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下走到了地上,嘻哈還可以一直freestyle嗎?水煮娛
PG One絕對是娛樂圈的一個特例。
“成也嘻哈,敗也嘻哈”用來形容他是最貼切的。從爆紅到黑料纏身到口碑坍塌、路人側目,他應該算是用時最快的明星。
或許是因為《中國有嘻哈》冠軍頭銜,或者是馬蘇等眾多娛樂圈明星的打call和粉絲的寵溺,也或許真的就是像他所說受“嘻哈和黑人音樂影響深厚”。
從地下走到臺上,PG One并沒有學會克制,反而一直放大自己“龍傲天”一般的性格,“火花帶閃電”的走上了放飛自我的路。
一直活在過去的freestyle 才會輸掉了自己的未來
地下Rapper和“地上明星”一直都是界限分明的。
中國的嘻哈說唱來源于歐美,發展于“地下”(underground),歌詞多含性、暴力、低俗、種族、社會問題等因素,Rapper們也大都酷炫狂拽,目中無人。
然而,當你成為了“地上明星”,你就要學會收起鋒芒和地下的戾氣,接受條框的束縛以及主流價值觀的監控。
《圣誕夜》里的失格歌詞“純白色的粉末在板上走…在我出發之前,我們先要點上口”、“現今給你當禮物,穿上紅白色的打底褲”等等,這些在地下嘻哈圈里確實是尋常程度,有著沖破禁忌的快感與魅力,但與地上的社會環境,與國內傳統的價值觀念卻格格不入,也根本經不起大眾目光的審視。
PG One走到今天的地步,“負面歌詞”只是表因,究其根本,還是他和他背后的紅花會一直隨意的態度,打著“real”的旗號,繼續想唱什么就唱什么,想diss誰就diss誰,把過去的freestyle活到了現在。
因為《中國有嘻哈》而走紅的地下Rapper不止PG One一人,沒有誰的屁股是真正干凈的,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黑歷史”,也大都是桀驁不馴。但他們都比PG One活得聰明,看得清娛樂工業的構成,知道珍惜機會,自我收斂謹慎做選擇。
同樣被爆出吸毒TT,選擇低調避過熱度,并刪掉了所有可能和“不良”掛鉤的內容,后續出的音樂也大都勵志,或反映現實。而“雙冠軍”的另一位GAI也一改“有嘻哈”期間懟天懟地、耍黑臉的形象,主動下架了自己歌詞最有爭議的《超社會》,并將“GAI爺只認錢”的微博認證改成了“超級無敵GAI”。
也許在一些人的眼中他們是“假裝正能量的活著”,并不是真正的“keep it real”。但事實就是如此,中國特殊的文化環境、文化體制與嘻哈音樂之間有著天然對抗,雖然可以調和,但也勢必要閹割一些內容,放棄一些精神。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得到一些東西就一定會付出相應的代價。Rapper們選擇了享受明星帶來的名利,就必須履行義務,接受私生活、私德被監督的代價。嘻哈想要在國內發展壯大,不論是否真的會成為“數來寶”,但割舍是必須的。
歷史可以洗白 “失德”卻無藥可醫
對于PG One而言,侵權漫威“萬磁王”的商標,或是抄襲EXO歌曲《Playboy》,惹惱的主要還是粉絲,算是負面,但并不是導致他現在大潰敗的根本。“不尊逝者”和“負面歌詞”才是關鍵。
在因《中國有嘻哈》剛紅不久時,PG One就已經接連有負面爆出,其中最具爭議的,就是他在《地下八英里》比賽,小青龍battle時,多次用剛去世不久的姚貝娜做韻腳,稱“我送你去見姚貝娜”。這件事引發了姚貝娜經紀人、粉絲,以及眾多路人的不滿。
但直至今日,PG One都未曾就此事正面道歉反思。甚至有人爆出PG One在后來的活動中仍唱過這首歌。
雖然最后不了了之,但現在“負面歌詞”事件一出,這件事又再次被放到了臺面上。姚貝娜生前經紀人也再次發文稱PG One“自作自受!活該!!報應!!”
