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上班玩直播 職業道德不能消失在鏡頭之下水煮娛
蔣璟璟
近日,一段“護士上班期間玩直播”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江西萬年縣人民醫院一名穿著護士服的女子,上班期間用手機在某直播平臺玩直播,頻頻與網友互動,引發了網友的質疑和聲討。隨后,記者聯系萬年縣人民醫院,一位吳姓院長確認此事屬實。(澎湃新聞)
護士上班玩直播,類似事情已不是第一次發生。此類事件一再重演,或許已經很難說是一種巧合。從中,我們看到的是網絡直播對于“全場景”的深度滲透,以及“主播經濟”之于傳統職業道德潛在的蠶食效應。
梳理業已曝出的幾起護士違規直播事件,公眾很容易就能發現某些共性。這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點,顯然是涉事者的身份。無論是稍早前的榆林市第一醫院,還是此次的萬年縣人民醫院,上班時間玩直播的護士都被證實是“實習護士”。這一結果,當然不是找臨時工背鍋,而確實有著其邏輯必然性:相較于正式從業的醫護人員,剛剛走出校園走進“職場”的實習生,對職業紀律的理解無疑要淺顯得多,對網絡直播等新事物的興趣卻無比濃厚。
一個必須正視的現實是,如今許多醫護專業的畢業生,在成為執業醫生、護士之前,很可能已經是一位網絡直播的資深玩家,甚至是頗具影響力的人氣主播。這種前置的、預設的角色設定,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今后的職業表現。上班時間大玩直播的實習護士,內心深處想必更多還是將自己定位為“女主播”和“網紅”,而不是肩負職業責任、必須遵守職業規范的醫護人員。在此心理基礎上,她們自然是怎么博眼球怎么來。
通常而言,醫院內部的工作過程,都不會通過公共媒介平臺對外公開。在外人看來,這種封閉性、神秘性,恰恰構成了一種獨特的“吸引力”。上班直播的實習護士,恰恰就是利用了自己的職業身份,來滿足受眾的好奇心從而換取利益——對此行為,也許還不能簡單理解為玩忽職守,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已涉嫌利用職務便利不當謀利。之于此,各方似乎并未有清醒認知。
誠然,誰都不能否認網絡直播的創造性價值,也不能否認的確有許多人能夠同時當好一名職業人和網絡主播。但是,諸如實習護士上班時間玩直播等事件的頻頻發生,也在提示著我們另一個層面的風險:網絡直播的無孔不入,已經在沖擊著一些行業由來已久的職業倫理和秩序規范。鏡頭之下,與“封閉性”“神秘感”同時消失的,很可能是某一行業原本具備的可靠性和公信力。
來源:封面新聞 作者:蔣璟璟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