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幣安的小秘密:自導自演“擊鼓傳花”游戲新金融
2017年上半年,“ICO旋風”席卷全球,一年暴漲1500倍,這種觸目驚心漲幅也驚動了政府,9月4日政府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ICO在國內被認定為非法集資,被全面禁止。
而以幣安為首的,注冊地在香港的交易場所并未受到打擊,仍然在利用各種工具,扶持ICO業務。憑借著金融自由港的庇護,低調的上演著收割的大戲。
有些貨幣生來就是沒有價值的
2018年1月,曾經以搞笑為目的發行的“狗狗”幣再也不是一個笑話了。據福布斯網站報道:“狗狗幣”的市值剛剛達到了20億美元。在過去的兩周里,這種加密貨幣的市值漲了一倍。
“狗狗幣”是美國的兩個程序員發明的,他們自己都承認,創造這種“貨幣”只是為了好玩兒,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但現實確是這種毫無價值的東西,卻像傳銷組織手中的“道具”一樣,被賦予了各種離奇的幻化屬性,被盲目的追捧者賦予了20億美元的估值。
究竟什么是ICO呢?
就本質上而言,ICO就好比是發行新股,只是把所發行的標的物由證券變成了數字加密貨幣。
用戶用自己的法幣或者是其他資產,換來發行方所發行的代幣,而這種代幣很大程度上是毫無價值的廢紙,投資者唯一能夠獲得的就是一個夢想,一個后面加入的接盤者,會用更高的價格解盤的夢想。
幾乎所有的ICO項目都無法分辨發行人是否在非法套現,有的ICO項目空有故事,無法落地,投資者極易受到損失,因此我國將其禁止。
但是在國外,ICO還未被禁止,很多國內的ICO項目紛紛逃離國內,轉而在海外發行。發行完成后,就堂而皇之地上線數字貨幣交易所。以目前全球數字貨幣交易所龍頭幣安交易所為例,其上線了近200個數字貨幣交易對,其中有逾百種涉及山寨幣。
注:此前我們在報道中已經講明,幣安等電子貨幣交易所,發明了一種新的玩兒法即幣幣交易,跳過了政府禁令。在中國的普通投資者,目前仍然可以繼續參與加密貨幣交易。
而設立在海外的民營交易所,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盈利,幣安的一大收入來源就是ICO發行費和上線交易所的上幣費。對數字貨幣創設者而言,只要能夠發行就血賺不虧,對幣安而言也是一樣。
在這個鏈條中,沒有人能夠說清楚也沒有人在意,新發行的貨幣是否有存在價值;交易本身不受任何人的監管。就好像上面所講述的“狗狗幣“的例子,一個胡亂講出的故事,只要經過包裝,就能夠輕松的“募集”到巨額的金錢。
在巨量的經濟誘惑面前,誰還會在意這些呢?哪怕誰也說不清楚,這與傳銷到底有何區別,誰也無法分辨出,這樣做是否合法。
在新的幣種上線后,項目的信息披露全憑項目方的自覺,對市場中的普通投資者來說,新的貨幣幾乎無從判斷是否真的有價值,投機者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我不要成為最后一棒就好。
而從以下事件中,足以窺探加密貨幣ICO市場亂象的冰山一角。
交易所也發ICO幣?若能自己印錢,為什么不呢
作為區塊鏈行業的一員,幣安同時也發行了自己的ICO產品幣安幣(BNB),并上線了交易所,其發行總量恒定為2億個,對外公開發行1億個,且永不增發,毫無疑問,幣安自己必然是BNB的最大股東。無疑是又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典型案例。
幣安幣是基于以太坊發行的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數字資產,而一篇《10分鐘搞定ICO》的文章寫明,以太坊平臺只需簡單修改便可以分離出一種新幣,只要照著該文章的步驟執行,最簡單的ICO幣便誕生了。
雖然不可臆測BNB的制造原理,但是幣安強行綁定了BNB的使用價值。
幣安稱,平臺上參與交易的用戶,無論交易何種代幣,在需支付交易手續費時,如持有足額BNB,系統會對所需支付的手續費進行打折優惠(第一年50%,第二年25%,第三年12.5%,第四年6.75%,第五年無折扣),并按當時市值折算出等值BNB數量,使用BNB完成手續費的支付。
另外,為了維持幣值BNB還有回購機制:每個季度將幣安平臺當季凈利潤的20%用于回購BNB,回購的BNB直接銷毀,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人為制造概念和稀缺性以方便炒作。
目前,BNB的市值最高位列所有數字貨幣第十五名,以目前BNB一枚143元的價格計算,幣安就已經坐擁143億元資產,而代價就僅僅是自己印刷的幣安幣。
交易所扶植ICO幣 收割散戶全過程
據幣安交易所數據顯示,新型數字貨幣“波場”(TRX)在去年12月月初只有0.0022美元,在1月4日漲至峰值的0.2728美元,“月賺百倍”再次刷新了幣圈三觀,總市值一度沖進數字貨幣前十,而”波場”價格短期內暴漲是交易所的營銷助推行為導致。
“波場”和幣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8月22日,“波場”在幣安交易所5億枚“波場”幣搶購,53秒就被搶購一空。而在9月4日,央行開始打擊ICO,創始人孫宇晨便選擇“攜幣跑路”、“滯美不歸”,淪為“幣圈賈躍亭”。
對于孫宇晨的ICO之路,過程之粗糙,手法之拙劣,在此不再細表,而在其跑路之后,“波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傳銷幣(等人接盤求解脫)、空氣幣(連空氣價值都不如)。
而在如此情況下,幣安還是自作主張地上線了“波場”,通過以下波場(TRX)的日線圖,可以看到低迷的交易量到了12月中旬就莫名拉高了。
一個傳銷幣為何能得到如此的市場青睞?據悉,在波場拉升前夕,幣安交易所為了提高TRX交易量舉行了一系列的交易營銷活動,甚至以送出瑪莎拉蒂、奔馳等作為誘餌,誘導用戶進行交易。
新浪財經了解到,幣安交易所在官網還公布了獲獎名單,前十名用戶交易量超過20000枚比特幣,毫無疑問,如此成交量下的手續費收入早已覆蓋了獎勵成本。
而營銷活動也成功吸引了資金的注意力,價格連續拉升。在1月4日,波場幣創始人孫宇晨發推稱“下周將與一家非常著名的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就因為這條不明不白的消息“波場”價格升至了最高點。
之后的事情看K線圖也都知道了,從高位下挫70%有余。截止2017年9月27日,在孫宇晨跑路之際,通過查閱數字貨幣信息網etherscan可知,前5大錢包持有“波場幣”的比例高達90.9331%,市面流通的“散戶”的比例僅為9%,流通市值不足4500萬元,甚至還有一個占比超過50%的“波場幣”錢包,而錢包的持有人則不得而知。
但是到今天1月15日,波場幣的持有情況已經大幅改變,最多的錢包僅持有34%。投資者猜測孫宇晨已從高位套現近3億美元。
從參與ICO發行到后期的拉升,交易所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媒體之前報道稱,海外的交易所之所以喜歡如此大力地推廣代幣,一方面是獲取高額手續費,另一方面,代幣項目組一般也會贈送一定數量的幣作為上幣費,也就是說,交易所自己就是相關代幣的一個持有人,此舉無疑是一舉兩得。
監管之下的股票交易所,尚且七虧二平一賺,高風險的ICO又會有多少人血本無歸,平臺出逃海外之后,在無人監管的環境之中,這場非理性的投機盛宴究竟還能走多遠?
【來源:新浪財經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