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的“蠢事”和野心水煮娛

相信看到支付寶年賬單風波后,很多人感覺坐不住了:本想借這機會刷個存在感的支付寶,結果卻引火燒身,成了輿論質疑的對象。
昨天,支付寶的年賬單刷爆了微信朋友圈,滿屏的年度關鍵詞和年賬單收支給了新年里的年輕人一抹溫暖和樂趣。不過,一名較真兒的律師跳了出來,他說在支付寶的年賬單中發現了一行特別小的字—— " 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不但字特別小,而且已經幫你選好 " 同意 " 了。

這意味這什么呢?芝麻信用在無償用你的信息并提供給第三方,你還沒有權力撤銷第三方的信息查詢權。
這個做法,立即引來網絡上一陣口誅筆伐,芝麻信用當天深夜發微博稱做法 " 愚蠢至極 "。
實際上這不是支付寶第一次因為推廣事件而陷入輿論風波了,相信一年前那場 " 校園日記 " 生活圈的事情許多人也還記憶猶新,那次事件讓螞蟻金服董事長彭蕾親自出面道歉。
然而再往細里追究,這些事件和支付寶的野心不無相關。
年賬單風波與信用免押推廣
年初曬賬單,似乎成了支付寶用戶的一個傳統了。2016 年如此,2017 年也如此。只不過,前兩年都沒有鬧出多大的風波。
2018 年工作日第二天,與前兩年不同的是,2017 支付寶年賬單新加入了年度關鍵詞等,這激起了眾多網友的熱情,一時間朋友圈滿是支付寶的身影。
這個活動多熱呢?1 月 3 日 " 支付寶 " 三個字的微信指數為 970 多萬,日環比增長 359.58%。
然而就在當天下午,新浪微博認證為岳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的岳屾山在微博中稱,他在支付寶年賬單中發現了一行特別小的字—— " 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不但字特別小,而且已經幫你選好 " 同意 " 了。
" 這個賬單的查看和《芝麻服務協議》沒有關聯性,所以你選擇取消同意,依然能夠看到年度賬單。但如果你沒注意到,就會直接同意這個協議,允許支付寶收集你的信息包括在第三方保存的信息。"

根據協議,(芝麻)可以將用戶的全部信息進行分析并推送給合作機構;不僅如此,芝麻有權不支持用戶撤銷第三方的信息查詢授權。而且服務終止后,芝麻仍可繼續保留用戶的信息和數據;對于提供給第三方信息產生不良后果時,也一樣不用擔責。
這份解讀立即引來眾多支付寶用戶的關注,那些 " 看到了,但是沒取消 " 的用戶只能用 " 心情復雜 " 來形容。支付寶隨即招來一陣口誅筆伐。
當天下午,這一做法也招致監管層關注。財新報道,3 日下午央行支付司要求支付寶對此糾正并致歉。接近央行征信局人士稱,對于芝麻信用的這次營銷活動,亦正密切關注。
當天晚上 23 點多,芝麻信用官方微博對此事發文,稱 " ‘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這件事,肯定是錯了 ";同時也做出了反省:" 初衷沒錯但用了非常傻逼的方式,愚蠢至極。"
同時芝麻信用也給出了補救措施:如果不想在年度賬單中展示自己的信用免押內容,但又被默認勾選,可以在【支付寶客戶端 - 我的 - 芝麻信用 - 信用管理 - 授權管理】中找到 " 支付寶 " 這個選項,取消授權;如果之前并沒有開通芝麻信用,那么這次不管是被默認勾選還是主動同意,都不會因此而成為芝麻信用的用戶,所以也就不存在芝麻信用因此會收集相關信息的可能。
隨后 1 月 4 日 0 點 07 分支付寶官方微博也轉發了這條,并稱 " 我也不知道該說什么,一起承擔吧。"
從芝麻信用的回應中可以看到,這一做法的一個目的在于對 " 信用免押 " 的營銷。實際上信用免押是芝麻信用未來一段時間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2017 年 11 月 22 日芝麻信用發布消息稱,把消滅共享經濟中的押金作為現階段最重要的事,初期先行投入 10 億元人民幣,通過引入保險、運營鼓勵等多種方式,為商家打消后顧之憂。而且已經與共享充電寶領域街電、共享汽車領域一嗨租車等展開合作實現了信用免押。
芝麻信用總經理胡滔曾對外表示," 消滅押金,推行信用免押,是(避免共享經濟中押金不退)唯一治本的方法。"
為什么會花如此大的力氣來做這樣一件事情呢?從老對手騰訊的動作也可見一斑:2017 年 8 月,騰訊上線了騰訊信用分,被認為是芝麻信用的勁敵,只不過彼時騰訊信用分尚在公測中;3 個月后,一則重磅消息出現,11 月 19 日廣州用戶可憑借騰訊信用分申請摩拜免押金;緊接著再一個月后,12 月 18 日騰訊與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宣布深圳市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平臺正式啟動,用戶可免押金租房。
信用作為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基礎設施之一,已經成為互聯網金融巨頭的必爭之地。在共享經濟大興之時,信用免押是連接用戶和平臺的重要一環。在阿里的 " 大平臺 " 戰略之下,芝麻信用當然樂意成為一個信用的大平臺,信用免押既能聚集各大應用平臺,又能積累用戶數據,恰恰能夠完成這樣一個夢想。
只不過這一次,野心被絆了一跤。
消滅現金和背后支付爭奪戰
說起來,2017 年 8 月的 " 無現金支付 " 也一度引起爭議。
2017 年 8 月 8 日是微信的 " 無現金日 ",然而支付寶則在 8 月 1 日 -8 日推出 " 無現金城市周 "。
實際上早在數月之前,支付寶已經在做鋪墊:2 月 28 日,支付寶曾表示希望用 5 年時間推動中國進入無現金社會;4 月,螞蟻金服和聯合國環境署在杭州發起建立無現金聯盟,隨后杭州、武漢加入 " 無現金城市計劃 ";7 月,天津、福州、貴陽三個城市相繼又宣布加入支付寶的 " 無現金城市計劃 ",眼看 " 無現金 " 陣容不斷強大。
而為了這 " 無現金聯盟 ",支付寶將在 2 年內投入 60 億元,可謂大手筆。
然而就在兩方支付大戰正酣之時,問題也來了:在無現金支付中宣傳的 " 無現金 "" 消滅現金 " 等口號引來監管層注意。甚至有消息稱,央行已發通知,一些地區推進的無現金支付方式,與螞蟻金服等合作創建無現金城市等活動,其中的一些宣傳主題和做法干擾了人民幣流通,社會反響較大,對社會公眾產生較大誤解。而果商家出現拒收人民幣現金的行為,實際上他已經觸犯了法律。
7 月底,央行武漢分行約談螞蟻金服公關部負責人,要求無現金城市周活動中去掉 " 無現金 " 字眼;撤掉所有含有 " 無現金 " 字眼的宣傳標語等。
最后螞蟻金服不得不出面回應," 無現金 " 只是一個概念,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第三方支付機構都在提,而且這個概念從一開始就強調了不是消滅現金,而是在現鈔支付之外多了一種支付的選擇,選擇權在用戶和消費者。
巨頭如此中意于支付爭奪戰,無非是看中了支付在金融活動中的入口作用。支付是鏈接金融單位與商家、消費者的紐帶,掌握了支付的入口便掌握了金融單位、商家和消費者的大量交易數據。
如果單純依靠支付收取手續費盈利,支付公司必然不會如此下力氣。" 有了支付就會獲得客戶數據,就能打通理財,就能連接信用,有了在金融領域業務延伸基礎。"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稱。
所以這場無現金支付的背后,是一場巨頭對金融入口的爭奪戰。