不能否認,伴生于幫派文化的嘻哈音樂,注定就是反叛主流的,嘲諷政治正確的,發泄的、偏激的、個體化傾吐的、追逐名望、拜金的、肉欲的。絕不是用來歌頌小美好的。但是無論在什么文化里,以侮辱一位捐獻了器官和眼角膜的逝者的方式去創作都是一種“失德”。
這兩起事件已經不是“中二病”“放飛自我”能夠搪塞,“臟話”或者一些過激言辭都是只是經典的“嘻哈意象”,是Rapper們為了押韻,為了技巧表達的需要,止于言論,而并不是真正的在侮辱婦女、教唆犯罪。
Zulu Nation(三大世界bboy聯盟之一)的創始人Africa Bambaataa曾說過,Hip Hop是peace(和平),unity(團結),love(愛)&having fun(享受樂趣)。是一種藝術類型,本質上是一種讓人積極向上的文化。
但現在,嘻哈在國人的眼中卻成了“物化、歧視女性”的代表,成了是一幫“不良少年”發泄內心,撕逼、diss的解決工具。
或許這一切與《中國有嘻哈》也有一定的原因。這個節目本身就是一個有爭議的節目,它的賽制流程,舞臺布景以及剪輯手法都與韓國的《show me the money》相似。不能否認,它在助推嘻哈流行上確實有著巨大的作用,但節目在價值觀引導和嘻哈精神的塑造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把Rapper之間的互撕作為收視的看點,告訴觀眾這就是所謂的嘻哈精神“keep it real”;允許PG One在節目中唱了那首點名道姓diss了多位Rapper的《H.M.E》,通過PG One將“無diss,不嘻哈”的觀念傳遞給觀眾。看似符合peace的“雙冠軍”,卻把整個節目變成一場披著“競技”外衣的鬧劇。
所以在“負面歌詞”事件爆出后,網上仍有大量粉絲為PG One洗白,聲稱“無臟話不嘻哈”認為PG One才是真的“keep real”。
再說“出軌門”事件,細節不究,圣誕節夜宿李小璐家,29號與李小璐同宿自己家,之前還被爆出與李小璐“挽手同行”。1月5號,賈乃亮取關PG One,并發長文,懇請媒體大眾給他和家人一些空間。徹底證實了出軌事件。
現在的他,在路人眼中的形象已完全可以跟宋喆相提并論。更有不少網友戲稱他應該改名叫“PG three”。
所以,對于PG One而言,引發眾怒的根源,還在于自身的“失德”,丟了做人的底線。
偶像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圈子里有這樣的一句話,“飯隨愛豆”,愛豆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粉絲的行為。看似荒唐,但從PG One身上,卻發現,也并非毫無依據。
2017年9月,有網友扒出了PG One陌陌賬號,并將他在國際禁毒日公然曬出疑似大麻的物質,并配文:約嗎?的推文截圖,發到微博上,一時間網上熱議不斷,后續也有更多網友爆料,指控PG One和其背后的紅花會吸毒、藏麻。
盡管如此,仍有大批粉絲為PG One洗白,稱“見過吸毒的人還這么胖的嗎?不都是瘦瘦的嗎?我不管,我家萬萬最可愛。”
甚至還有粉絲私信十堰市公安東陽分局,稱“明星吸毒你管得著嗎”。這條留言截圖至今仍被十堰市公安東陽分局官方微博置頂在首頁。
現今,《圣誕夜》負面歌詞事件爆出后,面對各方指責,粉絲在1月4號指出,幾段失格歌詞并非出自PG One之手,而是由紅花會另一成員貝貝創作。并圍攻貝貝微博,斥責其“敢做敢當”,甚至發布了大量帶有辱罵和人身攻擊的留言。
也許,粉PG One的人從一開始就知道這是一個壞孩子,但現在這些人中的部分也正在變成另一個壞孩子。
2017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正式實施。明確要求“演員、導演等電影從業人員應當堅持德藝雙馨,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加強自律,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雖然只是針對電影圈,也并未說明具體的懲罰措施。但結合近些年國家針對娛樂行業各項政策條令的出臺和對部分劣跡藝人的公開點名和封殺,可以看出,明星榜樣作用一直都是國家強調的重點。
畢竟演藝圈不同于別的行業,公眾人物的一舉一動對觀眾和社會有著巨大影響力,很多年輕粉絲本來就對偶像抱有盲目崇拜心理,當明星出現違反社會公德甚至違法犯罪行為,對觀眾特別是青少年群體容易造成極大的負面引導。
尤其是在現今社會,偶像對于大多數的青少年而言,就像是一種信仰。“仰視”過后就是“模仿”以及“愛慕”。他們的行為,他們的穿衣風格,言語舉止都成了爭相模仿的對象。
嘻哈盛行的當下,編著臟辮,穿著部分嘻哈明星同款,參加各種嘻哈音樂節,哼唱各類嘻哈歌曲的年輕人,不在少數。這就是所謂的偶像的力量。
這種力量具有兩面性,有積極的促動,也有消極的影響。也許要求每一個明星都要活成真正的“偶像”,確實有些苛責。但至少,自己的責任必須承擔。
PG One從地下走到地上,承載了多少地下嘻哈人的夢想。他比絕大多數的嘻哈人都幸運,撞上了千載難逢的好機遇,擁有了冠軍的頭銜和無數粉絲的支持。所有人都在等著他將嘻哈音樂發揚光大。
但現在的他,早已自顧不暇。
在道歉聲明的最后,PG One表了忠心,“嘻哈精神永遠是愛與和平”。但現在才開始向正能量靠攏,或許已經晚了。
幾大官方藍V聯合轉發,點名批評。新華網更直接指出“誰為低俗傳播提供平臺,我們同樣要對其說‘不'”。這就意味著PG One可能會被全平臺封殺。
也許摔得慘,才能認清作為一個偶像該承擔的責任,學會滿懷感激、心存敬畏去獲取大眾給予的喜愛,學會踏實做音樂。
來源:票房透視鏡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