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助力“區塊鏈+”場景應用加快落地新金融
2018年伊始,區塊鏈技術因其在多個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而備受資本市場追捧,還未實現盈利,相關股票就大幅度飆升。對于區塊鏈在資本市場引發的熱潮,監管部門保持了高度關注,對部分疑似蹭熱點的企業進行點名。
區塊鏈是什么,能用來做什么?在近日由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億歐公司和文通鏈聯合主辦的區塊鏈金融落地應用2018開年高端論壇上,太一云科技副總裁、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甘國華提到,如果說蒸汽機改變了生產方式,互聯網改變了交互方式,那么,未來區塊鏈將改變的是價值方式,區塊鏈對于世界的改變主要是通過改變公司組織形式、商務合作方式、社會治理方式來體現。同時,甘國華認為,如果說2017年是區塊鏈技術應用元年,2018年各區塊鏈企業將加速前行,“區塊鏈+”產業各個場景的應用有望迎來落地。
但是,也有不少參會人士向記者表示,區塊鏈技術當下并不成熟,資本市場概念炒作的嫌疑很大,目前還沒有上市公司能真正受益于區塊鏈革命。
數字貨幣停止交易 擠出經濟泡沫“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結構應用于現實中可節省大量的中介成本;不可篡改的時間戳特征可解決數據追蹤與信息防偽問題……”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區塊鏈正成為下一代金融科技的代表,將給市場帶來巨大想象空間和顛覆感。
2016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同年年末,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區塊鏈與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深度學習等新技術,成為國家布局重點。2017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首個區塊鏈標準《區塊鏈參考架構》……隨著行業規范性指導文件的陸續出爐,區塊鏈支持政策逐步清晰明確,區塊鏈產業化進程再提速。
區塊鏈能用來干什么?據了解,目前,區塊鏈盈利模式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和發行數字貨幣有關,包括開賭場的和賣礦機的;第二類是利用區塊鏈的技術做行業應用,包括做產品化的和做項目集成的。
“由于目前區塊鏈技術是以開源的模式在發展,這就決定了這個技術的入門門檻比較低,各家都不具備排他性的核心技術。”一位從事區塊鏈研究人士認為。
針對前一類現象,2017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曾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指出,代幣發行融資(ICO)行為涉嫌非法集資、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發售代幣票券等違法犯罪活動,任何組織和個人應立即停止從事ICO。
近日,對于2018年開年以來的“區塊鏈概念股”連續漲停的現象,上交所等監管部門也保持了關注,并于1月11日先后對游久游戲(600652,股吧)就區塊鏈事項進行問詢。
1月12日晚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更是發布風險提示稱,隨著各地ICO(首次代幣發行)項目逐步完成清退,以發行迅雷“鏈克”為代表,一種名為“以礦機為核心發行虛擬數字資產”(IMO)的模式值得警惕,存在風險隱患。
面對監管部門的接連施壓,飛天誠信(300386,股吧)、高偉達(300465,股吧)、暴風集團等部分上市公司紛紛緊急澄清或發布提示風險公告,與區塊鏈業務撇清關系。
諸如“萬向”“布比”等區塊鏈技術實體企業則明確表示,區塊鏈技術應用在高新實體產業,它的發展需要腳踏實地的實干方可達到價值實現,現階段,國內區塊鏈技術發展需要的是切實的經濟與技術支持,而不是過山車式的泡沫經濟回報。楓玉科技創始人王運嘉也呼吁,區塊鏈技術應該正本清源,為應用服務。區塊鏈的發展應該長在陽光下,要合法合規。
多個技術應用場景有望落地 服務實體經濟
離開了數字貨幣,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通過其去中心化的理念建立起一種不需要第三方的信任機制,在銀行、證券、保險、分布式存儲等行業和領域得到了積極實踐與應用,許多大公司紛紛爭相布局。
2017年12月,在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組織召開的區塊鏈發展應用業務研討會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也曾公開對外強調,但是,區塊鏈不能與虛擬貨幣以及ICO(首次代幣發行)等同起來,區塊鏈去中心化、開放性、信息不可篡改性等顛覆性特征可應用于多個場景,比如,支付清算領域、征信領域、權益證明、證券交易等領域。
“區塊鏈概念最近被高度關注,但市面上大應用多場景還處在概念驗證階段。在過去一年多,基于安鏈云,眾安科技已經形成數十個產品和解決方案,并在航空、農業溯源、金融、保險等多個領域首先落地區塊鏈應用場景。”在此次論壇上,眾安科技區塊鏈研究總監宋文鵬表示,眾安科技基于區塊鏈+物聯網的防偽溯源解決方案首先應用在農業養殖業中。其扶持創業公司連陌科技落地了國內首個基于區塊鏈養殖項目——步步雞,基于區塊鏈和物聯網保證每只雞從雞苗到成雞、從雞場到餐桌的過程中,所有產生的數據都被真實記錄,真正實現每只雞的防偽溯源。
“區塊鏈其實是多種技術的黏合劑,類似于底層的操作系統,搭載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上述農業養殖防偽溯源方案就采用了區塊鏈、物聯網、防偽技術、安全多方計算和隱私保護數據挖掘等多種技術。”宋文鵬說,養殖資產鏈上化的實現將創造新的金融場景,比如鏈上資產數據可為農業貸款、農業保險等提供風控等參考,撬動農村金融市場。養殖資產量化在區塊鏈網絡上,用于征信就非常有效,可以協助中小金融機構完成授信。
此外,宙斯盾利用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共識算法、密碼學等特征,與傳統保險相結合,構建了一個分布式智能保險集市。
據悉,該系統主要是通過將保險業務數據上傳鏈上,利用區塊鏈上信息真實、不可篡改等特征解決保險行業中“我是我”的痛點問題,在區塊鏈上的數字身份不可改變、移除、編輯或是偽造。同時,宙斯盾系統還結合智能合約功能,將保險合約代碼化,設計更加便捷的保險方案。利用智能合約功能,配合汽車、交通事故、電子病歷、個人信息等領域的數據管理,提供一種顛覆性的保險理賠服務。
“例如,將智能合約和航班信息管理結合,就可以提供一種新型的飛機延誤保險。這樣一來,可以大大節省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提升用戶的體驗式。”宙斯盾聯合創始人謝少帥向記者表示。據悉,該系統將于2018年8月推出第一個版本,整個版本上線的終期為10月。
“任何一項顛覆性技術崛起的時候都必然伴隨泡沫,但這恰恰說明這個行業有機會。”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咨詢在發布2018年科技產業十大趨勢時指出,2018年區塊鏈商轉測試將篩選出可大規模應用的案例,并從實操階段躍進至商用部署階段,可預期的是,在應用領域上,金融產業將先行推動;同時,在標準制定、監管者參與等因素下,競爭激烈的區塊鏈平臺也將逐漸整合以實現該技術價值,促使商業應用擴散至金融以外領域。
在甘國華看來,“如今區塊鏈正從1.0數字貨幣時代過渡到2.0智能合約時代,具有共識記賬、密碼安全、復式存儲三大功能的區塊鏈技術有望被應用在交易支付、存證溯源、數據總線三大方面。
甘國華表示,區塊鏈將來的發展趨勢將會沿著六個方向進行:一是區塊鏈的應用對象向多樣化發展。二是技術向縱深方向發展。三是區塊鏈跟其他技術進行混搭,或者融合。四是聯盟鏈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大。五是主體鏈、數據鏈和數字貨幣鏈將成為基礎設施鏈。六是國內國際兩個方向同步發展。
【來源:金評媒】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