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要給《聲臨其境》潑點冷水水煮娛
如果要評出2017Q4熱度最高的綜藝,非話題不斷的《演員的誕生》莫屬。此后便不斷有傳聞稱湖南衛視將上線《我是演員》,與浙江衛視對打。
進入今年,《我是演員》沒盼來,湖南衛視倒開了檔名為《聲臨其境》的節目。
這個打著“中國首檔原創聲音競技秀”的綜藝,模式上有點像聲音版《演員的誕生》。節目組每期會邀請四組臺詞功底深厚或聲音動聽的演員和配音演員,現場比拼配音能力、臺詞功底及與年輕演員的互動搭檔實力。
比如第一期,便請來了趙立新、周一圍、潘粵明、張歆藝。
趙立新可以說是這期碾壓式的存在。不論是譯制片《魂斷藍橋》還是英文配音《功夫熊貓》,他的詮釋讓不少觀眾驚嘆。
而周一圍配音《梅蘭芳》里的十三燕(王學圻飾),全程吊著嗓子將角色的驕傲、不露悲喜表現得十分到位,甚至讓人分不清究竟是配音還是原音。
最近因《白夜追兇》大火的潘粵明,則劍走偏鋒來了段喜劇配音,逗得觀眾哈哈大笑。
即便是最初不太被看好的張歆藝,在給《甄嬛傳》中的華妃配音時通過聲音展現這個女子的怨與恨,也刷新了不少人對她的印象。
演員們賣力的呈現,加上節目模式的創新,讓《聲臨其境》一上線,就收獲了很多認可。截至目前,節目上線3期,播放量近3億,豆瓣評分8.3。“雞皮疙瘩”、“聲音太好聽”、“有魅力”等評價多次出現在評論區。
而同為“演技綜藝”,又同在播出期,將《演員的誕生》和《聲臨其境》放一起比較也在所難免。不少媒體、觀眾評價《聲臨其境》吊打《演員的誕生》。
但隨著節目的持續播出,質疑也隨之而來。“這檔節目究竟是考驗聲音的表現力還是演員的臺詞功底?”“本以為是將配音演員推到臺前,沒想到全是影視演員。”
刺猬君也觀看了《聲臨其境》前三期節目,不得不說,作為國內近幾年少有的原創綜藝,它的節目題材與形式給目前疲軟的綜藝市場帶來了不少驚喜。
不過,亮點很多,槽點也有。所以,為“國產綜藝操碎了心”的刺猬君今天要給《聲臨其境》潑點冷水,以期它能越來越好。
《聲臨其境》的規則很簡單,無非是通過三輪比拼,選出本場最吸引你的聲音。但節目最讓人疑惑之處在于,它究竟想要呈現的是什么?
如果是聲音的表現力,目前出現的聲音大咖,除了點映篇的葉清(香港配音演員)外,全是影視劇演員;如果是演員的臺詞功底,那為何宣傳片和宣傳文案中不斷出現的又是國內著名配音演員、擬聲師?
宣傳片畫面
要知道,配音演員和影視劇演員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職業。
配音演員是通過聲音這一個渠道,再現原片中的人物形象,每個角色千差萬別,配音演員的表現也要千變萬化。比如《何以笙簫默》中的何以琛、《老九門》中的張啟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夜華等性格迥異的角色,配音均為邊江。
以上角色均為邊江配音
影視劇演員的表演則是“聲臺形表”的綜合呈現。“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用來為整個表演增色,在這一過程中演員不用對聲音進行過多的修飾和偽裝。如果演員嗓音不好、語言不標準或不符合角色性格的要求,后期可由配音演員來完成。
前幾年的熱播大劇《羋月傳》中孫儷的配音便由季冠霖擔綱,但觀眾在觀看時卻不覺得違和,是因為孫儷的表演將角色立住了,而季冠霖的配音則讓角色變得“有味”。
總結起來一句話:演員的聲音是“做自己”,配音演員的聲音則是“做別人”。
其實,從參加《聲臨其境》的嘉賓反應來看,他們也是有些迷糊的。點映篇中葉清便有些不知所措,本以為來的都是同行,沒想到面對的是王剛、侯勇、潘粵明。第二期張鐵林與寧靜就演員是否該使用配音看法不同。張鐵林認為配音就是有二次創作的功能,寧靜則有些抗拒,害怕“音”和“戲”接不上。
節目總導演徐晴此前在接受骨朵網絡影視采訪時回應過這一質疑。她說做這檔節目的初衷很明確,就是要把配音行業帶熱。至于究竟是演員配音還是配音演員表演,無非是選誰來代表這個行業,這不是最重要的,最終的結果是大家開始關注配音行業了,就夠了。
其實節目組的這一做法也能理解。畢竟現在做節目的成本越來越高。《聲臨其境》要是一檔純配音向,請來的全是配音演員太過冒險。所以他們只能折中,請一些影視圈的“中堅人群”,讓他們用“聲音飆戲”,這樣至少團隊會心里有底。
《聲臨其境》的另一個槽點則在于“觀眾視角”的放置。
既然已經給每位嘉賓起了代號,第一階段“經典之聲”也類似盲選。節目組為何不像《蒙面唱將猜猜猜》一樣,將“懸念”玩到底? 現在是“新生班”和現場觀眾不知道嘉賓身份,電視、網絡前的觀眾則從一開始就知道了誰是誰。
如此一來,觀眾首先對每位嘉賓有了固有印象,之后由于和現場觀眾不在一個觀看維度,難以體會他們的感受,也由此出現了類似“‘新生班’太吵”、“觀眾演技浮夸”等吐槽。
至于最后一個環節“王者之聲”,4位嘉賓走到臺前共同演繹一個片段,臺子搭好、妝容搬上,可為了突出聲音,演員們在臺上只有小幅度肢體動作。要么放影視原畫嘉賓配音,要么嘉賓直接演起來,現在這樣,呈現效果不夠震撼,觀影效果也有點尬。
不過,即便《聲臨其境》目前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依舊不妨礙它是部優秀的綜藝。
團隊能關注到聲音這一領域,并且趁著近幾年有聲讀物、電臺App、ASMR(顱內高潮)的快速發展,以及日本聲優、國內配音演員逐漸走向臺前,順勢推出這檔節目,在題材和模式上就已經贏了。
或許是吸取了《演員的誕生》在演員挑選和賽制設置上引起的爭議。《聲臨其境》雖標榜為“競演秀”,卻極度弱化了PK的意味。節目少了沖突性,增加了觀賞性。而在嘉賓邀請上,導演避開了流量小生,盯上了影視圈中業務過硬,但塑造的角色總是離爆款還差點兒的人。
第二期節目播出后,不少觀眾吐槽不如第一期好看。可據網上爆出的節目錄制時間表,目前《聲臨其境》已播出內容的先后順序是:點映>第二期>第一期。如此看來,節目的整體水平還是呈上升趨勢的。
且第三期節目中新增了專家點評環節。節目組會邀請幾位聲音臺詞領域的專業人士參與錄制,在嘉賓經典片段呈現完畢后,對其進行評價。此外,最后的大秀環節增加了擬音師,嘉賓們的表演幅度也更大了。
據網上透露之后節目還將有女將專場、配音演員專場......希望這檔節目能盡快完善,找到最合適自己的生存之道,在收獲口碑的同時,也有漂亮的播放量。
畢竟,現在這個環境,國內能有一部題材新穎、稍顯深度且原創的綜藝節目,太難了。
來源:刺猬公社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