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劇千萬點擊的背后:只需 3.3 萬元水煮娛
"《三生三世》咋能‘創造’出 300 億的播放量?""《擇天記》收官網播量破 257 億收視率穩居周播劇第一 "……2017 年每一部 " 爆款劇 " 的誕生都伴隨著些許質疑。

▲截至 12 月 20 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累計播放量為 454 億(骨朵數據 / 圖)
如今,我們在談論 " 爆款 " 時,似乎點擊量才是最重要的指標。然而數據顯示,動輒百億點擊的 " 爆款 " 只引爆了數據,卻并沒有那么多 " 忠誠 " 存在的網民。
日前,在第五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芒果 TV 版權經營管理中心總經理黎永杰用一組數據進行了詳細闡釋。他截取 2017 年 11 月 19 日至 11 月 25 日的播放量數據,這 7 天電視劇和綜藝在 TOP3 視頻平臺的前臺點擊量分別為 21.40 億、4.64 億。
" 假設 TOP3 上所有用戶只看劇集和綜藝的話,平均每天觀看的時長要達到 5.09 個小時。一天要用 20% 的時間來看長視頻,5、6 億的網民真的都能做到嗎?"

▲黎永杰現場分享網絡視聽數據(每經影視記者 杜蔚攝)
數據亂象橫生,背后又是如何 " 注水 + 美白 "?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為此進行了一番調查,專業的刷流量公司手中不乏客戶,而因為缺乏第三方機構對數據的精準監管,刷流量成了行業的 " 灰色地帶 "。在本次網絡視聽大會上,市場排名前三的視頻網站愛奇藝、騰訊、優酷也首次集體站出來鞭撻行業亂象,呼吁行業能有更精準、純凈的數據。
點擊量 " 炸裂 " 誰是驅動力
刷量公司:1000 萬點擊量需 3.3 萬元
大數據時代," 用數據說話 " 已深入人心,然而卻不能盲目迷戀數據。" 點擊量不包含觀眾收視時長,無法反映節目的傳播力及影響力,無法反映觀眾對節目的喜好。" 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副總經理肖建兵一針見血地指出,不能僅以點擊量來衡量節目是否真的受歡迎,因為 " 數據收取牽涉的利益格局越來越復雜。"
受利益驅使,數據可能不斷被刷量。傳言中那些刷量公司是否真的存在,一些劇又是如何被 " 注水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通過調查找到了一家比較有代表性的刷量公司。記者是為刷某部新劇而來,頓時侃侃而談," 我們(刷量公司)都是以工作室形式存在的,全國大型的刷量公司并不多,有 4、5 家。" 該負責人稱其工作室長期與一些影視公司、導演合作。

▲每經影視記者與刷量公司的聊天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以在某一市場排名前三的平臺做刷量詢價,這位負責人很快報價:
" 點擊量千萬以下是 40 元 / 萬次,千萬以上是 33 元 / 萬次,在這家平臺刷劇還會掉量,不過我們會給 2 個月的維護時間,在掉量時自動補齊。如果把點擊量刷到上億次,價格還能便宜。"
如此看來,要給一部劇增加 1000 萬次的點擊,需要 3.3 萬元。

▲每經影視記者與刷量公司的聊天
如此赤裸裸的刷量,被平臺方發現了怎么辦?這位負責人的回答卻讓記者大吃一驚," 我們每條鏈接一天可以刷 100~500 萬次點擊,平臺方是默認我們存在的,不會出問題。"

▲每經影視記者與刷量公司的聊天
為了展示工作室的實力,這位負責人還提到了曾參與今年播出的大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刷量," 當時一個服務器能刷的數量有限,所以是全國找很多家(幾十臺服務器)同時開刷的。" 除此之外,對于不久前以 170 億點擊收官的《獵場》,這位負責人也表示參與了前期刷量," 我們只刷了一點點,這些有大明星出演的劇一般都只是在前期刷,等把量、知名度刷上去后,就不刷了。"
此外,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還在這位負責人的朋友圈看到大量給影視劇刷量的消息,涉及平臺囊括了目前市場排名前列的視頻平臺。
數據亂象從潛水區浮出
視頻網站集體呼吁統一行業標準
一直以來,刷流量的公司游走于灰色地帶,在行業中扮演著 " 潛伏 "。但隨著網絡用戶逐漸增長,視頻網站也希望能有更加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
芒果 TV 版權經營管理中心總經理黎永杰就表示,他早就注意到,現在的播放數據并不能真實反映網民實際的觀看行為。他公開了一組數據:2016 年 TOP3 視頻平臺劇集的累計前臺點擊量為 4107.42 億,到了 2017 年達了 4860.2 億,
"2016 年(網劇播放量)經歷了近 700 天的積累,而 2017 年的積累時間也就是 330 天,時間縮短了一半以上,但數據量卻躍升了近 700 多億。"

▲黎永杰分享的 TOP3 平臺的網絡視聽數據(每經影視記者 杜蔚攝)
隨著 3G、4G 時代到來,網絡視頻用戶火速暴增的紅利已過,增量逐漸放緩,"2016 年 12 月的用戶規模是 5.44 億,到 2017 年 6 月為 5.65 億,半年時間增量只有 2100 萬。" 黎永杰詳細解釋道,
" 以 45 分鐘一集計算,如果我們需要這些新增用戶完成播放量的增長,那么人均觀看時長將達到 7.68 小時。" 這個時長甚至超過了一些人一天的睡眠時間。
與此同時,黎永杰還給出了另一個數據,"TOP3 視頻平臺活躍用戶日均單日使用時長只有 13.65 分鐘。" 這更是與 7.68 小時的數據相差甚遠," 網民真的不夠了,不足以支撐目前我們在前臺看到的所有播放數據。" 這是黎永杰的結論。

▲黎永杰分享的 TOP3 平臺的網絡視聽數據(每經影視記者 杜蔚攝)
而肖建兵還指出,錯綜復雜的數據背后,除了灰色地帶的注水,還有平臺方的自我 " 美白 ",
" 幾個大平臺都在報數,我們相信報數有真實的,我們也相信這個報數是經過了‘美白’效果,有自我修飾的作用。"
排名市場前列的視頻網站愛奇藝、騰訊、優酷、芒果 TV 齊聚一堂,并非只為揭露行業亂象,他們更看重的是,長遠來看如何才能擁有精準、純凈的數據?
對此,幾大視頻網站都呼吁,行業要有客觀公正的數據標準,或者有第三方機構來提供數據監管保障。" 我們非常支持公開的行業標準。" 愛奇藝數據研究院院長葛承志表示," 如果行業里有公開標準,一旦確立我們會調整愛奇藝的計算方式,按照行業的共識來進行計算。"

▲葛承志的建議(每經影視記者 杜蔚攝)
" 如果有公開透明的數據系統可以減去我們(騰訊)很多問題,我們希望有這樣一個系統或者公開透明的數據讓我們作出更好的作品。" 騰訊網絡媒體事業群研究中心副總監王南也對此認可道。
如此看來,建立客觀科學、符合市場需求的網絡收視數據體系,有助于行業各方能夠客觀了解內容傳播的影響力和收視效果,這對行業發展至關重要。但在各方行業實際利益格局之下,路漫漫其修遠兮,還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專業數據公司作為第三方角色的作用。
每經影視記者 蓋源源 杜蔚
每經編輯 趙云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每經影視 微信號:meijingyingshi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