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3家存管銀行通過互金協會測評 網貸合規再起波瀾新金融
國內P2P平臺的銀行存管之路,真可謂是一波三折。
早在2016年8月,銀監會等多部委聯合下發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就明確要求,網貸機構應當實行自有資金與網貸資金隔離管理,并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作為網貸資金的存管機構。
在這種大背景下,各家P2P平臺便著手辦理銀行存管業務。
就在不少平臺冠相慶上線存管系統的時候,從去年6月開始,上海、深圳、福建等地方金融主管部門又陸續下發《征求意見稿》,要求選擇在轄區內設有經營實體且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進行客戶資金存管。
這就是所謂的銀行存管屬地化。該政策一出,上述地區不少P2P平臺只能重新選擇合作銀行進行資金存管。
到了2017年底,網貸合規進入最后半年的“生死競速”,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關于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通知》,又讓各家P2P平臺緊張起來。
根據《通知》要求,網貸機構應當與通過網貸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的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測評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資金存管業務合作。這意味著,此前完成存管的P2P平臺可能不得不再次更換合作銀行。
每日金融隨機采訪網貸從業人員的時候,不少人對《通知》中提到的“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測評”不明覺厲。那存管業務測評究竟指的是什么?目前有哪些機構通過了存管業務測評?存管業務測評又會對網貸合規造成哪些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據成都知名P2P平臺錢增增副總吳峰介紹,中國互金協會將作為本次測評工作的執行部門,具體負責制定規則、資料收集、實施評審、結果匯總等工作。首批測評對象主要是去年11月之前就已開展存管業務且有網貸機構上線的商業銀行。而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對整個測評工作進行檢查監督,并負責政策指導。
如何進行存管業務測評?
吳峰表示,本次測評將采用評級制,商業銀行先自查再參加測評,首測未達標的商業銀行可在測評通知書下達后的三個月內提交再次測評申請,不過再次測評機會只有一次。測評內容包括銀行存管門檻、資金賬戶開立、交易信息處理和交易密碼驗證等等。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有民生銀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徽商銀行、包商銀行、上海銀行、江西銀行、廈門銀行、新網銀行等幾十家商業銀行報名參與測評。
根據《通知》要求,首批測評對象主要是去年11月之前就已開展存管業務且有網貸機構上線的商業銀行。至于目前沒有開展資金存管的商業銀行能不能參與測評,《通知》中沒有做出明確的表述。
那通過本次測評的商業銀行,是不是就一勞永逸,可以長期開展存管業務了呢?
“這也不一定”,西南某銀行負責測評對接的人士對每日金融表示,根據他們得到的消息,通過本次測評也不意味著就拿到了長期“免測金牌”,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會對測評達標的銀行不定期的進行抽檢測試。
最后我們說一下,突如其來的銀行存管測評,會對網貸合規造成什么樣的影響。每日金融綜合發現,目前P2P平臺主要擔心的問題是,“如果我上線的存管銀行沒能通過存管測評,咋辦?”
錢增增副總吳峰就認為,這確實是一個問題。而中國互金協會暫時也沒出臺相關政策,應對有的銀行通不過測評的情況。“如果這中間的變數太大,肯定會對網貸合規造成影響,再延期也不一定”。吳峰表示,目前大家只能靜觀其變,關注測評進度的同時,時刻與主管部門保持溝通。
據悉,中國互金協會已對多家商業銀行開展測評工作,但測評進度不詳。最近還有消息稱,在首批參與測評的銀行名單中,只有三家通過了存管測試。
消息是真是假,只能坐等中國互金協會的公示結果。如果此消息屬實,那對目前已上線銀行存管的600多家P2P平臺來說,網貸合規之路或將更加漫長。
【來源:每日金融】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