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銷量造假,互聯網電視的出路在哪里有態度
裁員、銷售數量造假,這是互聯網電視行業帖上的兩個新標簽。在樂視帝國坍塌后,互聯網電視行業隨即進入了寒冬。去年年底,看尚電視被內部員工曝出存在“強迫員工離職還不給工資”、“對近億供應商欠款不聞不問”等問題。
與此同時,風行電視深陷銷量造假的泥潭。有媒體報道稱,風行電視銷售兩年來,只賣出100萬臺,與其號稱3年銷售1200萬臺的目標相差甚遠。至此,互聯網電視的偽裝被無情撕掉。
謊言被拆穿后的尷尬
如果不是樂視資金鏈斷裂,互聯網電視行業的一些隱患也不會暴露。對此,有業內人士稱這是樂視引發的連鎖反應。在筆者看來,這更像是謊言拆穿后的尷尬。
不過,從2013年賈躍亭喊出“顛覆”的口號,并提出了互聯網電視的概念后,國內彩電行業確實經歷了一場革命。當時,以樂視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紛紛向創維、康佳、TCL等老牌彩電企業發起挑戰,武器是價格戰。說白了,互聯網電視的玩法,與網約車、移動支付等產品的玩法類似,用補貼的方式來收割用戶。
在網約車領域,滴滴成為了行業霸主,在移動支付領域則誕生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兩大巨頭。那么,互聯網電視行業為何沒有一個成功的逆襲者?五年的光影,互聯網電視就從盛世走到了死亡的邊緣。據2017年(第十三屆)中國平板電視行業大會公布的數據,2017年互聯網電視品牌整體份額已下跌至10%。而在2016年的時候,這一數字一度高達20%左右。在市場份額大幅下滑的同時,互聯網電視品牌負面消息不斷。
看尚強迫員工離職,風行智能電視銷量作假,樂視在融創系接盤后仍沒有走出死亡的陰影。盡管樂視已經復盤,但股價卻像過山車一樣下跌。最新消息顯示,樂視股價只有11塊錢,而此前樂視股價曾逼近200元的關口。也就是說,樂視股價現在已經縮水10倍,這無疑是一個很恐怖的消息。
事實上,陷入危機的并不止樂視、看尚和風行這幾個互聯網電視玩家,暴風和微鯨也在尋找盈利之路。在硬件補貼這條路走不通后,互聯網電視必須加速盈利。沒有利潤,互聯網電視隨時可能會倒閉,挑戰傳統電視品牌更是無從談起。
互聯網電視模式之殤
五個年頭,那些要號稱顛覆傳統電視行業的互聯網電視品牌,非但沒有打敗別人,反而自身難保。眼下,互聯網電視行業集體陷入資金鏈瀕臨斷裂的泥潭,這說明互聯網電視的商業模式難以持續。
眾所周知,互聯網電視是輕資產的模式,即產品研發和生產外包出去,只負責產品銷售和后期的運營。準確地來說,互聯網電視更像一個貼牌方。不可否認,沒有加工廠,沒有龐大的研發團隊,這節約了很大的運營成本。然而,輕資產模式的硬傷對互聯網電視廠商的發展也是致命的。以樂視來說,電視由第三方代工,對智能電視的整個供應鏈就缺乏掌控力。正因于此,樂視電視經常會缺貨。
由于是代工的模式,互聯網電視廠商在供應鏈體系中的話語權就非常微弱。自2016年開始,液晶面板不斷漲價,截至去年6月,液晶面板的價格已經上漲了40%。加之前期互聯網電視硬件并不盈利,液晶面板漲價,很多互聯網電視廠商的虧損加劇。為此,樂視、小米等互聯網電視品牌開始漲價。然而,漲價仍然難以盈利,因為如果把液晶面板漲價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會影響產品的銷量,因為互聯網電視品牌的客戶群體對價格非常敏感。
相比之下,傳統的電視品牌,通過優化供應鏈體系,把液晶面板漲價成本攤薄。這樣一來,傳統電視廠商可以把液晶面板漲價的影響降到了最低。從市場反饋來看,在液晶面板漲價40%的情況下,傳統電視品牌的產品,價格僅上漲了20%。從這一角度來看,對供應鏈體系的掌控能力,已經成為電視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顯然,代工模式對互聯網電視行業的發展很重要。此外,對線上渠道的過度依賴,也是互聯網電視銷量低迷的一個重要原因。與其他產品不同的是,電視是一款體驗性非常強的產品。傳統的電視品牌雖然也拓展了互聯網渠道,但銷售主力仍舊是線下渠道。
無論是研發,還是制造和銷售,互聯網電視所倡導的輕資產模式,并不接地氣,更不符合電視行業的發展,樂視的困局足以說明問題。殘酷的現實面前,生存已經成為互聯網電視面臨的首要問題。要想生存,互聯網電視行業必須尋找一個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來源:藍鯨TMT網 作者:賈敬華)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