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易到重啟“補貼戰”,滴滴、神州們答應嗎?有態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比共享單車市場的合并傳聞、倒閉風潮,這段時間,網約車市場顯得較為平靜。
不過,2018年一開局,這波寧靜被跨界入局的美團和重裝上陣的易到給打破了。美團承諾給予司機和乘客高額補貼,業內人士預計總補貼金額超過5000萬元;而易到則是將部分車型抽取傭金比例下調至冰點5%,這讓專車司機們無不躍躍欲試。
美團和易到如此在網約車市場“撒幣”,滴滴、神州等這些網約車“大佬級”玩家會應戰嗎?
大力補貼搶司機
繼南京試點滿10個月之后,美團正式在全國七大城市上線打車接口,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2017年12月28日,美團打車打出“何時開通,你說了算”的口號,承諾在報名達到20萬人之后就開啟端口。而且,除了在南京給司機每單平均補貼20元左右,在上述仍未開通的城市,美團打車也承諾對早報名司機給予金額不等的獎勵。
比如美團打車上海站,2018年1月10日,頁面顯示距離上海站上線還差11萬余人報名。在頁面下方,也顯示了乘客和司機不同的獎勵。以司機為例,前2萬名注冊并通過審核的司機,三個月零抽成,只收取每單0.5元的平臺信息費。有業內人士預估,這樣補貼如果乘以7座城市的規模,其補貼金額估算在5600萬元左右,在市場趨于平穩的今天,這絕對算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不過,最近有消息爆出,因尚未取得開展網約車運營的資質,美團打車近日被北京、福州等地的交通主管部門約談,或影響其開通時間。
同樣,2017年年中深陷“提現難”風波的易到在被韜蘊資本接盤后,沉寂了一段時間。今年1月1日,易到宣布重大運營調整,將平臺四大車型之一的Young車型變為易達車型,并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等7 個城市下調易達車型車主端傭金,傭金比例調整為5%。
易到公告顯示,易到此前抽取傭金的比例為21%。5%被認為是行業最低的傭金比例,這樣“打破行規”的做法是不是意味著易到又要燒錢了?韜蘊資本CEO溫曉東表示,從每一單的角度來說,收5個點的傭金并不賠錢,錢會主要花在擴大市場份額上,
“2017年6月剛接手易到時,我們判斷大概把易到的現有問題解決會花20~30億,實際比我們的判斷要多一些。2018年,我們準備再增加約2倍的投入。”
“這次的補貼主要集中在司機端,說明在經過一系列政策之后,司機資源炙手可熱,有了司機,乘客就叫到車了,叫到車體驗就會上升。當然,正如此前一樣,一旦市場和規模穩定下來,補貼就可能停止。”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
哪有補貼就去哪開
在網約車市場,傭金話題一直飽受爭議,司機們之間也樂此不疲地探討著各家平臺傭金的高低。以滴滴和易到為例,目前,滴滴快車平臺端扣取司機20%傭金,司機每周二可提現;易到平臺端針對易達車型收取5%傭金,其余車型收取25%傭金。
輾轉于滴滴、首汽、易到、神州等多家網約車平臺的上海司機高先生,在一個將近1500人的網約車司機QQ群中,被大家公認為“技術顧問”。高先生對網約車市場有著一套自己獨特的觀點,他認為,對司機群體來說,網約車平臺的好壞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每個車主的情況各不相同,開著不同的車型,平臺的適用程度也有所不同。“未來美團打車進入上海,幾家網約車平臺為了爭取市場,很有可能再次加大補貼力度,引發價格戰。”對于像高先生這樣的司機來說,他們還是比較享受價格戰的,能多賺點錢、多點補貼是件好事,
“現在,滴滴對乘客補貼力度減小,乘客乘坐快車、順風車的費用開始和出租車持平,所以乘客很有可能回歸到乘坐出租車的陣營。對我們司機來說,如果單子少了,有點補貼拉高收入也是不錯的。”
在美團打車開啟的第一站——南京,也有一些出租車司機因為補貼而轉投了美團。在他們看來,哪里有補貼,就去哪里開。“如果補貼沒了,大不了再回去開出租車。”一位南京的美團打車司機這樣告訴《IT時報》記者。
在易到也是如此,據《IT時報》記者了解,通過降低易達車型的傭金,元旦過后這幾天,易到的總單量提升了五六倍。“易到今年從底層的運營策略開始改變,今年易到的目標是大概日均100萬單。”溫曉東告訴《IT時報》記者。
補貼是“歷史倒退”?
和司機相比,已經經歷過一輪補貼大戰廝殺的網約車平臺要理智一些。
即使是被認為變相補貼的易到,在溫曉東看來,網約車的下一輪戰場不會玩補貼戰、融資戰。
“補貼,是最直接的,可以在短時間內回籠一部分客戶或乘客。但是我覺得用戶應該可以持續用一個比較合理的價格來用車,而不是我給你多少錢讓你來用,然后我再想怎么把我給你的錢收割回來。”
至于未來會不會補貼,溫曉東表示,現在易到在推行城市合伙人制度,在每個城市的最高負責人是城市的合伙人/城市總經理,具體運營安排由他們根據當地的一些特點確定。
大量用車需求沒有被滿足、資本熱衷這個領域、沒有一個行業能被一家公司長期占據……因此,網約車市場的新玩家如大眾出行、斑馬快跑、呼我出行也不少。但如果玩家多了,豈不是又要開戰?一位業內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如果重新開打補貼大戰,其實是歷史的倒退,很難收手,“在各地發布網約車細則之后,市場已經進入了‘戰后重建’的狀態,政策合規、乘客安全等都在步入正軌,對于新入局者來說,不應再破壞這種態勢。”
在神州優車相關人士看來,相較于2015年的“拼補貼”,網約車行業逐漸告別價格戰、補貼戰時期的瘋狂擴張,進入比拼線下運營及服務的平穩期,市場運營以及合規運營成為各大網約車平臺的主要競爭點。(本文作者為IT時報記者潘少穎、見習記者劉慧瑩)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