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整改進入尾聲,這六大雷區你千萬別踩金融
P2P行業整改工作自2016年8月24號至今已有一年多了,近期下發的整改驗收通知(下簡稱“通知”)最后驗收時間已定,P2P迎來了史上最嚴峻的時刻。目前,已有7個地方省市出臺了P2P網貸備案登記相關細則征求意見稿,各地平臺也在緊鑼密鼓的開展著合規工作。不少平臺已經能看到許多變動,但是有不少投資人并不關注時事,還沉浸在自動投標的懶人模式中。在剩下的這半年光景,投資P2P平臺要如何避開風險?針對監管要求,寶哥列出這六大誤區。
一、有銀行存管就是合規的
通知指出,平臺必須選擇與經整治辦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測評通過的銀行進行存管合作。也就是說,銀行存管也分合規與不合規了,只有通過測評的銀行才可以開展存管業務。這個測評是申報制的,第一批測評申報已經結束,具體名單還待確認中,第一家測評的銀行是廈門銀行。還有一點就是存管屬地化的要求,各地監管細則要求不同,深圳則要求設有分行以上級別的商業銀行才合規。最讓人揪心的是,如果P2P平臺所簽約的銀行存管銀行沒有通過測評的話,也無法在明年六月前完成首批備案。
所以,現在并不是有銀行存管的P2P平臺就是合規了,部分銀行不具備通過測評資格,有的要整改,有的會主動退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有測評通過的銀行,才具備存管資格了。投資人在選擇平臺投資時,要注意了,并不是所有銀行存管都是合規的了。
二、沉浸在新平臺的羊毛中無法自拔
通知指出,自2016年8月24日后設立的新P2P平臺在這次備案中原則上不予登記。這就意味著,新平臺即使再合規都好,很可能都不能在這次備案登記了。新成立的平臺由于缺少投資用戶,一般會以讓利活動吸引投資人投資。但由于其成立時間短,在運營、技術、風控、團隊、體量等方面,綜合實力普遍會較低一些,投資風險會更高。所以還沉浸在薅羊毛、打新的朋友們,該醒醒了。不要因為高收益就忘了風險,合理收益才能實現財富的穩健增長。
三、還有投現金貸、首付貸、校園貸、金交所等業務?
現金貸、首付貸、校園貸、金交所等業務都屬于整治項,通知指出,平臺需停止上線新業務,對歷史存量必須兌付后,才可以申請備案。前段時間現金貸整治鬧的挺大的,平臺與老賴上演了各種博弈大戲,讓投資人人心惶惶的。這幾個產品相信大家在新聞里也不少見,說直接點都是把P2P名聲搞臭的幾個業務,如今監管部門已經出手了,相信以后的P2P行業社會輿情將會有所改觀。
四、還在投有大額標出沒的平臺
還有看到散標上百萬的嗎?現在很少見了吧,之前房產抵押貸、企業信貸等業務動輒上百萬,實在是嚇人,自2016年8月24日后,小額分散就成了P2P老生常談的話題,其中也有說到,企業借款金額應該在100萬以內,個人借款金額在20萬內。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平臺把100萬的借款拆成多個項目,投資人還毫無察覺繼續投資,這與大額標有區別嗎,同一個借款人,如果逾期,多個項目的投資人同時都會受到牽連。所以投資人在選擇項目的時候要擦亮雙眼,如有此情況的平臺還是謹慎投資。
五、風險備付金?已經不存在了,投資人需風險自擔。
還指望項目逾期后,平臺兜底嗎?想當然的剛兌,現在也即將被打破了。通知指出,風險備付金被叫停,鼓勵平臺采取引入第三方擔保等方式對出借人進行保障,例如履約保證保險、第三方擔保機構擔保等。
作為一名投資人,最關注的也是去剛兌的問題吧,剛兌的本質在于平臺給予投資人的一種保障,去剛兌之后,相當于把投資風險讓投資人獨自承擔,而平臺則只需要擔責就好,說法是這樣,但是很多投資人都無法接受這一結果。寶哥想說的是,作為投資人,要有一顆對風險的敬畏之心,投資之前要做好充分的風險評估以及心理準備,投資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平臺動向,投資結束后要做記賬匯總,上篇文章有詳細敘述這里就不多說了。其實去剛兌不可怕的,選對平臺就行,而且伙伴們可以放心,短時間內即使平臺去剛兌了也會暗兜底的,你所擔心的,平臺心里都有數。
六、排名靠前、有背景實力的平臺就可以不披露信息了嗎?
有這樣一個現象,某平臺實力強勁,有風投背景、銀行存管、百家門店,收益也不錯,吸引了很多投資人爭相投資。但在一次給粉絲測評的時候,寶哥發現該平臺信息披露項非常少,連借款合同都看不見。如果是因為平臺體量大、實力強就可以不披露這些信息的話,換作是你,你會投資嗎?至少寶哥是不會的。信批不透明,萬一是自融平臺,雷了呢?
針對信批方面,2017年8月25日,銀監會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目的在于引導平臺在背景信息、運營數據、項目信息方面按照指引進行相關的信息披露。目前也有很多平臺積極配合,良好的信批將成為明年整改備案的先決條件,投資人也可以以信批排名作為選擇平臺的參考。
【來源:網貸天眼】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