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隱退四個月后,翼龍貸債轉數量暴增十倍?新金融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即將在本周召開,有著“農村借貸第一”的翼龍貸也再度成為P2P行業內的矚目焦點。而這家互聯網金融公司之前能廣為人知,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老板名叫王思聰。
當然,此思聰非彼思聰。翼龍貸這位王思聰一直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但在今年8月份,王思聰將董事長之位交給了夫人張璇,自己轉任名譽董事長。正當年富力強,為什么要退居幕后呢?這與當時翼龍貸陷入債轉風波有關。
但不幸的是,四個多月過去,當初的債轉問題不僅未隨王思聰的隱退而得到解決,如今看反而愈演愈烈。年終歲末,大有一觸即發的架勢。
刻意隱瞞,債權轉讓數量暴增十倍
公開信息顯示,翼龍貸的債權風波發端于今年8月初,當時翼龍貸每天有超過50頁的轉讓債權,實際上根本無法實現債權轉讓。8月7日,其累計待轉讓債權標的接近800個。8月13日稍有好轉,其累計標的也超過了500個。
衡量平臺流動性,債權轉讓是關鍵指標之一,也是投資者選擇平臺的重要參考。隨著投資人不斷在網絡上反映翼龍貸債轉失敗的消息,債轉風波在8月份不斷延續。當時為了穩住投資者,翼龍貸債權轉讓專區不再顯示轉讓標的具體數量,代之以省略號,這一設定至今(12月25日)仍未改變。
不得不說,這是翼龍貸非常“雞賊”的地方,是對投資者非常不負責的行為。在這樣的頁面中,投資者很難了解平臺上債權轉讓的總體數量,并借以衡量平臺的整體流動性與投資價值。翼龍貸此舉,有故意蒙蔽投資者的嫌疑,不符合國家對互聯網金融平臺信息必須公開、透明的相關規定。
那么,既然不顯示具體數量,投資者怎么才能知道翼龍貸現在債權轉讓的真實情況呢?那只有一個最笨最難的辦法,一頁一頁數。
在小編幾乎將鼠標點殘、眼睛看花的努力之下,截至12月25日翼龍貸平臺上累積的債權轉讓情況清點完畢。其中,轉讓專區的私人轉讓標的共35頁,芝麻轉讓標的803頁(沒看錯,不是條,是頁)。以每頁十條轉讓標的計算,翼龍貸目前的債權轉讓標的數量共計約為8350條(手動清點,存在誤差)。
也就是說,翼龍貸的債權轉讓數量比四個月前問題爆發時,暴增了十倍不止。
看來,王思聰隱退幕后,并將董事會大換血,似乎并非是為了扭轉平臺的經營情況,而是另有隱情。那么,翼龍貸的問題出在哪兒呢?我們就先從翼龍貸的經營模式說起。
官司頻發,加盟商模式備受詬病
翼龍貸采取的是加盟商模式,意圖打造一個整合全國各市縣的加盟商的平臺。而據翼龍貸官方網站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1月,這家公司的全國加盟商共有1279家,覆蓋了超過全國1000多個區縣。
王思聰曾公開表示,加盟商模式即加盟商對借貸農民的信用進行初級審核,通過縣級加盟商對借款人進行家訪以及貸前、貸中、貸后的誠信調查。但采用這種模式對翼龍貸來說有利有弊,優點是可以快速擴張,迅速占領市場。而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加盟商管理難度極大,騙貸情況時有發生。
在伴隨著整個P2P行業的野蠻生長之后,翼龍貸加盟商模式中的缺點開始顯現,并在今年集中顯現。7月3日,滄州市新華區人民法院公布,翼龍貸一加盟商因侵占催收款210萬元,一審獲刑六年半。12月21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又公布了翼龍貸石家莊加盟商白玉托的職務侵占二審刑事裁定書。據了解,原審被告人白玉托犯職務侵占罪一案,于2017年5月31日作出(2016)冀0102刑初206號刑事判決書。被告人白玉托利用經手該公司小額貸款業務的職務便利,將貸款人償還給公司的錢款截留并侵吞,涉案金額逾570萬元,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涉案贓款570.71萬元,依法予以追繳。
加盟模式雖能較快地擴大規模,但小平臺缺乏類似大平臺的購物、社交等相關的大數據信息,發放貸款仍需要一單一單審核,雖然具有規模,但放貸的成本并無明顯優化。同時,網貸的風險本來就高于傳統融資渠道,加盟模式控制風險困難很大。
在加盟模式中,加盟商雖然不能接觸最終的貸款資金,但借款的審核以及各種額外收取的費用,都讓其獲得很多實際的權力,這自然對債權的質量產生影響,這從上述兩起公開宣判的案件中就可看出端倪。
項目風險高,翼農計劃打擦邊球應當警惕
翼龍貸目前交易額主要集中在“翼農計劃”產品上。根據翼龍貸官網披露的11月運營報告顯示,“翼農計劃”累計成交量18.11億元,占當月平臺累計成交量的83.6%。
翼龍計劃是聯想控股投資后首款主打產品,推出以來一直是翼龍貸的產品主力。目前來說,很多大平臺都具有理財計劃,投資體驗比散標好,利用投資人授權的自動投標和債權轉讓來實現,對于基礎資產進行展示和匹配,實現分散投資。
不過,雖然目前監管辦法并未明確這類產品不合規,但這種打包的投資計劃仍有打“擦邊球”的嫌疑。從監管層的監管思路來看,在債權打包的多種形式中,通過金交所實現債權打包已被明令禁止,而通過讓投資者授權平臺自動投標的方式仍處在模棱兩可的階段。而除了散標以外,網貸平臺上的活期產品、定期產品都涉及債權打包。
而相對于主打農村市場的翼龍貸來說,其中的風險更是難以預測。根據翼龍貸11月份的經營數據來看,其借貸資金主要用于糧食作物與牲畜飼養類項目,分別為37.6%和26.4%。俗語有云,“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在傳統農業生產及農產品市場中,糧食作物與牲畜飼養都具有很大的風險。翼龍貸平臺項目面向三農的借貸利率一般都在18%左右,其借貸資金能否及時償還本息,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一旦出現較大面積壞賬,加盟商催收困難又無力墊付,風險或將直接傳導至翼龍貸。
通過本文開頭所述的翼龍貸在債權轉讓所使用的“貓膩”行為來看,其資金及經營情況似乎正面臨著某種難以示人的問題,監管部門及廣大投資者也要擦亮眼睛,對隱藏的問題要有所警惕。而隨著金融監管的不斷加強,以及網貸監管細則的下發,網貸行業或將迎來較大程度的震蕩,對投資人的直接影響不言而喻,不可掉以輕心。
【來源:財經網】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