生活圈事件和走不通的社交夢
支付寶的另一件風波要數 2016 年那場 " 校園日記 " 生活圈了。
2016 年 11 月底,支付寶悄悄上線了社交功能 " 圈子 ",這些 " 圈子 " 會根據不同人群特征邀請進入。其中有 " 白領日記 " 和 " 校園日記 " 兩個 " 圈子 " 只限女性用戶使用,男性用戶(芝麻信用評分不低于 750 分的)可以進行打賞或點贊。

初衷可能是為了社交娛樂,然而卻不能小瞧了一些用戶的 " 改造 " 能力。就在 " 圈子 " 功能上線不久后,支付寶首頁出現了大量女性自拍甚至大尺度照片來吸引打賞,照片出現的區域是在 " 白領日記 " 和 " 校園日記 " 兩個 " 圈子 "。
這一做法,隨即引來一片爭議。甚至被人稱為 " 一股曖昧低俗之氣在流淌 "。支付寶隨后出面回應,稱 " 圈子 " 是支付寶與合作伙伴在社群上啟動的一次嘗試,是版本升級的 " 灰度測試 "。
然而無論如何,這一回應也無法平息指責。無奈之下 11 月 29 日,螞蟻金服董事長彭蕾出面向公眾道歉,稱:" 自己做錯的事,永遠不要怪別人!" 并宣布支付寶 " 校園日記 " 等所有打擦邊球嫌疑的圈子立刻解散,并召集 22 位螞蟻管理團隊成員反思。
" 圈子 " 風波實際上還是阿里在社交上又一嘗試,只不過這一次夢想還是沒走通。在推出 " 圈子 " 之前,支付寶就已經進行過多次社交化嘗試,但并不成功。而經過這一件事,阿里再一次反省自己的長處和弱勢,就像彭蕾在回應中說的," 想清楚并寫下來,我們要什么不要什么,嚴格執行。"
盡管這次因年賬單又做了 " 蠢事 ",但也說明支付寶在商業之路野心勃勃,并開始不斷希望再下一城。
在巨頭相爭的時代,商場如戰場,企業需要行動派,公眾也樂于見到更有創意的產品,而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內打出的勝仗,會受到所有人的尊重。這也是所有激流勇進中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必須要上的一課。
來源:尋找中國創客 記者 :劉景豐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