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騙局上千人中招 名為刷單實為“商品貸”新金融
當蔡晶(化名)意識到自己被騙報案時,江蘇無錫市梅村派出所,已經聚集了幾十名有同樣遭遇的大學生。
“只要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幫助手機店辦理手機分期貸款(快速審批秒下款)或現金貸協議,不用自己還貸款,還能拿到一筆200到500元的傭金”。從去年11月份開始,無錫不少大學生和打工者來到當地梅村附近的手機店,爭相辦理這種手機分期貸款。
記者了解到,為了多拿些傭金許多人一下簽了數個“商品貸”和“現金貸”,背上了少則萬元,多則幾十萬的貸款。然而,不少人這筆傭金在口袋里還沒捂熱就接到貸款公司的催款通知,部分貸款公司稱,逾期不還將“采用非常手段”。
記者從無錫市公安局新聞中心獲悉,這一案件涉及受害者達2600人左右,受騙金額數千萬元。
蔡晶辦理手機分期時,手機店老板使用了虛假工作信息,填寫的分期申請單
刷單
蔡晶(化名)是無錫某高校大二在校生,2017年11月18日,她通過朋友介紹來到一家“蘋果手機專賣店”。手機店老板稱需要刷單來提高業務量,答應每單給予200元的傭金。
蔡晶對記者回憶稱,手機店老板當時要求她提供個人信息,包括身份證號、父母和朋友的電話等。填完信息后,手機店老板又拍下她的身份證和銀行卡的正反面照、手持身份證自拍照,并將這些照片上傳到App。
辦分期的業務員在幫貸款者操作辦理分期
2小時后, 蔡晶的手機上多了幾個借貸APP。
蔡晶告訴記者,知道是這種“刷單”時,是有些擔心的,畢竟是以自己的名義借貸,但手機店老板稱“貸款不用你還,每月我們會提前一天,打到你銀行賬號上用于扣款,絕對零風險。”她的朋友也表示,“很多人都如約還完了貸款。”
“分期申請”上顯示,蔡晶搖身一變成為無錫某電子有限公司的一名質檢員,月收入4500元,分別貸款為:普惠4100元,分18期購買蘋果7plus;有用3880元,分15期購買蘋果7plus;佰仟3780元,分12期購買蘋果7plus;拍分期3488元,分18期購買蘋果7plus;捷信4680元,分15期購買蘋果8plus。
“工作信息和薪資都是他們幫我偽造的。手機店老板教我們,網貸平臺的電話回訪時不要稱自己是學生,說已經工作了”。蔡晶隨后向記者出具了學校教務處開出的“在校證明”,分期申請書上除了姓名和身份證號外,確系偽造
蔡晶說,當天她成功“刷了5單”,共收傭金1000元。
蔡晶的銀行流水賬單顯示:12月17日收到店老板支付寶轉賬2089.82元用于扣款,12月18日分別支出355.30元、466元、418.27元、407元、443.22用于拍分期、有用、捷信、普惠、佰仟五家網貸平臺的分期扣款。
失聯
“第一期確實還上了,第二期就出事了。”1月9日,又快到還款日時,微信群里突然有人說,“老板跑了”。
蔡晶告訴記者,目前連本帶息共欠款32304.63元,這筆錢對她來說就是巨款,哪里還得起?她的語氣里透露著無助。1月11日,萬般無奈的蔡晶選擇了報警。
然而,來到派出所后她發現,原來被“刷單”欺騙的不止她一個。
為了維權,蔡晶和其他受騙學生們建了好幾個數百人的微信群。在這些學生中,大多是“商品貸”,兩萬起步。許多學生稱,當時整個刷單過程都有人替他們操作,只要他們配合提供相關信息即可,最后,很多人連協議也沒有留。
隨著時間的推移,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獲悉,受害者中不僅僅是大學生,還有更多外來務工者者。
龔陽(化名)是無錫一家電子廠的員工,12月15日他被劉峰(化名)和張斌(化名)的中介開車從碩放帶到查橋一家蘋果手機專賣店刷單。當天,龔陽共刷了8單,得到了1700元傭金。
1月13日,龔陽得知老板失聯后,急忙趕往查橋派出所報案。龔陽家境不好,很小便輟學外出打工,23歲的他要負責弟弟和女友兩個人的生活費,他常在休息時外出兼職。“她們說做這個一年多了,就借用一下我們的信息,很安全。1700元的傭金對我誘惑很大。”
受害者稱,事情發生后,很多中介和當初辦理業務的業務員均失聯。許多學生懷疑這是一起有預謀的詐騙案,背后有由中介、業務員、門店老板等組成的一條金字塔式的完整產業鏈。
經過努力,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聯系到了中介張斌(化名)。祖籍安徽的張斌在無錫從事勞務為生,他有好多勞務公司、中介都被騙了,他只是其中一個。“我們只負責給門店帶人,做成一單得傭金500元”。
“得知老板失聯的消息后,我整個人都傻掉了”電話中張斌情緒無比激動、委屈。
費欣(化名)經營著一家名叫“一輝通訊”的手機店,主辦電信業務。幾個月前,她以“日薪1000以上”招聘中介來介紹刷單。秦明(化名)提供了當初與費欣聊天的截圖給記者,截圖中蔡欣明確表示,“首付我付,月供我還,手機我拿,你拿提成。”
手機店老板招收中介時朋友圈截圖
事發后,費欣扔下一句“大老板跑了,我也是受害者”隨后把“追債者”一一拉黑。
目前,涉事的手機店許多都已經大門緊閉。
還債
如今,學生們既怕還不上款影響個人信用,又覺得委屈,畢竟無論是手機還是貸款出來的現金,他們一樣都沒拿到。
“欠了這么一大筆債不敢讓家里知道”江蘇信息技術職業學院一名大二學生李然(化名)稱,因刷單背負了16000元的債務。她交給記者一段電話錄音,錄音里某網貸公司的客服催促她盡快還款,否則“采取非常手段追回欠款”。
