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現狀看未來 關于VR頭顯未來的五大趨勢VR/AR
在今年拉斯維加斯的CES 2018上,我沒看到了下一代VR頭顯的技術展示。在改善未來的VR頭顯方面,無線傳輸、超高分辨率和眼部追蹤技術都顯示出極大的潛力。
不過,這些技術演示都沒集成到一個VR頭顯之中。如果像微軟、臉譜、谷歌、微軟、亞馬遜或者是蘋果這樣的科技公司將這些技術都整合到同一款VR頭顯之中結果又會怎樣?如果在降低VR頭顯總體成本的同時,提高VR頭顯的沉浸感,這無疑將把數百位的新用戶引入VR領域。
在2018年,我們將會引來集成無線技術、眼部追蹤以及高分辨率的Vive Pro。Vive Pro很有可能會在2019年降價。那么,2019年的VR頭顯又會是什么樣子?
當然,OEM廠商在設計硬件時必須克服許多障礙,在某些方面進行取舍。隨著工程師深入到無線標準、眼部追蹤解決方案以及超高分辨率顯示器,他們可能會遇到更多障礙,或許很難將這些技術都整合在一起。盡管如此,我們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們都正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2019年的VR頭顯是什么樣子的。
眼部追蹤
由于人類眼部特性,通常都只會注意到視野的中心部分,而視野邊緣的場景通常不能被清楚地看到。不過,人類的眼睛依舊可以捕捉到視覺周圍的物體,也就是將視覺中心移向該物體,從而獲得清晰的細節。
眼部追蹤技術就是所知的“漏斗渲染”,它更能夠更有效地將細節呈現在你的眼睛之中。該技術能夠直接將大量的細節呈現在用戶視覺焦點上,同時減少視覺焦點邊緣的畫面細節。想要做到這點,VR頭顯就必須知道用戶的眼睛到底在看哪里。這樣才能實現眼部追蹤。蘋果公司在去年通過收購SMI從而獲得了眼部追蹤技術。這迫使其它公司與SMI一同合作,找到像Tobii這樣的解決方案。
眼部追蹤技術增強了VR中的社交互動,完全改變了用戶使用VR對象的暗示。該技術也減少了VR環境中完成任務的時間。用戶只要通過眼睛就可能準確地瞄準物體。
眼部追蹤縱然優勢明顯,不過這也意味著高昂的成本。
更高的分辨率
如果你曾經抱怨過VR頭顯的“紗窗效應”,那么在體驗過三星的Odyssey以及Vive Pro之后,你或許會大為興奮。雖然1440 x 1600單眼分辨率能夠有效地減少“紗窗效應”,不過想要完全避免“紗窗效應”,用戶們還要等到2019年更高分辨率的VR頭顯問世。
到目前為止,行業里的高端VR頭顯都依賴于三星的OLED顯示器,不過其它公司也在提高他們VR頭顯的解決方案。在今年的CES 2018上,一家名叫Kopin公司展示了一款單眼2000 x 2000的顯示器,能運行以60幀的速度運行。這雖然和90幀每秒的標準還有差距,不過Kopin很有信心地表示屆時能將VR頭顯的刷新率提高到90幀每秒。
超高分辨率的顯示器配合“漏斗渲染技術”將讓VR頭顯得到質的飛躍。雖然更高的分辨率和眼部追蹤技術會增加每臺VR頭顯的成本,不過如果屆時更廉價的VR顯卡就能帶的動這樣的VR頭顯,這又何嘗不可呢?
降低VR頭顯成本可以說是OEM廠商的重任
臉譜公司的Oculus Go也只要200美元,就能夠提供令人信服的VR體驗。聯想的Mirage Solo售價不到400美元就能夠讓用戶實現手部和頭部的自由追蹤。
不過,只有當人們在VR中擁有完全的自由行動,才能夠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互動體驗。這就是Santa Cruz的目的所在。Santa Cruz前方的攝像頭可以讓用戶實現VR物體的抓取,即便用戶眼睛沒有注釋在物體上。
臉譜公司是否能夠在2019年降低VR頭顯的成本,讓更多人擁有VR頭顯?一款獨立的VR頭顯集成了顯卡、電池、追蹤傳感器以及全自由遙控是非常了不起的。不過要降低整合這些技術的成本才是真正的技巧。
內向外追蹤技術(Inside-out Tracking)
微軟在這項技術上有主導優勢。亞馬遜上的微軟MR頭顯最低只要215美元。雖然目前微軟的MR頭顯依舊需要通過線纜和高性能PC相連才能工作,不過內向外追蹤技術(Inside-out Tracking) 對于Vive以及Rift來說是重要的一步。集成在VR頭顯內部的內向外追蹤技術能精確地定位用戶以及周圍物體的位置。
臉譜的Santa Cruz在內向外追蹤技術(Inside-out Tracking) 正在這方面迎頭趕上。與此同時,谷歌正在和聯想合作,高通也在這方面將追蹤技術分享給像HTC這樣的廠商。
內向外追蹤技術能極大地提高便捷性,這對于擴大VR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不過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該技術和另一個關鍵技術——無線傳輸,進行結合。
無線傳輸
無線頭顯有多種路徑。背負式處理單元就是其中一種。這種處理單元通常集成了電池和無線傳輸裝置,并且可以穿戴在用戶的身上。處理單元可以通過無線傳輸,在PC以及頭顯之間進行大量的數據交換傳輸。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將處理能力也集成到傳輸單元之中。這種方式也可以通過背帶穿戴在用戶的身上。
雖然第二種方式更便攜,不過對于那些已經擁有高性能PC的用戶來說,第一種方式顯然更廉價。
來源:913VR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