最低的952元,價格最高的19萬左右,剩余期限則從17個月到36個月不等。轉讓利率方面,網貸天眼發現,36個月期限的穩盈-安e+原始標的利率為8.4%,轉讓債權利率也為8.4%,這意味著大量投資人愿意以原有價格轉讓。
實際上,這并不是陸金所第一次遭遇債轉風波。早在2017年7月,一起監管整治的傳言令其迅速陷入風波,平臺債權轉讓標的數呈“過山車式”波動,高峰期債權轉讓標的近1.5萬筆,,一度引發投資人“集體出逃”。
而本次陸金所頻繁的降杠動作,也令不少投資人已心生怨念,發帖怒斥平臺暴力去杠桿,而在另一些投資人看來,“e享計劃”早已名存實亡了。
【來源:網貸天眼】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