多名學生告訴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手機店老板失聯后,他們趕緊聯系了相關網貸平臺,只有捷信一家網貸平臺積極登記受害者名單、暫停了催款。但是部分網貸平臺,在說明情況后仍是每天幾十個電話轟炸,有的甚至讀取通訊錄等方式,給事主所有聯系人打電話催收。
被騙者手機因逾期被各個網貸平臺打爆
捷信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在此次詐騙案件中公司也屬于受害者,目前他們已經在登記受害者信息,對受害者的欠貸催款暫時停止,正積極配合警方的調查。
“利息每天都在漲,早晚被逼上絕路!”因為這次“刷單”,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王凱,在提前離開了實習的單位,在上海的餐館找了個工作,準備趕緊賺錢還債。
而蔡晶說“吃一盞長一智,來年多長點心吧”。
警方:嫌疑人被控制
1月26日,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從無錫市警方獲悉,這一案件已于1月11日正式立案調查,并將嫌疑人金某和劉某控制。
無錫警方稱,經初步統計,實際報案人有750人左右,但涉及受害者達2600人左右,受騙金額數千萬元。
嫌疑人通過中介發布兼職信息(為手機店刷單),參與者就能拿到幾百元的傭金(好處費),誘使受害者簽訂手機分期貸款或現金貸協議,但嫌疑人壓根就沒想著要為受害者還貸款。
手機店老板在微信群里招人刷單
“本案中嫌疑人金某負責招攬貸款者,劉某負責下一環——銷售手機。舉個例子,假設手機3500元,他們就以3000元出售,然后給貸款者200傭金、介紹人500傭金,剩下的全是自己的”無錫警方相關負責人稱,按照這個模式嫌疑人注定是還不上的。
無錫警方稱,本案涉及多個小額貸款公司,有的是有資質的,有的是無資質的,相關賬目也非常復雜,檢察院已經提前介入。該案審理結束后,如果嫌疑人具備償還能力,法院會通過相關方式要求他對受害人進行償還。
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律師:嫌疑人涉嫌詐騙罪
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任戰敏律師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十七條“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本案受害者均已年滿18歲,是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提供個人信息,包括身份證號、父母和朋友的電話、銀行卡的正反面照、手持身份證自拍照并上傳到借貸App。在手機分期貸款或現金貸協議上簽了自己的名字,這種民間借貸關系是成立的,合同是受法律保護的。作為成年人,應該對以上行為產生的后果有一定的判斷,應該明白可能產生的風險和法律后果。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享低息貸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本案貸款利率如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本案受害者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貸平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之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本案中,嫌疑人金某和劉某涉嫌詐騙罪。
理由如下:(1)嫌疑人金某和劉某主觀上具有詐騙犯罪故意。嫌疑人金某負責招攬貸款者,劉某負責銷售手機。綜上可見,嫌疑人金某和劉某分工明確,主觀上具有詐騙犯罪故意。(2)嫌疑人金某和劉某客觀上實施了詐騙犯罪行為。在客觀方面,嫌疑人金某和劉某實施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以欺詐方法騙取他人財物的詐騙犯罪行為。嫌疑人金某和劉某虛構刷單賺取傭金、隱瞞貸款事實,欺騙受害者簽訂手機分期貸款或現金貸協議,并沒想著要為受害者還貸款。
任戰敏律師認為(1)為避免上當受騙,如需貸款,盡可能選擇正規金融機構(如銀行等)辦理貸款;(2)在辦理貸款前,應重點閱讀貸款金額、貸款利率、違約責任等權利義務,確認無誤后再簽字確認;(3)謹慎理性貸款,不輕易相信非法小額貸款的中介或廣告,防范不法中介機構利用客戶身份信息辦卡冒領冒用,透支消費;(4)中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尚不成熟,面臨騙貸風險,手機分期貸款或現金貸運營平臺必須通過多個維度、多種手段進行反欺詐甄別。
【來源:法制晚報】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